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奧林匹亞賽會于公元前776年復興,希臘人也在這一時期開始了長達兩個世紀的大殖民運動。從公元前8世紀到6世紀之間,整個地中海世界遍布希臘人的城邦。隨著希臘人生活范圍的擴大和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賽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希臘人的城邦像池塘里的青蛙一樣多,希臘人的賽會如天上的星星數不清。最著名的泛希臘賽會有奧林匹亞賽會、皮提亞賽會、地峽賽會和尼米亞賽會,詩人品達羅斯稱之為“四大桂冠賽會”,此外還有泛雅典娜賽會等以獎品豐厚而聞名的賽會和婦女們舉行的赫拉賽會。
皮提亞賽會在希臘中部的宗教圣地德爾斐舉行。德爾斐有著名的阿波羅神諭所、祭壇、紀念碑、跑道、體育場和用于音樂比賽的劇場等眾多建筑。大多數神話傳說認為太陽神阿波羅親自創立該賽會。還有一些神話認為參加過特洛伊戰爭的希臘英雄狄俄墨得斯第一個舉行皮提亞賽會紀念阿波羅。皮提亞賽會最初在德爾菲舉行,吟游詩人們每八年在德爾菲祭司主持進行西塔拉琴伴奏的阿波羅頌歌比賽。公元前590年,德爾斐一德摩比利近鄰同盟創立泛希臘性質的皮提亞賽會。賽會從公元前586年改為每四年一次,在奧林匹亞紀的第三年舉行8月中旬,地點改在德爾菲下面的克利薩平原。原先單純的音樂比賽逐漸增加了長笛比賽、無伴唱的豎琴比賽、武裝賽跑、兩匹馬拉的戰車比賽等。第一屆賽會實行實物獎勵,從第二屆開始改為圣月桂枝編成的冠冕和象征勝利的棕櫚枝。有關月桂冠冕,還有一段美麗凄婉的傳說:阿波羅愛上了河神的女兒達佛妮(Daphne,希臘語中意為“月桂樹”),但她因被愛神的鉛箭射中而拒不接受阿波羅的愛意,于是在她父親幫助下變成月桂樹。傷痛欲絕的阿波羅遂以月桂樹為自己的圣樹。在賽會舉行期間,悲劇和各種詩歌的比賽紛紛上演,雕刻之類的藝術品展現在希臘人面前,創作出最優秀藝術品的人會獲得獎勵。音樂和藝術比賽一直是皮提亞賽會的顯著特征,甚至遠遠超過了奧林匹亞賽會。
地峽賽會也稱伊斯特摩斯賽會(Isthmian games)。傳說比奧提亞的國王阿塔馬斯和妻子伊諾受天后赫拉迫害而發瘋,伊諾帶著幼子墨利克特斯跳海。科林斯王西西弗斯收葬墨利克特斯,并創立伊斯特摩斯賽會來紀念他。也有人認為是希臘英雄忒修斯創立地峽賽會紀念海神波塞冬。該賽會兩年一屆,春天或初夏時節在科林斯的波塞冬松林圣地舉行。比賽項目有體操、賽馬、駟馬車賽和音樂比賽等。波塞冬是養馬業的保護神,所以賽馬極為重要。獎品是摻有棕櫚枝的松枝或芹菜冠,獲勝的運動員可在波塞冬圣地立像。該賽會起初由科林斯主持,公元前146年科林斯被羅馬軍隊毀掉后西庫翁人繼之。某些希臘城邦如伊利斯不參加該賽會,而科林斯也不參加奧林匹亞賽會。這個賽會舉行期間也宣布“神圣休戰”,不過往往得不到嚴格遵守。
尼米亞賽會在尼米亞山谷中的宙斯神廟附近舉行。神話傳說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殺死尼米亞猛獅后創立這項賽會,并獻給尼米亞的宙斯。也有說是七雄攻忒拜的首領、阿爾戈斯國王阿德拉斯托斯行軍途經尼米亞大森林,為尼米亞國王照顧兒子的女奴幫助他們找到了泉水,但國王之子卻被毒蛇所噬。阿德拉斯托斯回來后創立尼米亞賽會紀念他。該賽會始于公元前573年,在奧林匹亞賽會舉行后的第二年和第四年舉行,冠軍獎品為野生歐芹編成的冠冕。主要的比賽項目有賽馬、音樂比賽等。在公元前415年-410年期間,尼米亞的宙斯神廟被毀,阿爾戈斯人占領尼米亞并負責主持尼米亞賽會。
以第75奧林匹亞紀(公元前480年-476年)為例,這四個桂冠賽會的時間次序大致為(馬克·戈爾登:《古希臘的體育和社會》,劍橋出版社1998年,第11頁):
四大桂冠賽會沒有直接的物質獎勵,都是泛希臘性質的,不過各有特點。奧林匹亞賽會歷史最悠久,是希臘人公認的最重要的賽會。皮提亞賽會中的音樂比賽堪稱無與倫比。地峽賽會一向以參與者廣泛和戰車比賽而著稱。尼米亞賽會中少年組比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重要的比賽項目“摜拳”據說就是從赫拉克勒斯戰勝尼米亞雄獅而來。在所有這四個賽會上奪冠者方可被稱為periodonikes,頗似今日的世界網球大賽中的“大滿貫”。
雅典人是古希臘文明的杰出代表,他們極大地推動了賽會文化的發展。希臘僭主庇西特拉圖擴大雅典原有的雅典娜節,使之成為全希臘人的泛雅典娜賽會。賽會時間為奧林匹亞賽會舉行后的第三年9月中旬,持續6天。賽會上有眾多的音樂、戲劇、《荷馬史詩》吟誦等比賽,還有規模宏大的拳擊、賽跑、火炬賽跑和在比埃雷夫港舉行的賽船。勝利者獲得的獎品是盛在雙耳陶瓶中的橄欖油,戰車比賽的獲勝者可獲得140瓶橄欖油。這些陶瓶上刻畫了雅典娜神像和比賽情形,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藝術享受和研究資料。雅典人在戰爭期間不僅積極參加各種賽會,而且還創立新的賽會。例如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公元前426年,雅典人在基克拉迪群島的提洛島上第一次召開五年一度的提洛賽會,并且增加了原先沒有的賽馬。提洛島是阿波羅神的另一個重要圣地。愛奧尼亞人和臨近島嶼上的人很早就在這里舉行體育、詩歌和音樂比賽,男女老幼一起參加,每個參賽城邦提供自己的合唱隊。《提洛島阿波羅頌歌》中說:
“他們斗拳、跳舞和唱歌,給你以娛樂,
他們按次比賽的時候,高呼你的名字。”
在古希臘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女性除女祭司外往往被排除在賽會之外,不過希臘婦女們可以參加專門為她們舉辦的赫拉賽會。傳說珀羅普斯創辦奧林匹亞賽會后,他的妻子希波達米亞創立這個賽會獻給天后赫拉。男性公民舉行奧林匹亞賽會之后,伊利斯城挑選出16名婦女主持赫拉賽會。比賽項目只有在奧林匹亞競技場賽跑一項。參賽的少女赤足穿緊身短裙,袒露右肩右胸。勝利者獲得橄欖枝冠冕,并可以奉獻刻有自己名字的塑像。而且從公元1世紀開始,還有女性參加過尼米亞賽會的賽跑和地峽賽會的馬拉戰車比賽并獲獎。
泛希臘賽會大約有數百個,此外還有數不勝數的地域性賽會。這些賽會不僅希臘人熱衷參與,而且也深深吸引著非希臘人。如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把自己在奧林匹亞戰車比賽奪冠的事跡印在錢幣上,而據說十分仰慕希臘文化的羅馬暴君尼祿一共獲得過1808個希臘賽會桂冠。古希臘繁榮的賽會文化深深植根于公民城邦和多神崇拜之中,追求榮譽和光榮是參賽者的精神動力。賽會催生出眾多千古流傳的詩歌、雕塑、神廟建筑,留給后人無數的驚嘆和景仰。而且賽會還劃分出希臘人與非希臘人、自由民與奴隸、男性與女性之間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社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