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人》:現在的培訓行業如此火爆,您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劉一秒(思巴達教育集團總裁):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是由于現在就業壓力大,行業競爭也極其激烈,對于普通人來說,成功就意味著有了自己的社會地位;對于那些正在創業的老板們來說,他們的企業急需走出創業的困境,打開初始需要更多的激勵。另外,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處于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沒有信仰,心靈就失去了家園,面對突如其來變化,許多人茫然不知所措。失去了心靈家園的庇護,很多人變得浮躁,培訓就是讓他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讓他們沉淀一下自己不安的內心,有利于他們開創自己的事業與未來。
《中國商人》:作為思巴達教育集團總裁,經常得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到全國各地去演講、去培訓,這樣必然會分散一部分精力,如果說您是思巴達的“比爾·蓋茨”,那誰來充當“鮑爾默”這個角色呢?讓思巴達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公司保持穩健,你在管理上有什么高招?
劉一秒(笑):這可能是每一個培訓機構都要面臨的問題。我們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或分支機構,基本上就由他們自己在打理,我們起到一個指導的作用。在北京,我們有一位總經理,他就負責運營工作,在這方面,我們配合得很好,對思巴達未來的發展起到了一個良好的構架作用。
《中國商人》:在全國范圍里,像石家莊運營得如此成功的分公司還有多少?
劉一秒:還有很多。
思巴達1997年創建于陜西,最開始是做信息網絡的,后于2002年創建思八達集團公司。產業遍及汽車貿易(思八達恒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思八達乾驥龍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等)、釀酒(思八達成都春和窖酒業有限公司、思八達河北靜遠酒業等)、工程(思八達沈陽永利來工程公司等)、商業貿易(思八達隆盛莊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等)、網絡技術(思八達陜西昌泰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等)。
2002年進入文化教育產業,目前在全國有包括北京思八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在內的數十家公司,主要就是以文化教育產業為主,像河北思八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做得很好。另外,思巴達集團在遼東擁有獨立的訓練基地,占地面積380畝,可同時容納2000人培訓。思巴達集團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中國商人》: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培訓是按照統一的模式,還是每一個地方各不相同?
劉一秒:完全是根椐當地的實際情況。
思巴達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培訓是以當地的實際需求為主,根據不同地方、不同城市的培訓需求來進行規劃和調整的。比如石家莊,以培訓當地的中小企業家為主。但是,在東南沿海等城市,我們培訓的目標客戶又有所區別,培訓什么人、培訓誰完全是根據當地的需求而決定,這都是各地工作人員探索出來的,完全符合市場的需求。
《中國商人》:如果有擔憂的話,目前最讓你擔心的是什么?
劉一秒:每一個企業在成長中都會有一些磕磕碰碰,這是企業成長的規律。作為我們斯巴達來說,目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讓全國各地分公司的高管們保持穩定,像這位寧總(他指了指身邊的寧靜遠,河北思巴達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經過這幾年的合作,彼此之間都很了解,但一些地方分公司的高管,因為以前從事工作背景的關系,突然切入培訓這一行,還是有些不適應,我們穩定這一部分人的工作,對于未來各地分公司的發展極為重要。
《中國商人》:作為思巴達這樣一家以培訓為主業的公司,準備未來向哪個方向發展?還是以培訓、咨詢為主業?還是向其他方向拓展?
劉一秒:目前,思巴達還是以培訓為主業。但是,在我們積累了相當的社會資源之后,包括在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資源之后,我們會利用這個豐厚的資源來做一些新的嘗試。我們的將來,就要像麥肯錫咨詢公司那樣,利用廣泛的社會資源來做一些事件。當然,我們還會進入文化傳媒產業。從中國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中國的傳媒產業將會放寬。我們現在就著手進行近期的準備工作,一旦條件準許,我們就利用思巴達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切入文化傳媒產業,將思巴達的舞臺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