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因與妻子感情不和,在前年便向她提出離婚,但她堅決不同意。我一氣之下離開了家,到外面租房居住,一直沒有回家。最近,妻子終于同意離婚了,但關于財產分割問題雙方達不成協議,主要是在分居期間所得的財產。因為分居后我做生意賺了六萬多元錢,而妻子的工資除了支出外,僅存了三千多元。我認為既然是分居了,都是分別管理、使用自己所得財產,那么,這期間誰所得財產應歸誰所有,而妻子則提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應歸雙方所有。請問:夫妻分居期間所得的財產歸誰所有?
王鐵峰
王鐵峰朋友:
我國婚姻法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工資,生產、經營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所以,你妻子的工資及你做生意賺的錢都歸你們夫妻共同所有,是夫妻共同財產。如今,你們夫妻已經分居,在離婚時應如何分割分居后所得的財產呢?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4條指出:“夫妻分居兩地分別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財產,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在分割財產時各自分別管理、使用的財產歸各自所有。雙方所分財產相差懸殊的差額部分,由多得財產的一方以與差額相當的財產抵償另一方。”
所以,夫妻分居后所得的財產雖是夫妻共同財產,然而在分割財產時,各自分別管理、使用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但從你來信可知,如果這樣分割,雙方所分財產相差懸殊,那么依照以上的規定,你應以與差額相當的財產抵償給你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