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由控制芯片問題引發的質量事件,在歐美市場已經引發了大范圍的退貨求償風潮。為了轉嫁風險和快速拋售大量有質量問題的SD存儲卡庫存,亞洲市場(主要是中國、印度和其他東南亞市場)成了主要的拋貨對象。其中,由于產品份額原因,金士頓(Kingston)的不良品多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當然,隨后威剛、創見和金士頓都出來“撇責”,都聲稱自己的產品沒問題。這是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就好象發了洪水,但是地方干部說沒發水,那么,水到哪里去了呢?也就是說,歐洲的退單貨難道是發了海難?既然有退單回來,殺回歐洲是不可能,按照常規,當然是放到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
那如果真的是退單貨進大陸了,那些品牌為什么不承認?怕被爸爸打屁股?如果是這樣,那真的是劣根性的問題!而且可怕的是,這種劣根據說還有一定幾率遺傳。
說說我知道的吧。從10月份開始行情就有些不正常了,9月份市場還好著的,結果10月中旬,威剛第一個突然降價,搞的人很懵,心想國際市場沒地震啊,咋就降價了,而且,這次降的太沒道理了!跟著金士頓、創見、勝創也跟進了。更讓人懷疑的是,降價主要就在1G的SD卡,威剛從120元一步到110元,然后是105元,甚至到95元!而金士頓從130元——122元——115元——105元亦步亦趨地跟進。勝創的價格本來就亂也就算了,創見也跟進得算是比較緊,但是可能是存貨問題,價格沒有前幾個敏感。
往年行情沒這么怪的,今年的怪大家也想不通,有在網上查查行情什么的,結果發現了那個說閃存問題的文章,接下來報道也多了,現在行情又變了,開始漲了。
說實話,做場子里小分銷的不會管你廠家怎么搞,只要我能賺錢,東西沒問題就行,但是,一邊是廠家不承認問題,另一邊又是人家的權威消息。
好在混了這么多年也不是白來的,經過和臺灣那邊的盤商朋友調查,我了解了大概的問題。這批被歐洲退單的貨一共有1200萬片,之前傳過2000萬和1000萬版本,現在1200萬是確切的,這些被退單的是在9月中旬開始出到歐洲市場供應圣誕節熱潮的,剛開始大家都忙著出貨跑量,有400萬片的貨已經賣到歐洲,大概貨流過去1個多星期之后,歐洲市場開始有反饋說整批卡有較多掉數據的情況,返修率特別高,對于歐洲人來說,最看重的是品質,結果就整批退單,包括還沒交付的,都壓在了幾個大品牌手上。
這些退回來的卡如果重工,一方面是時間問題,另一方面是成本,工廠報出來的成本是每重工一片卡需要20美金,而當時人民幣出單成本也就在110元左右,這樣顯然沒辦法承受,于是甩貨成為最直接也最簡單的方法。
但是,歐洲出現問題,在亞洲當然也會出現,一樣的東西,品質本身有問題,到哪里都暴露。中國大陸的熱季是每年的黃金周前,而十一的旺季已經過了,本來就不是一個能跑量的時間段,威剛、金士頓帶頭降價,這的確也刺激了一下市場,大家都不知道為什么降價,對于我們來說,廠家降價總歸是還好的,在偷偷銷售一段時間之后,明顯的返修量增加,再加上人家文章曝光,這下就穿幫了!
現在威剛的新卡壞品率都在3%左右,有拆開就不認的,金士頓比較亂的是原來用其他卡包的假貨現在反而比行貨質量還要好!其實在大陸問題反映不象歐洲那樣強烈的原因是歐洲市場供應到數碼相機渠道的比較多,拍照片來回幾下就發現問題了,而大陸現在SD卡是手機市場出的多,手機這邊即使出了問題,有時候我們也不小心懷疑到手機上,不會想到有牌子的存儲卡出問題,甚至我有做門市的朋友說,賣手機送的卡,就是有問題人家也不來保修的,說好是送的,反正價格也便宜。這就給威剛、金士頓的拋貨創造了市場。
說到底,就是歐洲講品質,大陸圖便宜,其實以卡的意義來講,數據是最重要的。在大陸,數碼相機渠道里行貨占80%,而在手機市場行貨只有5%不到一點。
現在存儲卡完全就是跑量賺錢,要是做服務來回還會虧錢,我今天說這么多,只是想什么時候品牌廠家能夠在咱們中國市場上負責一點!不要把中國當垃圾場!順便說了,出問題的這些個品牌都是臺灣背景的品牌,我不是鄙視臺灣人,而是說某些企業的風格讓人很厭惡!想要品質,真的還是看看SANDISK吧,為什么人家就沒有問題?!美國人做事情,還是有基本的原則和對市場、用戶的尊重!
把市場當垃圾場的人,最終只能令自己成為一個發不義財的拾荒人!某些品牌,你們如果有良心,就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至少要為后代著想!如果有哪位朋友知道更多,請你也和我一樣站起來,說出來,別讓自己的祖先為我們感到羞愧!
(文章來源:pcshow200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