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程鹿峰
18世紀80年代,美國國會為約翰·保羅·瓊斯頒發了獎章,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授予這位美國水手勛章和金佩劍,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為表彰瓊斯在俄土戰爭中擊潰土耳其艦隊的戰役里立下的赫赫戰功授予他圣安娜勛章。
為美國獨立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美國水手竟能獲此國際殊榮,原因何在?俄羅斯《環球雜志》發表的尤利·科爾舒諾夫撰寫的《美國海盜——俄國海軍上將》一文解答了這個問題。
瓊斯本是英國人,1747年誕生于蘇格蘭,12歲時就當了少年見習水手出海遠航,19歲時在一艘販運非洲奴隸的船上成為船長助理。由于對奴隸交易非常憎惡,沒有多久他離開了販運奴隸船隊,當了幾年貨船船長。1773年移民美洲弗吉尼亞,投奔了經營著一個小農場的兄長。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伊始,瓊斯即毛遂自薦,當上了美國海軍上尉。一個商船海員一夜之間成了海軍上尉,實屬罕見,據說商船海員在美國海軍中獲此軍銜的只有6人。不久,瓊斯受命指揮一艘12門炮的戰船“天命”號(又譯“普羅維登斯”號)開始了與英殖民軍作戰。
四個月的戰斗,他俘獲了16艘英國船只,其中一艘裝載著大量錢款,這是英殖民軍的軍餉。這使英皇家銀庫受到慘重的損失,據估計,時值百萬美元。
1777年4月14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兩項決議:其一,13個州組成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旗由十三條紅白相間的條紋組成,左上角為藍底上鑲著13顆星,象征13個州的結盟。其二,任命約翰·保羅·瓊斯海軍上尉為“別動隊員”號艦艦長。
后來,瓊斯風趣地說:“我與國旗是雙胞胎,我們是同一個時辰誕生的。”
同年,瓊斯帶著華盛頓和杰斐遜的信,率領一支艦隊訪問法國。造訪的目的是勸說法國政府參加對英作戰,法政府遲疑不決,瓊斯無功而返。翌年1月,瓊斯自擔風險,自行出海與英軍作戰。“別動隊員”號活動的海域橫貫大西洋直至英吉利海峽、北海和愛爾蘭海。瓊斯英勇善戰,擒獲、焚毀多艘英國船只,經常登陸廝殺,摧毀沿岸的城堡、要塞。大英帝國的海軍將領們對他恨之入骨,發誓要抓住這個“美國海盜”,將之活活吊死。
1778年,歐洲當時的幾個殖民大國基于自身的殖民利益,參加了對英國的戰爭,法國與美國還簽訂了《美法同盟條約》。于是,一支法美聯合艦隊游弋于北海海域。9月的一個傍晚,在離弗蘭堡峽角不遠處,聯軍遇到了一支強大的英國護航艦隊。當時,除瓊斯的旗艦“好人理查德”號外,還有他指揮的兩艘戰船——美國的一艘三桅巡洋艦和一艘法國護衛艦,交戰雙方戰斗力懸殊很大。“理查德”號面對的是一艘最先進的50門炮的英國護衛艦,在該艦的一次齊射下,美國人的全部火炮被打啞了,敵艦已勝券在握,美艦岌岌可危,此刻瓊斯當機立斷,孤注一擲與對方進行接舷戰。
風帆艦隊史上一場最激烈、最殘酷的戰斗開始了。“理查德”號在纏住敵艦前,船體已彈痕累累體無完膚。此時只聽得“喂,理查德上的弟兄們快投降吧!”瓊斯回答:“這仗我還沒有開打呢!”于是短兵相接的惡斗開始了。英國艦長雖非等閑之輩,但較之瓊斯驍勇無畏稍遜一籌,戰斗直至深夜,英國人終于降下了自己的軍旗。瓊斯剛把自己的船員轉移到被俘的敵艦上,“好人理查德”號隨著接舷鉤子的斷裂聲迅速沉入海中。
此后,瓊斯在與英殖民軍的作戰中屢立戰功,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8世紀80年代,世界的另一邊,實行擴張政策的俄羅斯帝國面臨兩條戰線的戰爭,北面對付瑞典,南邊要對付土耳其。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決定聘請當時名震寰宇的美國海軍軍官來為自己效力。
1788年7月瓊斯在波羅的海上歷盡艱險,終于在23日抵達圣彼得堡,第二天女皇就召見了這位遠方來的美國人。一位美國海軍校官從女皇辦公室走出時已是俄國的海軍少將了。瓊斯后來回憶道:“女皇陛下對合眾國很關心,深信美國的革命必將影響各國政府”。瓊斯還將當時已通過尚未生效的美國憲法介紹給女皇。
究竟是什么原因驅使這位美國海軍軍官接受女皇的邀請?功名利祿、建功立業固然是其一,但最重要的動機是瓊斯頗有雄才大略,認為大國的廣泛國際合作對于剛獨立的美國是刻不容緩的。他以“武裝中立”來說明國際合作對美國的重要性。所謂“武裝中立”是1780年2月28日俄國發表了武裝中立宣言后與歐洲的一些大國建立武裝中立同盟,共同對付英軍在海上頻繁地搶劫、攻擊中立國的船只的軍事行動,從而使英國完全陷入孤立,此外,兩年前與法國結盟,簽訂了《法美同盟條約》。這些國際合作有力地促進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
瓊斯欣然接受女皇的邀請,其動機頗為難能可貴。他一到俄國京城后受到了最高禮遇。然而他的到來并非人人歡迎,當時在波羅的海艦隊任職的英國軍官宣稱,絕不聽命于一個被英國人詛咒的死敵。
葉卡捷琳娜二世得知此情況后,大為震怒。幾天后,不少英國人被迫離開了俄國。
此時,俄土之戰正酣,瓊斯于五月七日匆匆趕到黑海北岸的赫爾松城向俄國特級公爵格里哥利·波將金元帥的最高統帥部報到。不久,俄土雙方展開了爭奪赫爾松西北不遠處的奧恰科夫要塞的戰役。1788年6月俄軍圍困了這座被葉卡捷琳娜二世稱之為“南方的天然海防要塞。地面部隊的指揮官是威名赫赫的蘇沃洛夫元帥,而海上的主力則是瓊斯指揮的分艦隊。該艦隊擁有2艘戰列艦:“弗拉基米爾”號和“亞歷山大”號、4艘三桅巡洋艦和8艘小艇。此外,還有一支由任職俄軍的德國王子納薩烏·齊根率領的漿劃船隊。他們的任務是從海上封鎖土方要塞奧恰科夫。
1788年7月7日,擁有海上優勢的土耳其軍隊開始在海上向俄軍進攻。當時土耳其海軍擁有10艘戰艦、6艘三桅巡洋艦,47艘大橈戰船(單排漿戰船)和大量小艇。憑數量上的優勢,土耳其人企圖消滅俄國艦隊以解奧恰科夫之圍。可是遭到俄海軍的猛烈抵抗,俄軍很快就轉入反攻,土軍倉皇退守奧恰科夫炮臺。
幾天后波將金元帥得到戰報:“特級公爵殿下……我軍包圍了土軍60門炮的戰艦,其火炮被打啞,70門炮的旗艦降下了艦旗,我軍登上了敵艦”。第二天又傳來了戰報:“謹向殿下報告,奧恰科夫地區的土軍艦隊半數已葬身海底,殘敵逃離里曼。祝賀您打敗了土耳其老家伙。”
海上的軍事行動宣告結束,要塞的命運已完全掌握在蘇沃洛夫士兵手中。1788年12月9,奧恰科夫要塞被俄軍攻陷,但瓊斯未能參加攻陷要塞的軍事行動,這是因為在此期間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司令,海軍上將格雷格猝死于圣彼得堡,瑞典艦隊已進入芬蘭灣,兵臨圣彼得堡城下,形勢危急,女皇下詔將瓊斯召回。
不久,圣彼得堡傳出消息說,瓊斯將接替格雷格的職位。英國人立即惶惶不安起來:“美國海盜”是否要當波羅的海艦隊司令了?
12月28日的傍晚,瓊斯到達圣彼得堡。那里的社會生活仍然是歌舞升平一如既往,冰封在港灣里的俄國艦隊完全處于懈怠狀態。海軍上將能有何作為?只得客隨主便融入首都上流社會生活之中。他下榻于一家最豪華的賓館,享受著俄政府的豐厚待遇。不久,這位奧恰科夫戰役的英雄、美國水手成了圣彼得堡上流社會耀眼矚目的人物,然而惟一令其不安的是他的前途未卜:波羅的海艦隊司令的任命在海軍部雖已討論多次,但女皇仍猶豫不決。瓊斯對女皇并無怨言,只得耐心等待。
在此期間一個偶然事件葬送了瓊斯在俄國的大好前程。
關于此事,瓊斯曾寫道:“幾天前一個姑娘來敲我房門,茶房說,好像是洗衣婦的女兒,她是來攬活的。她進入客廳后就行為放肆起來。我為她的無禮感到驚詫。我勸她不要做這種事。出于憐憫,我給了她一個盧布,想打發她走,可是當我開門時,這個下流女人摘下頭巾,盡力要扯下身上的短衫,還大喊大叫地沖出去,撲到守候在樓梯臺上一個中年女人懷中,隨即倆人走到街上把我罵得狗血噴頭,引起路人駐足觀望。……”
這件事使瓊斯非常狼狽,因為瓊斯很少有此丑聞。最感不安的是法國大使,因為俄國女皇是應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推薦而邀請瓊斯的。法國大使對此事寫道:“根本不需要費什么時間就能查明這老嫗是個拉皮條的。”但大使無法查清此事的幕后主使者。事情畢竟發生了,流言蜚語沸沸揚揚傳遍了整個圣彼得堡。
現在英國人可以高枕無憂了:“美國海盜”當不成波羅的海艦隊司令了。
雖然葉卡捷琳娜二世完全同意法國大使和瓊斯本人的解釋,對美國人沒有任何指責,但上流社會的戒律是冷酷無情的,艦隊司令是不能任命了,女皇最后給瓊斯一個安撫性的使命,令其視察波羅的海艦隊。瓊斯不幸在海上受風寒轉成肺炎。
1789年8月18日瓊斯到了巴黎,從此再沒有回到俄國。后來,他的病情加劇,1792年7月死于巴黎。據說,一個女守門人發現了他身著俄國海軍上將制服的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