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例】
一個普通會員的家底
11月29日早上7時20分,溫州電視臺生活頻道節(jié)目預報:今天溫州會有小雨,但這會兒,天只是陰沉著。
58歲的繆秀英準時推出木蘭牌摩托車,開往位于鹿城區(qū)的農械修配廠。這個廠她經營了30多年,雖然現(xiàn)在交給兒子打理,沒事的時候,她還是忍不住去廠里轉轉。
每天早上,繆秀英和老伴在樓下點心店吃饅頭、豆?jié){,有時會換油條。老伴老徐最愛吃的是溫州餛飩,“這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餛飩。”老徐說。
前一天晚上,繆秀英和老徐商量,下周去長沙考察商鋪,好的話就投資,看不中就當旅游。繆秀英嘀咕:“據(jù)說是市中心最好的位置,但是一平方米要一萬八,太貴了,那里的經濟有沒有那么好啊?”這個問題,只能繆秀英在考察后自己回答。
兩年前,繆秀英就參加了溫州太太購房團,關于考察商鋪,她很有自己的心得:要看地段好不好,看人氣旺不旺,地方經濟狀況如何,當?shù)叵M怎么樣……她有次到江西的一個地方,項目主辦方把商鋪的前景說得天花亂墜,她到現(xiàn)場一看,鋪子在郊區(qū),人都沒幾個,根本旺不起來,于是她堅決搖了頭。
繆秀英,溫州太太理財俱樂部(即太太理財團)的成員。
目前她在溫州市內購置了4套房產,包括住宅和商鋪。其中兩套是給兒子和女兒的住房,已經由買時的200萬元漲到了現(xiàn)在的300萬元。
她的投資情況列表如下:
溫州市龍港鎮(zhèn)兩套住房,每套110平方米,3年前花12萬元購置,目前市值22萬元。
江西吉安兩間賓館產權,1年前花14萬元購置,預計5年后升值至27萬元。
江西萍鄉(xiāng)市中心商鋪一間,今年花8萬多元購置,5年后承諾返還14萬元。
湖北武漢市中心兩間商鋪,1年前花32萬元購置,預計3年后升值至43萬元。
【變化】
太太團注入新血液
11月25日溫州太太理財團的成立大會上,34歲的鄭潔云(化名)就坐在繆秀英的前面。
鄭潔云是在杭州讀的書,市場營銷專業(yè)大專文憑。先生做的是貿易公司,自家企業(yè)。兒子大了,送進幼兒園,鄭潔云不想進先生公司幫忙,就要了10萬元,在西山路開了一間品牌內衣店。做了3年,內衣店培養(yǎng)了一批老客戶。除去成本,鄭潔云每個月都能有8000元左右的收益,先生每個月也固定給她發(fā)一萬元,這些可以讓她優(yōu)雅地生活。
鄭潔云念念不忘她在杭州的經歷。2001年底,先生給她物色了一套杭州市中心的花園洋房,讓她跟同學相聚時小住,買的時候花了40萬元,去年,在房子每平方米漲了4000元之后,鄭潔云毫不猶豫地把房子轉手,賺回了一套房的錢。
負責溫州太太理財團組織工作的《溫州都市報》房產工作室主任楊章海說,像繆秀英這種五六十歲的溫州太太,是兩年前太太購房團的主力軍。家庭企業(yè)打理得比較成功,子女入學就業(yè)問題也解決了,成為了當時家庭理財?shù)闹髁Α?br/> 而新成立的太太理財俱樂部成員中,像鄭潔云這種30~40歲的溫州太太群異軍突起,她們有六七成學歷都達到了大專以上,這批太太的共同特點就是“知性”,對新的理財方式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并且改變了溫州太太購房團以往給人留下的素質不高的印象。
“兩年來市場狀況改變了,是市場行為,讓溫州太太們關注理財?shù)姆较蛞舶l(fā)生了變化。”楊章海分析。
【火熱】
太太們帶來上億資金
溫州太太理財團,入會的門檻并不算高,只要是年齡在25歲以上、70歲以下的女性,經濟條件方面,如果是全職太太的年可支配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如果是上班族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繳納一定會費,就可以報名加入。而一般申請加入的上班族,大多家庭都有經商背景,因此,整個太太團身價不菲。
11月25日才宣告成立,短短幾天,太太團已經吸收了近700名溫州太太加入,而之前做過的統(tǒng)計表明,有意加入的人數(shù)將近4000。
在申請入會的表格上,有一欄可支配年收入調查,最高限設為50萬元以上。楊章海透露,有相當一部分太太在這一欄打了“√”,這個“相當一部分”,保守估計超過四成,“100萬也是50萬以上,1000萬也是50萬以上。”據(jù)此估算,這個太太財團可調配用來理財?shù)目傎Y金將以億為單位。
由于受宏觀調控的影響,目前溫州太太理財俱樂部的成員對證券、期貨、黃金等產品進行理財投資的興趣也頗為濃厚,對傳統(tǒng)房產投資的興趣也不減少。從上海請來上課的華斐房地產咨詢機構總經理史世彬說,這是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有不同的投資策略。
25日這天,對理財求知若渴的太太們認真地聽專家授業(yè)解惑。史世彬講解了如何進行房屋理財,同時介紹了上海商業(yè)房產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并推薦了一些可關注的板塊。
課程一結束,史世彬作為現(xiàn)場為數(shù)不多的男性,陷進了太太的“包圍圈”,太太們熱情地咨詢,問得最多的就是在目前的市場行情下,上海房產市場的價格走勢。
【聲音】
“管住錢,就是真正的太太”
25日,當臺上專家講授如何理財時,鄭鶴燕在臺下一直忙著跟姐妹們聊天敘舊,確定明天下午打牌的事,關于投資,她的心得就是“別人投跟著投就好啦”。
56歲的鄭鶴燕,丈夫做鋼材物流生意有20年。她的好友趙菲菲“揭發(fā)”說,她家資產接近億元,而她自己則只承認“夠用夠吃”。對于誰把持家里的財權,她毫不猶豫地指著自己,然后笑著說,“把財管住,就是真正的太太,我不要做假太太。”她能調用的錢,都用來在全國各地添置房產,而且,所有房產都升值了。
“跟風”是早期溫州太太購房團最明顯的特點,不少太太完全不懂房地產市場,就跟在親戚朋友的后面做投資,有人賺了,也有人虧了。
溫州市工商聯(lián)(溫州總商會)經濟處處長祁定標談到他認識的一個太太,先生往她銀行戶頭里轉了1000萬元,跟她說:“隨便你怎么炒,賺到錢當然好,虧了也無所謂。”這個太太從開始連地圖都不會看,就跟著別人到處投資,到最后竟然“賺死了”。
對于這位太太理財能力的成長,祁定標非常驚訝。但他覺得,溫州太太們手里做投資的錢,只能算“小打小鬧”,畢竟,男人們的知識積淀、社會閱歷和魄力,使他們在經濟生活中擔當起主角,即便現(xiàn)在的太太們可以掌握家庭經濟大權,她們仍然只能停留在配角位置。
(胡莉薦自《廣州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