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而從清華畢業順利進入一家商業銀行的莊浩則是安徽人。兩人認識于一次交友派對,那個時候的莊浩,衣著得體,風度翩翩,很懂得照顧人,可以說沒怎么費勁就俘獲了萱萱的芳心。
認識半年,兩人要領結婚證的時候,萱萱的媽媽曾經很認真地和她談過一次,畢竟莊浩出生在安徽的一個小鎮,父母都是普通的小商業從業者,家里有個哥哥生了兩個小孩,還有一個妹妹正在上高中,一大家子人,跟她家這種只有一個孩子的簡單知識分子家庭有很大區別,說不準真的和莊浩生活在一起了,會發生一些萱萱處理不來的事情。
媽媽勸她和莊浩再相處一些日子,可以等一段時間再考慮結婚。可是萱萱卻堅持自己的決定,媽媽嘆了口氣,最終她選擇了祝福自己的女兒。
萱萱和莊浩結婚的時候回了莊浩的老家,那是她第一次見到莊浩的家人,他們沒有萱萱想象的熱情,甚至對來自北京的她有些說不出的淡漠。萱萱給莊浩的每個家人都準備了見面禮。為什么他們不歡迎她,直到離開的那一刻,她才有點想明白,他們都認為,這個北京女人永遠地奪走了他們的兒子。
莊浩的家人耗盡全力送他上了北京的大學,莊浩的心里埋藏的一個重要的理想就是幫助他們,讓他們脫離那個安徽小鎮。
結婚一年后,萱萱和莊浩搬出了萱萱父母的家,兩人按揭了一套自己的房子。當然,房子的首付款,萱萱的父母在其中幫了很大的忙。
在莊浩結婚時對父母的承諾里,就有了等自己成了家就要把父母接到北京這一項。房子買好了也裝修好了,莊浩的父母也放棄了在老家的小生意,隨之來到了北京要和自己的兒子生活在一起。兩人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小天地,面對公婆的到來,萱萱雖然有點不悅,但知書達理受過正規教育的她,還是打起笑臉迎接自己的公婆。
莊浩的父母倒非常勤快,每天會主動地做完家里的一切家務,包括做飯洗衣什么的,從來不要萱萱幫手。但是在他們的生活習慣里,好像沒有敲門這個禮儀,他們隨時會走進萱萱他們的臥室,問兒子要不要喝水。老人瞌睡少,早上他們又都起得特別早,這讓習慣掐著鐘點兒起床上班的萱萱非常的不舒服。可是,為了丈夫她忍了,什么也沒有說。
好在,習慣了南方生活的莊浩父母不適應北京的生活,住了不到3個月,他們就回家了。萱萱終于松了一口氣。
哪里知道,不到半年的時間,莊浩的妹妹又準備參加高考,在莊浩的親自把關下,妹妹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學。自然地,這個小姑子又開始成了萱萱家庭中的一員。雖然并不是出自富裕的家庭,但顯然莊浩的妹妹被一家人慣得有點不像樣兒。給她交學費和生活費,這些萱萱都認了。可是每個星期,小姑子總是會帶著一包臟衣服來到哥哥家中,而且,懶得連丟進洗衣機里也不肯。還有,總得照顧這個小姑子吃飯吧,于是她每個星期的家務又多了一堆。萱萱希望莊浩能說說小姑子,她本來考的學校就不夠好,又不愛學習,將來恐怕找工作都困難。誰知道莊浩卻說,這是我的家務事,不用你管。
莊浩平常不是這樣的,他是非常講理的一個人,工作能力強而且善于和人溝通,而且,對萱萱也夠溫柔體貼。可是,只要一涉及他的家人,他就會蠻不講理甚至是一點兒道理也聽不進去。萱萱自己的工作也很辛苦,為了息事寧人,她只好盡量在周末躲到自己的父母家里去。這個時候,她才有點懂得媽媽當年對她說的那些話。
萱萱自己很喜歡孩子,她希望等到小姑子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他們就可以考慮要一個孩子了。所以,在小姑子畢業的前半年,她停吃了避孕藥,在小姑子找到工作不久,她終于如愿以償地懷孕了。
春天的風暖洋洋地吹著萱萱,她就要當媽媽了,就要開始過一家三口的正常日子了,她覺得自己是如此地幸福。她興沖沖地三步并做兩步趕回家,她要告訴莊浩這個好消息,他要當爸爸了。
可是,在家里等待萱萱的不是莊浩,而是莊浩的哥哥嫂嫂和他們的兩個孩子。
這一次,莊浩的想法是:讓哥嫂在北京開一家小飯館,兩個孩子,也帶到北京來上學,學費自然由莊浩出,而且在他們的小飯館還沒有開之前,他們一家四口,暫時還得住到萱萱家中。
這就是等待自己的未來幸福生活嗎?萱萱的大腦在一剎那失去了思考,她決定,不把懷孕的事情告訴莊浩,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和力量與莊浩一起繼續撐起愛的風帆,她不是慈善機構,她實在沒有多余的愛心去愛別人的兩個孩子,甚至,她都想到了打掉自己的孩子,離開莊浩。
難道這個婚姻,真的從最初就像萱萱的媽媽所說,是個錯誤的開始嗎?
專家點評:對于萱萱和莊浩來說,可以嘗試做一些改變與溝通:
1.丈夫有責任心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莊浩作為一個傳統的中國男人,希望幫助他父母及其家庭中的成員生活得更好,這首先說明他不是一個壞男人,作為妻子的萱萱,是不是可以肯定他的這一點呢!而且,他在工作中確實勤奮努力,在生活中無不良品質表現,比起很多干得不怎么樣卻還花心或者冷暴力對待妻子的男人,他有無可取代的優點。
2.生活中要相互尊重,凡事要學會有商有量。對于莊浩來說,要明白妻子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要讓妻子感受到被尊重。莊浩可以幫助家人,但他也應該事先和萱萱有所溝通,也就是說當他要接他的家人來身邊的時候,一定要和萱萱事先商量才對。
3.付出愛也得量力而行。丈夫莊浩幫助家人的時候,他有沒有透支自己愛的能力呢,愛的總體力量是一定的,當他將愛過多地關注在他家人身上的時候,必定會減少他對妻子的愛。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他可以租房讓哥嫂與侄子住在外面,生活方式不同的兩家人,生活在一起當然不會和諧,繼而產生矛盾。
4.愛不僅意味著分享快樂也意味著共同面對困難。相信妻子萱萱應該是個聰明的女人,既然當初選擇了莊浩,那么因為這個男人而產生的矛盾,就應該學著和莊浩一起解決。再說,公婆與小姑子的問題都過去了,現在的問題,為什么不可以積極地看待呢,幸福的生活,就掌握在她自己手中。
責編/彭藝珂
E-mail:pengke4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