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高”有險(如高膽固醇或體重超標易導致心、腦血管受損),于是轉而求“低”。
然而,盲目求“低”也違背了人體生理規律,同樣不利于健康。
低脂肪:脂肪越少越好嗎?對此,美國斯坦福大學內分泌學專家杰拉爾德·雷文博士提出忠告:肥胖者限制脂肪攝入是對的,但只食用低脂食物則需商榷,因為此舉可能促使人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幫助消耗糖分,從而引起體內一連串不良變化,如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血壓上升,血糖增加,結果與高脂飲食“殊途同歸”——為心、腦血管病開了“綠燈”。
低血壓:很多高血壓患者在血壓降至正常后,不聽醫生減量服用降壓藥的醫囑,仍然照舊甚至加大劑量服用,結果使血壓低于正常,而出現頭昏、乏力,整天無精打采。長此以往,還有促進血栓形成的危險。
低膽固醇:低膽固醇食譜雖可使心臟受益,卻可招致其他疾病如中風、肺炎、肺病甚至癌癥,由此引起的死亡比例與高膽固醇差不多,甚至有過之。推測其奧妙在于低膽固醇使細胞膜脆性增加,導致血管壁脆弱,抵抗血壓變化的能力減弱,易發生破裂而出血。
低鹽:三餐吃得過咸確有弊端,但也不可過少。國外專家!擇20名65歲~85歲老人,分為兩組觀察,甲組每人每天吃鹽8克,乙組每人每天限在1克之內。兩年以后顯示,甲組老人的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仍然較強,注意力比較集中,短期記憶力也較好,而乙組老人則相反。這表明吃鹽過少對腦功能會帶來消極影響。因此,血壓正常的人不宜盲目低鹽飲食(正常人每人每天食鹽6克)。
低體重:過分肥胖不僅影響體形,而且是多種“富貴病”的溫床。但須注意,所謂過分肥胖是指體重超標25%以上。其實,稍胖的人反應敏捷,記憶力更好,抵抗各種感染性疾病乃至癌癥的能力更強,平均壽命更長。人到中年以后,明顯消瘦很可能是結核病、糖尿病乃至癌癥等臨身的一個信號。
據《民族醫藥報》
編輯 / 張秀陽
E-mail:zzzxy2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