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性格開朗的劉大媽,最近從醫院體檢回來后總是唉聲嘆氣,愁眉不展,因為醫生說她外陰有白色病變。“外陰白色病變不就是外陰白斑嗎?發展到最后不就是癌癥嗎?”原來,劉大媽是擔心自己要得癌癥。
白色病變與白斑不是一回事
所謂外陰白色病變,是近年來醫學界對外陰營養不良所致的色素脫失變白病變的稱謂。這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不明,但臨床研究發現,這種病變多繼發于外陰慢性刺激和炎癥。女性外陰部皮膚是人體最敏感的部位,稍受刺激就會引起瘙癢。因為癢,人們就會忍不住去搔抓,一旦抓破,往往會繼發感染和局部組織損傷變性,造成局部組織營養不良,皮膚黑色素細胞減少,黑色素分泌減少或消失,從而致使皮膚顏色變白,彈性降低,最后可導致局部萎縮。
而所謂外陰白斑是黏膜白斑的一種。黏膜白斑是指口腔、外生殖器等部位黏膜發生角化過度,有的伴有組織間的白色損害。外陰白斑多發生于中年或停經后的婦女,病變部位多發生在黏膜,即陰唇內側,常伴有劇烈的瘙癢和女陰萎縮。外陰白斑有癌變的可能,但真正的癌變率并不高。大量臨床資料顯示,外陰白斑的癌變率僅為2%左右。即使是經組織學證明的外陰白斑,也只有10%~15%發生癌變,而且多為未經積極治療者。此外,白癜風、白色海綿狀痣等皮膚病,也可引起外陰皮膚變白,需要加以鑒別診斷。
可見,當您發生外陰皮膚變白時,不能一概視為外陰白斑,更不要過分擔心癌變,而要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鑒別白斑的性質,僅憑肉眼觀察是難以定論的,需要取一小塊病變皮膚進行病理活組織檢查,才能確診。
怎樣有效保護外陰
1.保持外陰部清潔,避免一切刺激性因素對外陰部的刺激。天熱汗多和月經期要勤洗,平時可隔幾天洗一次。忌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藥液清洗,只宜用溫開水清洗。
2.內衣褲應寬松、舒適、吸水性強,以棉織品為佳,忌穿緊襠的不透氣的纖維織物。
3.月經期要勤換消毒衛生巾,忌用刺激性強且又悶熱不透氣的橡皮或塑料衛生帶。
4.出現會陰部瘙癢、陰道炎、宮頸炎、糖尿病等疾病時應積極治療,切忌搔抓。
5.一旦發現外陰白色病變,千萬不可諱疾忌醫,而要遵醫囑進行治療,以防病情越拖越重,給治療和預后帶來麻煩。
據《健康報》
編輯 / 張秀陽
E-mail:zzzxy20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