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巴黎以它悠久的歷史、美麗的風光、輝煌的建筑、浪漫的情調,成為世界各地旅游者夢想中的勝地。人們爭先恐后地涌到這里,想一睹國際大都會的獨特風采。而巴黎也毫不吝嗇地張開雙臂,熱烈地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經典的美酒佳肴,正是他們對遠方來賓的最好招待。燈紅酒綠的夜生活,也更增添了花都的浪漫氣息。
提起巴黎的夜生活,許多沒到過此地的人,眼前會立刻浮現出電影、電視中經常出現的場面:古香古色的餐廳整潔舒適,英俊的侍者畢恭畢敬,才子佳人相對而坐,燭光搖曳,琴聲低婉……或者,寬大豪華的別墅里,燈火通明,身著燕尾服的紳士們,和珠光寶氣的小姐、太太們翩翩起舞。其實,這只是現實生活中很少見的一部分。100多年來,真正讓巴黎人津津樂道且樂此不疲的,是像“麗都”、“紅磨坊”、“癲馬”、“牧人樂園”這樣的夜總會。
在法國,有這樣一種說法,沒有“麗都”,就沒有巴黎的夜生活。這話雖然有些夸張,但也反映出它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說起來,又何止是巴黎本地人,就連遠隔千山萬水的外國旅游者,又有幾個是從未聽過它的大名。只要條件允許,誰也不會錯過這大開眼界的好時機。我也是在這種心情支配下,忙里偷閑,享受了一次難以忘懷的“夜生活”。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歌舞廳門口就會排起長龍。對著大街還特意放置了閉路電視,把當晚要演出節目的精彩片斷反復播放,吸引了大批觀眾。票價當然不菲。包括晚餐、半杯香檳和看演出,一共需要花費640法郎。不過,這里每年的開銷,據說也大的驚人。光那些色彩艷麗的特制服裝,和舞臺上變幻逼真的布景,就要投入幾千萬法郎。
這里的舞娘統稱為“藍鈴”。為保證演出的質量,對她們的條件極為苛刻。除了姣好的容貌外,身高要剛好175公分,高了矮了都不行。豐滿的乳房、纖細的腰肢、修長的腿、渾圓的臀、白嫩的皮膚、長長的頸。再加上對音樂舞蹈感知程度考核后,往往只能從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千名應征者中,挑選十幾名。正是因為條件苛刻,所以這里舞娘的收入也比其他地方要高。在“麗都”跳群舞掙的錢,幾乎可以與其他地方跳獨舞的收入相差無幾。
地處巴黎北郊,蒙瑪特高地附近的“紅磨坊”,也是一座聞名遐邇的夜總會。它之所以出名,據說一是由于畫壇奇才圖盧茲·勞特萊克以歌舞廳為題,畫了一系列名畫;二是1907年,演出《埃及之夢》時,一個名叫克萊特的舞星,率眾大跳火辣煽情的坎坎舞。從那以后,“坎坎舞”便像美國的“踢跶舞”,西班牙的“弗拉門戈舞”一樣家喻戶曉,譽滿全球。可跳這種舞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式的服裝,為求結實全部由手工縫制,份量非常重。姑娘們身上裝飾著飄帶、項圈、鐲子、手套,頭上頂著毛線編制的各式各樣的帽子,光頭飾就有八公斤重,畫好妝后,小心翼翼地穿過后臺狹窄的通道。舞蹈時虎跳、劈叉、單腿旋轉等難度較大的動作,對演員們來說是個考驗。獨舞演員演一場下來,只能匆匆到后面補一下妝,換一下衣裳。扭傷腳踝,或是閃了腰是經常發生的事。所以后臺總是預先準備兩桶冰塊,以備不測之需。但無論是辛苦勞累,還是傷病在身,一旦到了臺上,則必須“投入”,必須保持微笑,因為客人到這里花錢買的是高興。可是,畢竟坎坎舞的難度較大,又容易受傷,所以許多人都中途改跳其他舞了。
巴黎最早的歌舞廳始建于1869年,名叫“牧人樂園”。這里也是最早的出現半裸舞女的地方。曾有一些當時非常著名的演員,在此登臺獻藝,所以也有人把這里說成是歌舞劇的圣殿。但由于經營不佳,再加上找不到適合的表演曲目,1992年曾一度歇業。
在這些歌舞廳上演的劇目不同,但都各具特色。像“麗都”曾上演過一部名叫《棒極了》的劇目,就是采用了拉斯維加斯的風格,場面很大,直升飛機、瀑布、冰川,紅黃色的羽毛漫開飛舞,再加上閃爍不定、變幻莫測的燈光,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紅磨坊”的《超群絕倫》則是以龐大的陣容,和驚險刺激的場面吸引人。這里匯集了近百位藝人,輪流展示上千套時裝,表現一群青年男女環游世界的情景,使觀眾在美妙的歌聲中,飽覽各地的名勝風光。最令人瞠目的是,一名女演員跳入舞臺中央的游泳池里,浮出水面時,先后三次把頭伸進鱷魚的血盆大口中。全場觀眾先是一片驚呼,接著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另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歌舞廳,是靠男扮女裝的模仿秀來招攬顧客。白天看起來五大三粗的男人,到了夜晚,搖身一變就成了窈窕淑女。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模仿一些像瑪麗蓮·夢露、碧姬·巴鐸一類的性感女明星,而且惟妙惟肖。
許多妙齡女郎,都是抱著淘金的夢想走進歌舞廳的。她們中有的以前是專業舞蹈演員,有的是模特,有的是學生。共同的特點就是不僅要有漂亮的相貌,還要具備出眾的身材和性感的曲線。由于不愿在家鄉父老面前袒胸露背,多數舞娘是從英國、澳洲和歐美其他地方來的。巴黎本地以此為業的,紛紛到異國他鄉謀求發展。雖說每每出場時,身上只象征性地點綴一些羽毛、絲帶,但她們還是對一些客人說這是“性表演”感到憤憤不平。因為在她們的心目中,這只不過是演出的需要,“性”在這里微不足道的。為了保持身材,艱苦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每個月都有幾萬法郎的收入,但這畢竟是“青春職業”。所以每個踏入這一行的人,時時都在尋找著跳槽的機會。而且確有一些人,從這里步入了影視圈,甚至成為了明星。
因為時常有舞女被騙財騙色的事情發生,一些較大的歌舞廳采取了許多措施,如:鼓勵使用藝名;不允許跟客人接觸;絕對禁止這里的服務生向客人透露演員們的真實姓名;把大部分工資存入特定賬號,平時只有一少部分作為零花;下班后有專人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