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媒體:CCTV-2《財富故事會》
本期我們將三個表面看來互不相關的故事串聯起來,希望進入“中國商人精神系列報道”未曾涉及的領地,把那些曾經神秘的面紗一一掀開,看看商業人格的全球性和它如何成為全球性商業誠信危機頻繁出現的根源。
好孩子VS瑪特爾:
誰是遵守商業秩序的表率?
當中美貿易出現順差,一定是中國方面出了問題:中國企業在進行低成本競爭!人民幣需要大幅升值!中國不重視知識產權!
如此的指責,起初中國人是不相信的,尤其中國的商人是不愿意相信,但這話說得多了,似乎就不能不信了。
魯迅先生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照這話來理解,這條路上的先行者自然應該受到大家的尊重,二百多年來,美國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商業之路,美國商人的意見自然應該受到全球的商人,尤其是中國商人的重視。
但魯迅先生沒有討論過腳印的問題,就是這條路上走得人多了,以至于不得不出現交通規則來引導人們的通行——比如有必要懲罰那些歪歪扭扭的腳印時,那些先行者是否應該包括在內。
于是“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問題出現了。
好孩子集團總裁宋鄭還先生給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離奇的故事。
2003年,好孩子集團生產的電動玩具車被指在一個開關裝置上侵犯了的美國瑪特爾公司的權益。瑪特爾公司為此將好孩子送上法庭。
瑪特爾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公司,他要求懲罰犯了錯的“好孩子”,好孩子不能不認罰。它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停止債權,賠償120萬美金,白送4項專利(使用權)給對方。
然而兩年后,“好孩子”與“壞孩子”的角色移位:瑪特爾嚴重侵犯了好孩子集團在國際上領先的品牌權益,當好孩子集團希望瑪特爾按照相同的游戲規則付出代價時,這個被抓了現行的“壞孩子”卻置若罔聞。
宋鄭還先生不僅要在國際市場應對瑪特爾這樣的外憂,還要防備國內眾多的內患:那些不顧一切的仿冒者。
宋鄭還先生的遭遇說明,美國市場和中國的市場沒有本質的不同,美國的商人和中國的商人也沒有本質的不同,他們的人格都是趨利避害的,特別是:世界上從來沒有完美的商業人格,只有堪稱理想的商業規范。
商業機遇考驗夫妻店:
誰才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在商場、在商戰中,沒有人不渴望找到最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而能夠在一個屋頂下相濡以沫的兩口子算不算最佳的合作伙伴呢?
李軍英和丈夫徐立新的故事告訴人們,現實未必如此,一份家庭的契約,同樣熬不過商戰的沖擊。
李軍英和丈夫徐立新的故事并不復雜。兩口子,一間夫妻店,做了幾年不見起色。忽然一天,機會來了:一份天價定單和豐厚的利潤在向他們招手。令人發愁是,夫妻二人沒有那200萬元的啟動資金。
妻子李軍英費盡周折找到投資,并且投入運營,天價訂單帶來的利潤眼看就要成為現實,卻由于丈夫,一切宣告泡湯。
故事的結局是,夫妻二人各干各的事業,他們無法在商場上并肩做戰了。
無獨有偶,曹建華體會到的是更多苦澀滋味。
他曾經拋棄了結發妻子周女士,跟漂亮能干的蔣女士把奧麗絲做到年產值達到十多個億的規模。然而夫妻兩方家族成員的利益爭奪使曾經的好戰友之間發生信任危機,曹建華被第二任妻子請出家門,黯然走人時,他只帶走六套衣服。
在妹妹的幫助下,曹建華絕處逢生,重新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然而,正在他圖謀恢復昔日榮耀時,雪中送炭的妹妹卻給哥哥帶上了一頂“金箍咒”。
似乎失意的時候總有女性出來拔刀相助,現任妻子耿女士讓曹建華重新恢復斗志。
曹建華這一次能否走出曾經的怪圈呢?
不知道,人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已經出現:妻子要參與公司的經營,曹建華就是不答應。他的理由是:家和企業分開一點比較好。
他是心有余悸,害怕曾經的故事重演。
李軍英夫婦以及曹建華遭遇的波折,并不罕見,很多家族企業里,夫妻之間,基至父子之間分道揚鑣的不在少數。家庭考驗人們的情商,而在商場中,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感情卻往往成為企業走向強大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