阿丘,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主持的節目有《社會記錄》,并與張泉靈搭檔主持過《人物秀》等節目。2006年6月世界杯期間,由阿丘主持的《我看世界杯》欄目,以輕松訪談的形式與眾多“球盲”明星聊足球,聊世界杯。整個節目的理念,就是力爭使不懂足球或者對足球稍有了解的觀眾了解世界杯。而主持人阿丘更被大眾奉為“最有趣的掃盲專家”,人氣的旺盛程度竟遠遠超過了眾多參加節目的明星,他的許多詼諧的語言也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但是,阿丘在剛進中央電視臺主持《社會記錄》時,曾被觀眾認為是央視最沒有“新聞臉”的新聞主播。談到這段從被觀眾否認到承認的艱難歷程,阿丘深情地說:我有個有理財眼光的老婆,她一直認定我是“潛力股”,并把我一步步培養成了一只“績優股”。
會“理財”的老婆斷定:
阿丘是只“潛力股”
阿丘原名邱孟煌,1968年12月12日生于廣東汕頭的一個軍人家庭。他從小就很勤奮踏實,1986年考入廣西師范學院政治系,畢業后進南寧棉紡印染總廠任政工干部。在印染廠里,他性格活潑,經常組織一些工會的文藝活動,業余時間就寫寫小品,被譽為廠里的“小才子”,在南寧市小有名氣。1991年,南寧藝術劇院找到阿丘,希望他能來做編劇。阿丘就這樣開始了專業文藝創作。在這里,阿丘能編能演,很快成為劇院的臺柱子。但是由于不是科班出身,阿丘始終覺得缺點什么,很想去戲劇學院深造一下,可是又沒有什么門路。
1992年12月,南寧市工商銀行準備參加全區行業系統的文藝比賽,邀請阿丘去寫一個小品劇本。一天,在排演節目時,有個女孩子在臺下演練主持的串詞。阿丘起先沒有注意,等那女孩子化好妝,拿著話筒上臺時,他才驚訝地發現:這女孩好漂亮!一打聽得知,女孩子名叫徐歡宇,父母都是上海戲劇學院的高才生,所以,她從小受到藝術熏陶,能歌善舞,氣質脫俗。她在南寧市工商銀行工作,是銀行系統名副其實的“行花”。而且最讓阿丘沒有想到的是,她看過莎士比亞、老舍、曹禺的戲劇,比自己還在行呢。
在電視臺排戲的時候,阿丘既是編劇又是演員,所以對自己的本子要求特別高。每次在排戲之前,他總要將本子修改多次,以達到更好的演出效果,讓演員能夠更加收放自如。阿丘發現,以前很少有人能對自己的本子提出針對性的意見,但是徐歡宇往往一看劇本就能提出自己的修改想法。漸漸地,他對這個漂亮聰敏的搭檔另眼相看起來。
那時,阿丘住在藝術劇院的單身宿舍里。雖然只有他一個人住,但因為朋友多,經常沒事過來打地鋪,外面其他哥們兒手里還拿著六七把房門鑰匙。有一次,徐歡宇去阿丘的宿舍找他,看見一個人躺在床上面對著墻睡覺,她以為是阿丘,走到床前就掐人家的脖子,那人咕咕噥噥地喊了一句:“誰啊?”轉過身來,居然是阿丘的一個哥們兒,臊得徐歡宇滿臉通紅。事后,她非常委婉地跟阿丘說,外面還有幾把鑰匙,全部都收回來吧。從那個時候起,他們確定了戀愛關系。
剛開始,他們的交往遭到了徐歡宇媽媽的反對。徐歡宇的媽媽是上海知名話劇演員,曾在曹禺的話劇《雷雨》中飾演繁漪一角,對女婿的要求也相當高。阿丘個子不高,其貌不揚,丈母娘第一次見他很不滿意,就問他,你們是怎么認識的,阿丘說“我追的她”。丈母娘很不高興“追”這個字,說:“你當我女兒是獵物啊?那如果你‘追’不上這個獵物的話,是不是就追其他的獵物啦?”阿丘趕緊解釋:“我是無限接近單一目標,沒有其他目標。”一句話逗得丈母娘哈哈大笑。后來,阿丘終于以自己的才華當了“敲門磚”,贏得了丈母娘的認可。
1994年元旦剛剛過去,徐歡宇就對阿丘說,今年是一個“無春年”,要趕在春節之前把婚結了,討個好兆頭。之后,她迅速在銀行宣布:決定嫁給邱孟煌。消息一傳開,許多人不理解,按照身高來說,阿丘算是“殘疾人”,而且他當時基本上是一點積蓄都沒有的“三無男人”(無財、無權、無貌)。阿丘問她:你真的考慮好了?她假裝盤算了一番,邊點頭邊說:“譏諷你的人,一定是沒有眼光的股民。別人認為你是垃圾股,我敢斷定你是只潛力股。”一句話說得阿丘又想笑又感動。于是,他們辦理了結婚手續。
結婚之后,因為老婆在銀行工作,有理財天分,也因為老婆是個精明的上海女人,更因為老婆就是老婆,阿丘便11年如一日地把工資全部交給老婆打理。阿丘想買一臺彩電,老婆就循循善誘:不要那么著急,等半個月彩電一定會降價。阿丘等不及,老婆就向他詳盡地講述不著急買的幾大原因。等了半個月,彩電果然降價了,阿丘慢慢對自己的老婆心服口服了。
成全丈夫的上進心,
央視的小眼睛男人脫胎換骨
1999年3月3日,阿丘的女兒出生了,取名一諾,意為一諾千金。女兒的出生無疑給阿丘一家帶來了極大歡樂。“有女萬事足”的阿丘對生活充滿了幸福感。
2001年,北京電視臺和湖南經濟電視臺合辦了一個大型綜藝喜劇欄目《南北笑星火辣辣》,邀請阿丘代表廣西笑星參加。節目錄制完以后,湖南臺的領導對他的演出非常滿意,聽說他是國家一級編劇,就邀請他留在湖南電視臺做編導,策劃節目。阿丘當時很猶豫,孩子還小,家里也過上了安定的生活,他不想離開家。可說過不管阿丘事業的徐歡宇卻站了出來,她對阿丘說:你去吧,這何嘗不是一條路呢?阿丘考慮了一下,就對老婆說,申請在湖南“逗留”一陣。那時他還繼續主持廣西電視臺的節目,于是做起了“空中飛人”,在湖南一邊做策劃、編導,一邊每個月飛回廣西主持幾期節目,順便與妻女團聚。這樣一飛就是兩年。
2003年年初,阿丘實在思女心切,另外在事業上也感覺到了瓶頸期,他想回到妻子身邊。就在他打算買機票回南寧的路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的制片人李倫打來電話,問他愿不愿意來央視做主持人。阿丘都有點懷疑自己聽錯了,他想了想,問李倫:你們沒搞錯吧?李倫笑了笑,說:你如果感興趣,我們可以當面談。
之后,李倫告訴阿丘,央視在策劃一檔新欄目《社會記錄》,想做成一檔不同于過去正襟危坐形式的新聞紀實欄目。臺里領導看了阿丘1997年在廣西衛視時主持的《百姓專利》節目,覺得他的長相很有特色,語言也詼諧幽默。阿丘漸漸心動了:中央電視臺,這可是多少電視人的夢想啊!
可是,想想女兒才4歲,這兩年已經讓徐歡宇非常辛苦,阿丘又猶豫了。孩子太小,不像其他孩子有父親在身邊陪伴,妻子又要帶孩子又要照顧公婆,阿丘覺得對這個家太愧疚了。更何況如果決定去央視工作,就必須做一個長期的打算,也許夫妻要忍受很長時間的兩地分居。正當阿丘猶豫不決的時候,徐歡宇堅定地說,多好的機會呀,你去吧,家里面就交給我!徐歡宇從小家境優越,幾乎沒有吃過什么苦,可她一邊要上班,一邊帶孩子,一邊還要照顧公婆。為了成全阿丘的事業,她堅忍地將所有的家務事都包了下來,給阿丘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大后方。就這樣,阿丘放心地來到了北京,一切從頭開始拼搏。2003年4月27日,經過嚴格的試鏡,阿丘被正式確定為《社會記錄》的主持人。
《社會記錄》剛開播的一段時間里,有一些老觀眾對他很不認可,覺得他不夠魁梧,語言不夠正式、犀利,與傳統意義上的新聞主播很不一樣。甚至有觀眾寫信到欄目組,說他“不能夠承載道義”。那段時間,是阿丘做節目很艱難的時期。阿丘是地道的南方人,普通話確實與北方的標準普通話有很大差別,加之生活不習慣、思鄉心切,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主持新聞節目?他甚至想回廣西了。在通話中,他對徐歡宇流露出了想放棄的念頭。徐歡宇非常著急,她知道丈夫一定是思想上有壓力了。她想了想,然后笑著對阿丘說:老公,雖然你不在我和女兒身邊,可女兒天天在電視節目里看到你,她可得意呢!為了不讓女兒失望,你可要在電視上好好表現啊!
聽了妻子的鼓勵,想想妻子和女兒克服了多少困難和思念,來成全他的事業,阿丘心里感覺熱熱的。他重新振作了起來,給幾位老觀眾回了信,真誠地說:一切東西其實都是接受習慣的問題,希望你們給自己一些時間,也給我一些時間,讓我習慣你,讓你習慣我。過了一段時間,觀眾逐漸習慣了阿丘的主持風格,他個性鮮明的“說”新聞方式開始受到觀眾的喜愛。
在節目的播出過程中,為了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阿丘經常在業余時間反復揣摩其他主持人的節目錄像帶,學習他們嚴謹的思維和深刻的分析。但是,他還會在看完某個主持人播出的一條新聞后,試著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再說一遍,比較一下各自的優缺點,完善自己的語言。在這種不厭其煩的磨煉中,阿丘終于完善了自己的風格,找到了準確的定位,他幽默地將此概括為“借一張不帶規則的臉,解構一些沉重,詮釋一些嚴肅,希望通過它對一些我們看慣的事情給出不同的說法”。
經過兩年多的打拼,阿丘終于在央視站穩了腳跟。2005年春節,阿丘與張泉靈搭檔主持春節特別節目《人物秀》,以綜藝的方式訪談新聞人物,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阿丘也成為央視繼趙忠祥以后第二位既能播新聞,又能主持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名氣之外,
家是可以放下心來的地方
2004年8月,為了讓阿丘能更加安心地工作,也為了更好地照顧他的生活,徐歡宇帶著5歲的女兒來到了北京。北京生活壓力大,阿丘的收入也不高,她就去人才市場應聘,到了廣西一家企業的北京辦事處工作。后來,她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辦公室主任、總經理助理。雖然工作非常忙,但她把家里每天的生活都照顧得好好的。她知道阿丘愛吃夜宵,每次他熬夜時,她總是在桌子上準備一碗甜品。
后來,徐歡宇的單位效益不好,要所有的員工去外面賣雜志,賣一本雜志才能提成一塊錢。阿丘說:干不下去就別干了。徐歡宇點了點頭:那我就辭職吧,這點收入還不如我在家里安心照顧你呢!就這樣,徐歡宇放棄了自己的一切,心甘情愿地做阿丘身后的人。
這讓阿丘相當感動,這個時候他才知道,一個女人當她成為一個母親,成為一個妻子的時候,當她有責任心的時候,她可以放棄屬于自己的一切!
結婚的時候阿丘沒有給徐歡宇買過一件首飾,來到北京之后,阿丘想要彌補一下,但是徐歡宇卻執意不肯要,鉆戒那么貴買它干嗎呢?
2005年,阿丘在北京昆玉河附近購置了自己的新家。他把鑰匙交給徐歡宇的時候,她高興得像個小孩子。可是阿丘很愧疚,他讓老婆吃的苦實在太多了。從廣西到湖南,再到北京,老婆一直過著不安定的生活,到現在買了新房,他才讓老婆真正過上安定的日子。第一次來看裝修好的新家,看到老婆和女兒推開窗戶滿臉欣喜的樣子,阿丘覺得充滿了滿足感,是他作為一個丈夫最幸福的時刻。
2006年,阿丘帶妻女和幾個同事一起去香港迪士尼玩。晚上,同事們的老婆拉徐歡宇去購物。可徐歡宇說自己腿疼,不去了。等人走了,阿丘問她:你干嗎不去啊,來香港不都是購物的嗎?徐歡宇說:一件襯衣要三千多,買那么貴的東西干嗎啊!阿丘聽得心里酸酸的。
能有這樣的老婆支持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每個月阿丘的工資全部交給老婆管理,除了買一些雜志和請朋友吃飯,阿丘很少花錢,而且盡可能多地把時間留在家里,陪伴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徐歡宇對阿丘也是百分百地信任,雖然現在阿丘是個名人了,周圍有很多的美女和應酬,但是在她的眼中阿丘依然是那個小眼睛的阿丘,依然是那個帶著自己游走大江南北的好丈夫。
女兒一諾聰明可愛,畫畫得好,舞跳得不錯,小提琴也拉得不錯……她喜歡看《武林外傳》,接了阿丘的電話會對媽媽喊:“你老公來電話了!”父女倆最幸福的事就是經常配合默契地在家里扮“酷”照相……
一諾上幼兒園后,并沒有因為爸爸的關系而產生優越感,她總是用很普通很純真的心態和小朋友們玩。有時一些電視節目需要小朋友,就總是把一諾叫來客串,可她從不在幼兒園炫耀。一次電視里放《過年七天樂》,一諾的小朋友打電話來問她說:那個小朋友是你吧?她就很平常地說:是啊。這種淡定的態度讓爸爸阿丘覺得很驕傲。但一諾卻對爸爸非常維護。2006年7月,畢福劍的節目《暑假七天樂》又讓一諾去幫忙,快開場的時候,老畢問她:你爸爸難不難看啊?一諾馬上說:沒有你難看。逗得全場的工作人員都笑了。
2007年春節,徐歡宇陪阿丘回老家祭祖。一路去了廣東梅山,走了阿丘的曾爺爺、曾奶奶等很多長輩的墳,她完全以一個小輩媳婦的身份,非常虔誠。到了廣東汕頭看到阿丘爺爺的墳頭時,那里面朝大海背朝山,風水非常好,徐歡宇緊緊地拉著阿丘的手,感慨地說:如果我先你而去,你一定要給我找這樣的一塊地,然后在前面做一個小石凳,你還能坐在我旁邊陪我說說話。阿丘心里非常感動,他的眼睛一下子濕潤了……
編輯 / 尤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