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丁永明
從來沒有看過任何國家的人像伊朗人一樣,將茶喝成了生命里的一道美麗風景。
大大小小的茶室遍布全國各地:或奢華得讓人眼花繚亂,或簡陋得令人望而卻步;鋪陳得花里胡哨的與擺設得古色古香的無不盡有。
故都最美麗的茶室
每個不同城市的茶室,都有與眾不同而讓人津津樂道的特色。印象最深的是坐落于伊斯法罕的茶室。
伊斯法罕是伊朗的故都,位于中部,是伊朗的第三大城市,這兒沒有破壞景觀的高樓,也沒有川流不息的車輛,全城彌漫著一種悠閑恬淡的氣氛,洋溢著一種古雅樸實的氣息。
全市最美麗的茶室設在那座歷史長達300余年的朱埃橋下。一邁進門,我便大大地怔住了。哇,那里的布置簡直是“超級夸張”,密密麻麻地吊著、掛著、貼著、釘著各式各樣的畫作、毛毯、銅塑品、陶質品,還有許許多多盞繪著不同圖案的布質圓形吊燈。最奇怪的是,盡管裝飾品如此密不透風地排列著,連半寸的空隙也沒有,然而,坐在這個面積不大的茶室里絲毫沒有局促的感覺,反之,卻有一種恍若置身于古老博物館的雅致感。
到此來的茶客,大多有著一定的文化水平,有人全神貫注地遨游于書中世界,有人對著窗外景色浮想聯翩。那些結伴而來以享受閑談之樂者,也識趣地把說話的聲音調得很低,盡量不干擾別人。輕風徐來,河水潺潺,說不盡的詩情畫意。.
入夜之后,我到伊斯法罕另一間設在皇家廣場店鋪頂層的露天茶室,卻又領略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風情。整個廣場,燦爛而又密集的燈光不斷地閃爍。茶客三三兩兩地坐著,啜茶,觀賞夜景,說東道西。當他們快活地喝著茶時,我也快活地品味他們喝茶的快樂。
別具一格的飲茶方式
伊朗人喝茶有個很奇特的方式——琥珀色的茶水盛在小巧玲瓏的玻璃杯子里,喝茶時,糖塊不是放進茶水里,而是直接放入口中,再去喝茶。伊朗的糖,呈現不規則的結晶體,一片片薄薄的,晶亮的黃色,輕輕一咬,“卡卡”數聲,糖片分崩離析,再悠悠然把茶啜入嘴里,它就慢慢地與口內的甜味融合,在味蕾上泛起一層又一層令人心馳神往的漣漪。有些糖片還鑲嵌著檸檬皮,一咬,滿嘴生津,這時趕緊將略帶澀味的茶啜入口中,以舌尖略略攪和,那種甘醇至極的好味道,沁人心脾。當然,一般較為簡陋的茶室,并不備有這些薄片糖晶,只供給一般的方塊白糖。伊朗人習慣的做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捏著糖塊,蘸了蘸茶水,放進口里,等它在舌上欲融未融之際,便啜茶入口,茶糖相溶。
坦白地說,我最初對伊朗人這種喝茶方式覺得很不適應,可是,后來,入鄉隨俗,在同一杯茶,竟能品嘗到不同層次的甜味,層層推進,漸入佳境,好像是我們所期待的人生。
茶室與水煙
許多伊朗人每天非茶不飲,而每天喝茶的次數也多得驚人。許多伊朗人告訴我,一天喝十五六杯是最起碼的。有位伊朗朋友說得好:“政府禁酒,我們便以茶代酒,提神、健身、開胃、清腸,全靠它。”
茶室,對于大部分伊朗人來說,是會友的地方,也是談生意的好場所。幾乎每間茶室都出租水煙,握著水煙管咕嘟咕嘟吸食的同時,一宗宗生意也就不知不覺地談成了。
有些茶室名氣極響,但卻未能留給人名副其實的好印象。在南部古城舍拉子有個占地極寬而又設計極美的陵園,紀念的是伊朗著名的詩人哈法茲,陵園附設茶室,在我想象中,茶室既設在詩魂纏繞的陵園之內,必定是清靜幽雅的。結果呢,恰恰相反,茶室中央,有個方形的水池,水池上面俗里俗氣地托著一個巨型水煙壺作為裝飾品。水池四周,擺滿了桌子,桌邊坐滿了人,渾濁的煙味嚴重污染了原本清新的空氣;不專心品茗,卻以響亮得令人生厭的聲音制造語言垃圾,隨處拋擲,烏煙瘴氣,噪音充斥。
男女必須分開坐
伊朗北部大城市大不里士桑葚茶室,是別具格調的露天茶室,就設在成排的桑葚樹下。正是果子成熟季節,一串一串豐滿多汁的桑葚掛在茂密的枝葉間。步入茶室,悅目的綠,便像驟然降下的雨,深深淺淺而又斑斑駁駁地落得滿頭滿臉都是。
正歡喜難抑地走進,冷不防有人大喝一聲:“止步!”一位白須老頭僵直地立在眼前,冷冷地說:“女人,去另一邊坐!”另一邊?哪一邊?我狐疑地看著他。他用手指指另一個隔了一堵矮墻的狹窄通道。我好奇地探頭看了看,那兒,疏疏落落地放了幾張桌子,半個人影也沒有。白須老頭一臉固執地說:“根據我們這兒的規定,男女必須分開坐。”規定?我生氣了,冷冷地應道:“我是游客,我不必受這條規定的約束。再說,我已經逛過了伊朗的七個城市,去許多茶室喝過茶,從來沒有人告訴我伊朗有這么一條規定!”白須老頭氣得漲紅了臉,正氣勢洶洶想要反駁時,其他茶客卻七嘴八舌地開腔了,就在雙方吵得不可開交時,我覷了個空兒,迅速跨著大步走了進去,找了個位子,安安穩穩地坐了下來。
白須老頭站在原地,滿臉不快而又無可奈何地瞪著我,口中喃喃著,仿佛在咬碎一些說不出口的話。其實,說起來,我也不是真的想喝那杯茶,只不過是想爭一口氣罷了。而今,當真爭“贏”了,覺得捧在手里那杯茶特別可口,特別香醇。拂面的輕風夾雜著成熟了的桑葚那一股甜香的氣息,仰頭看時,顆顆桑葚宛如粒粒小巧玲瓏的碧玉,在午后溫煦的陽光里晶瑩剔透。
那天,在那間露天茶室,足足坐了三個小時,喝了十杯茶,以自助方式吃了無數桑葚。啊,那種什么也不做,“時而千思時而無思”的感覺竟是如此難忘而美好。
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伊朗人將茶喝成了生命里的一道美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