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給他們的好世界留點(diǎn)缺陷

2007-12-29 00:00:00劉緒源
上海文學(xué) 2007年12期


  我們這束“閑說”的一個核心觀點(diǎn),現(xiàn)已漸漸由隱而顯:談話風(fēng)散文的風(fēng)格,必定與談話對象有關(guān)。胡適是面對廣義的學(xué)生而談,周作人只管與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同行者晤談,那么,魯迅呢?
  我們知道,前期的魯迅與周作人,其思想和家庭經(jīng)歷,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有什么不同,很重要的一點(diǎn),就是性格,周作人溫順平和,魯迅則如他自己所說:“性頗酷忍”(見1904年10月8日致蔣抑卮信)。所以,當(dāng)他們經(jīng)過家庭的變故,在世人的冷眼中受盡羞辱,終至于“走異路,逃異地”,在日本又經(jīng)過了創(chuàng)辦《新生》和翻譯《域外小說集》的挫折,再眼見辛亥革命與二次革命的失敗,經(jīng)歷了五四的退潮與“三一八”慘案,他們的失望與絕望,都是共同的。他們早都閱盡了“世人的真面目”,周作人一再聲稱,不愿將自己“強(qiáng)行按下”,并說“我們沒有迎合社會心理去給群眾做應(yīng)制的詩文的義務(wù)”,這其實也是魯迅的思想。但他們采取的對策是不同的,這也可說是緣于他們絕望程度的不同——事實上,魯迅比周作人更絕望。
  我們試取《兩地書》作一簡略的解剖。
  在與許廣平的通信中,魯迅一再說:“我現(xiàn)在專取閉關(guān)主義,一切教職員,少與往來,也少說話。”這是1926年10月4日,寄自廈門大學(xué)的信。同年12月12日,他又在信中說:“我在這里,常有客來談空天,弄得自己的事無暇做……倘在學(xué)校,誰都可以直沖而入,并無可談,而東拉西扯,坐著不走,殊討厭也。”此前他也曾說過同樣的話:“一到這里,孫伏園便要算可以談?wù)劦牧恕N艺嫦氩坏教煜潞纹錅\薄者之多。他們面目倒漂亮的,而語言無味,夜間還要玩留聲機(jī),什么梅蘭芳之類。我現(xiàn)在唯一的方法是少說話……”(1926年9月20日信)而這年的11月18日,他說得更絕:“又我近來忽然對于做教員發(fā)生厭惡,于學(xué)生也不愿意親近起來,接見這里的學(xué)生時,自己覺得很不熱心,不誠懇。”這都是很真實的心靈袒露。隔了兩天,11月20日的信中,又寫道:“你說我受學(xué)生的歡迎,足以自慰么?不,我對于他們不大敢有希望,我覺得特出者很少,或者竟沒有。但我做事是還要做的,希望全在未見面的人們……”
  其實,魯迅的這些想法,并不局限于校園,而是對整個社會的失望。一年前,1925年的5月18日,他在北京時,給許廣平寫信說:“群眾不過如此,由來久矣,將來恐怕也不過如此。公理也和事之成敗無關(guān)。但是,女師大的教員也太可憐了,只見暗中活動之鬼,而竟沒有站出來說話的人。……我那時曾在《晨報副刊》上做過一則雜感,意思是:犧牲為群眾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眾就分了他的肉,散胙。”這是指《熱風(fēng)》中的《即小見大》,寫于1922年,可見魯迅對于群眾的看法,并非一時的激憤之言。其實《阿Q正傳》所寫的,又何嘗不是如此?這“群眾”中,當(dāng)然也包括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文學(xué)青年。1926年11月7日的信中,他說:“這幾年中,我很見了些文學(xué)青年,由經(jīng)驗的結(jié)果,覺他們之于我,大抵是可以使役時便竭力使役,可以詰責(zé)時便竭力詰責(zé),可以攻擊時自然是竭力攻擊,因此我于進(jìn)退去就,頗有戒心……”12月2日又說:“我現(xiàn)在對于做文章的青年,實在有些失望;我看有希望的青年,恐怕大抵打仗去了,至于弄弄筆墨的,卻還未遇著真有幾分為社會的。他們多是掛新招牌的利己主義者。”
  魯迅會有這樣全面而強(qiáng)烈的絕望,并非因為挑剔,倒恰恰是因為深刻。一旦具有了穿透一切的洞察力,人也就陷入了無盡的痛苦——至少在中國是如此。1925年3月23日的信中,魯迅說:“必須麻木到不想‘將來’也不知‘現(xiàn)在’,這才和中國的時代環(huán)境相合,但一有知識就不能再回到這地步去了。”一星期后,在3月31日的信中,他又說:“大約因為看得中國的內(nèi)情太清楚,所以不免有些失望之故吧。由此可知見事太明,做事即失其勇,莊子所謂‘察見淵魚者不祥’,蓋不獨(dú)謂將為眾所忌,且于自己的前進(jìn)亦復(fù)大有妨礙也。”——此中的“察見淵魚者不祥”,用得真是傳神之極。事實上,魯迅心中的黑暗遠(yuǎn)遠(yuǎn)勝過我們平時從他的小說雜文中所讀到的(他只在《野草》中透露得較多一些),他是深知其“不祥”的。1925年5月30日信中,他坦陳:“我所說的話,與我所想的不同,至于何以如此,則我已在《吶喊》的序上說過:不愿將自己的思想,傳染給別人。何以不愿,則因為我的思想太黑暗,而自己終不能確知是否正確之故。……我對人說話時,卻總揀擇那光明些的說出……”
  有著這樣的心境,魯迅又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談話對象”?如胡適所面對的“廣義的學(xué)生”,他早已“不愿意親近”;而同道稀少,無聊者眾,“算可以談?wù)劦摹迸笥岩膊欢嘁姡裰茏魅四菢釉谂c“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同行者”晤談中聊度此生,他也不愿。他選擇的,是反抗,是與黑暗直接面對,是在明知沒有路的地方“姑且走走”,是做那個決不回頭的“過客”。
  在《兩地書》中,魯迅的第一通回書(1925年3月11日),就回答了許廣平關(guān)于如何對付苦痛的辦法,這是一篇十分重要的人生宣言,我甚至以為,這可以視作打開魯迅心靈秘藏的一把總鑰匙,可惜從來的論者重視此信的似不多見。我們且抄錄兩段在這里:
  
  我想,苦痛是總與人生聯(lián)帶的,但也有離開的時候,就是當(dāng)熟睡之際。醒的時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國的老法子是“驕傲”與“玩世不恭”,我覺得我自己就有這毛病,不大好。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只是聊勝于無糖,但這糖就不容易找到,我不知道在那里,這一節(jié)只好交白卷了。
  ……
  總結(jié)起來,我自己對于苦悶的辦法,是專與襲來的苦痛搗亂,將無賴手段當(dāng)作勝利,硬唱凱歌,算是樂趣,這或者就是糖吧。但臨末也還是歸結(jié)到“沒有法子”,這真是沒有法子!
  
  這里所說的“驕傲”,其實就是周作人的方式,即連眼珠也不轉(zhuǎn)過去,而沉浸于自己的民俗學(xué)、人類學(xué)、兒童學(xué)、婦女學(xué)、希臘神話等雜學(xué)之中,與友朋呼應(yīng)以“略免掉寂寞與空虛”。而“玩世不恭”,大約就是《孤獨(dú)者》中魏連殳后來所選擇的方式,即與黑暗勢力表面同流,而內(nèi)心仍保持獨(dú)立,佯狂假癲,白眼雞蟲。周作人的那些趣味,在魯迅身上未必沒有;而魏連殳形象中本來就有魯迅的影子,他在絕望之余也曾說過要投奔老同學(xué)陳儀去。但這都不是魯迅想要走的路,他對此二者充滿警覺,時時防范。因為這兩種方式,雖或也算解脫,但都便宜了黑暗中的對手,他實在不甘心。誠如他自己所說:“天下不舒服的人們多著,而有些人卻一心一意在造專給自己舒服的世界。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也給他們放一點(diǎn)可惡的東西在眼前,使他有時小不舒服,知道原來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滿。蒼蠅的飛鳴,是不知道人們在憎惡他的;我卻明知道,然而只要能飛鳴就偏要飛鳴。”(《墳·題記》)所以他采取了自己獨(dú)特的對策,就是“搗亂,將無賴手段當(dāng)作勝利,硬唱凱歌,算是樂趣……”他的這些用詞,有我們熟悉的幽默自嘲的成分,意思卻是嚴(yán)肅的。我以為,這也是他一以貫之的人生選擇。過去研究者常有“前期”“后期”的兩分法,即以魯迅1927年進(jìn)化論思路的“轟毀”為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此前的魯迅的一些想法。但其實,魯迅的“時常用了懷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無條件的敬畏”,在此前早已形成,在《兩地書》中就一再見得。而他這種在“沒有法子”的時候以“搗亂”為法,“聊勝于無糖”的態(tài)度,也同樣體現(xiàn)在他的晚年——他在內(nèi)心深處始終是堅執(zhí)于此的。
  我們在前文引過魯迅這樣的話:“做事是還要做的,希望全在未見面的人們……”當(dāng)他對眼前的青年、學(xué)生、教員,以至“軍隊”、“土匪”、“世界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都表示了失望(可參看魯迅1925年3月31日信),就只能寄希望于“未見面的人們”了。這也可見他那希望的渺茫,因這樣的“人們”也可能并不存在。這很有點(diǎn)像他在《吶喊·自序》里寫過的話,他認(rèn)為中國這“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但金心異說“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子的希望”,于是魯迅寫道:“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于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zé)o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
  
  關(guān)于“希望”和“將來”的話題,在《兩地書》中時時出現(xiàn),這也可說是魯迅一生的核心話題。魯迅始終處于懷疑和思考之中,這體現(xiàn)了一個堅執(zhí)的思想者的無上魅力。他對人類的偉大理想也不輕信:“要適如其分,發(fā)展各各的個性,這時候還未到來,也料不定將來究竟可有這樣的時候。我疑心將來的黃金世界里,也會有將叛徒處死刑,而大家尚以為是黃金世界的事……”(1925年3月18日信)但他隨后又說:“‘將來’這回事,雖然不能知道情形怎樣,但有是一定會有的,就是一定會到來的,所慮者到了那時,就成了那時的‘現(xiàn)在’。然而人們也不必這樣悲觀,只要‘那時的現(xiàn)在’比‘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好一點(diǎn),就很好了,這就是進(jìn)步。”這話說得極為平和實在,他大概也時時以此平復(fù)自己焦慮的心吧。但緊接著又說:“這些空想,也無法證明一定是空想,所以也可以算是人生的一種慰安,正如信徒的上帝。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為我常覺得唯‘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zhàn),所以很多著偏激的聲音。其實這或者是年齡和經(jīng)歷的關(guān)系,也許未必一定的確的,因為我終于不能證實:唯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這封信,一波三折,柳暗花明,宛若一曲思想的交響,“必?zé)o”或“可有”兩大主題反復(fù)交織,真是好看極了。但從中即可發(fā)現(xiàn),在他的內(nèi)心里,未來的黃金世界是“料不定”的,那時比現(xiàn)在“好一點(diǎn)”的空想“無法證明一定是空想”,而“唯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也終于不能證實,那么,有什么是切實可信的,是真正可以視作“實有”的嗎?——有,即他的“絕望的抗戰(zhàn)”。不管結(jié)果如何,他總是在切實地、不斷地走著,在向這萬難打破的鐵屋子作不歇的抗?fàn)帲蛉缢约核f,即使終于要被老虎吃掉,“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
  絕望,然而反抗,這就是魯迅。他仍堅守在原地,毫不退讓。周作人本來也和他站在一條壕塹里,但不久就走開了。他們的分道揚(yáng)鑣,不在那些言情小說看多了的研究者所說的兄弟吵架,也不在魯迅到上海后的所謂“左轉(zhuǎn)”,而不妨以周作人的一篇小文作標(biāo)記,那就是他的《拈鬮》(此文從1925年9月寫到1927年3月,歷時一年有半,載《談虎集》)。文中引了祖父小時候外出看戲三日夜,倦甚而歸,所受的長輩訓(xùn)斥:“汝有用精神為下賤戲子所耗,何昏愚至此!”周作人由此大受啟發(fā):“我讀了不禁覺得慚愧,好像是警告我不要多同無聊人糾纏似的。無論去同正人君子或文人學(xué)士廝打,都沒有什么意思,都是白費(fèi)精神,與看戲三日夜是同樣的昏愚。……讓我離開了下賤戲子,去用我自己的功罷。”但到底什么是“我的工作”?只有“上帝知道”,所以要拈鬮。周作人說:“我所想知道一點(diǎn)的都是關(guān)于野蠻人的事,一是古野蠻,二是小野蠻,三是‘文明的野蠻’。”“古野蠻”是指他所心儀的人類學(xué)與神話學(xué)之類,“小野蠻”是指兒童學(xué)與兒童文學(xué)等;唯“文明的野蠻”指現(xiàn)代人身上的“蠻性的遺留”,這就與當(dāng)下的“正人君子或文人學(xué)士”有關(guān)了。他愿意拈到前兩種而不想再和“文明的野蠻”廝打。過了一年半,他把這篇舊文找出來刪改增補(bǔ)并予發(fā)表,這時他最想拈到的是“古野蠻”。這表明,經(jīng)過深思,他已痛下決心,并將此決心公告于世——要沉入到學(xué)術(shù)工作中去,而不再與當(dāng)下的“野蠻”相糾纏。文章由“祖訓(xùn)”寫起,我想,他是在與早已鬧翻卻仍站在同一戰(zhàn)壕的魯迅打招呼,甚或,也是在借機(jī)“教訓(xùn)”這位“同祖”的兄長吧。周作人的這一轉(zhuǎn)變,到翌年的《閉戶讀書論》發(fā)表,才算正式完成。當(dāng)然,研究“古野蠻”,并非全然不顧當(dāng)下,只是“寓思想于學(xué)問”,不再熱衷于正面交鋒;在這轉(zhuǎn)變過程和以后的歲月中,周作人還是寫了不少針對“文明的野蠻”的戰(zhàn)斗文章的(如“4·12”政變后的《詛咒》等)。魯迅則不為所動,仍然,或更其專注于同“文明的野蠻”的搏殺,愈戰(zhàn)愈勇,猛志常在。此后,魯迅不再有《中國小說史略》那樣厚重的學(xué)術(shù)作品發(fā)表,但也并非全無建設(shè)性的努力,如他對新興木刻運(yùn)動的提倡,如他的大量翻譯方面的成果,就都不是“同無聊人糾纏”。不過他的主要精力,確是投放在當(dāng)下的戰(zhàn)斗中了。
  如果說,胡適的文體是一種“實用的文體”,它是要讓更多人懂的;周作人的文體是“藝術(shù)的文體”,只給予自己處于同一層面的讀者拈花微笑;那么,魯迅的“戰(zhàn)斗的文體”,理應(yīng)更接近于前者而不是后者,是不是這樣呢?不是。這是魯迅研究中最易被含混過去的問題,但又是不能不面對的問題。
  魯迅明知自己的文章不易讀懂,也常說要改變自己的文體,如《寫在〈墳〉后面》中就有這樣的話:“我以為我倘十分努力,大概也還能夠博采口語,來改革我的文章。但因為懶而且忙,至今沒有做。”而他又十分明白文體的改變決非輕而易舉之事,在1925年4月22日致許廣平信中,他就說:“投稿的人名都是真的,只有末尾的四個都由我代表,然而將來從文章上恐怕也仍然看得出來,改變文體,實在是不容易的事。”除了“不容易”,除了他所說的“懶而且忙”,我以為,更重要的原因,是魯迅很知道他現(xiàn)在的文章的價值,知道它們好在哪里;而且,它們自有其不改變的理由。此中最要緊的,還是本文開頭所提出的:他的談話對象究竟是誰?
  雖然魯迅也強(qiáng)調(diào)“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兩地書》一七),常想“造一條戰(zhàn)線,更向舊社會進(jìn)攻”(《兩地書》六九),但我們必須看到,他關(guān)注更多的,或每每直接引起他的批評和憤怒的,主要還是他所熟悉的文人學(xué)士、正人君子,乃至紳士、叭兒等等,對社會的、國民性的批判,也常常是從這些眼下的戰(zhàn)斗引申開去的。直接針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的批評,反而并不多。在《墳·題記》中,他說:“君子之徒曰:你何以不罵殺人不眨眼的軍閥呢?斯亦卑怯也已!但我是不想上這些誘殺手段的當(dāng)?shù)摹D酒さ廊苏f得好,‘幾年家軟刀子殺頭不覺死’,我就要專指斥那些自稱‘無槍階級’而其實是拿著軟刀子的妖魔。即如上面所引的君子之徒的話,也就是一把軟刀子。假如遭了筆禍了,你以為他就尊你為烈士了么?不,那時另有一番風(fēng)涼話。”寫于一年后的《答有恒先生》中,他對“攻擊社會”與“民眾”也作了反思:“我先前的攻擊社會,其實也是無聊的。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倘一知道,我早已死無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為他們大多數(shù)不識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話也無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則,幾條雜感,就可以送命的。民眾的罰惡之心,并不下于學(xué)者和軍閥。”也就是,攻擊軍閥和民眾(社會),一方面是送命,一方面是無效,魯迅越來越看清了這一點(diǎn)。而攻擊“社會的一分子”的“君子之徒”,雖然也無效,也遭罰,但至少他們能夠看懂,能時有“小不舒服”。這也就是他在絕望時候所說的:“你的反抗,是為了希望光明的到來吧?……但我的反抗,卻不過是與黑暗搗亂。”(1925年5月30日致許廣平)甚至,當(dāng)上海發(fā)生了“五卅慘案”,北京的報刊上大登聲援和痛斥的詩文,魯迅也并不積極參加,他當(dāng)然有自己鮮明的立場(見1926年6月13夜信),但他不以為寫作、請愿乃至“抵制日貨”之類會有多少助益,他私下批評道:“滬案以后,周刊上常有極鋒利肅殺的詩,其實是沒有意思的,情隨事遷,即味同嚼蠟。我以為感情正烈的時候,不宜做詩,否則鋒铓太露,能將‘詩美’殺掉。”(6月28日信)從中可以看出,魯迅的寫作和批判,還是有著自己的戰(zhàn)場,也有著文體的范圍。“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zhàn)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dú)彷徨。”他深知自己并不是指哪打哪、所向無敵的神俠,他只出入于自己熟悉的陣地,他在這里是能夠操勝券的,他的作用也從這里輻射到很遠(yuǎn)(后來有中共方面的領(lǐng)導(dǎo)想動員他發(fā)個聲明逃到蘇聯(lián)去,或干脆搬他到蘇區(qū)去,都顯示了對他的極不了解)。也就是說,魯迅的有效攻擊對象,主要還是在知識界。這些對手的存在,對他實在太重要了。他們是他不可或缺的讀者,也是他寫作的靈感所在。所以,在《兩地書》的最末一封信中,魯迅意味深長地說:“因在寂寞之世界里,雖欲得一可以對壘之真敵人,亦不易也。”這時已是1929年5月末,他大概早應(yīng)成為研究者們所說的“后期魯迅”了。
  在《兩地書》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即在廈門和廣州,魯迅時時感到“無聊”,沒有寫作的興致,即使寫,“也不過是敷衍”;而同時,“能吃能睡”,“也許肥胖一點(diǎn)了罷”;“我實在比先前懈得多了,時常閑著玩,不做事”——這很不像我們心中的魯迅。何以會如此?就是因為學(xué)院生活過于平靜。1926年10月4日的信里,他又說:“在這里好像刺戟少些,所以我頗能睡,但也做不出文章來……”他不能容忍自己長此下去,他后來脫離教書生涯,專事寫作,并且長住漩渦中心的上海,都與此有關(guān)。而他所必須面對的刺激,也就是要時時遭遇他的“敵人”吧。
  現(xiàn)在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魯迅的談話對象,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就是他的敵人!解說得最為明白的,還是《墳·題記》中的這段名言:“我的可惡有時自己也覺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魚肝油,以望延長我的生命,倒不盡是為了我的愛人,大大半乃是為了我的敵人,——給他們說得體面一點(diǎn),就是敵人罷——要在他的好世界上多留一些缺陷。”
  他的這些“新文苑”、“舊戰(zhàn)場”上的對手,正如周作人所面對的同道,大致有著相近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文化素養(yǎng),多半還是“可以對壘”的。所以,魯迅的“戰(zhàn)斗的文體”,也就有了與周作人的“藝術(shù)的文體”相似的品位,有著很高的藝術(shù)性的追求。
  總的說來,胡適的文體是“實用的”,同時也是“學(xué)問的”;周作人的文體是“藝術(shù)的”,同時也是“學(xué)問的”和“思想的”;而魯迅的文體是“戰(zhàn)斗的”,是“思想的”,同時又是“藝術(shù)的”。他們之間還有著交叉,即知堂與胡適也有“戰(zhàn)斗的”作品,甚至還不少;而魯迅的作品則充滿極厚實的“學(xué)問”——這也正是后來的雜文家們常常遠(yuǎn)不如他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欧美a|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91成人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 国产三区二区| 国产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日韩a级片视频|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第一页|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久久毛片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在线第三页|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男女精品视频|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国内精品免费| 国内a级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天天综合网色|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不卡网亚洲无码|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婷婷午夜天|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在线网|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天堂伊人网|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国产白丝av|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日韩久草视频| 黄色成年视频|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精品福利国产|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色国产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