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囊卵巢綜合征(簡稱PCOS)是一種常見的功能障礙性疾病,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西醫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中醫在臨床上處于探索性研究階段,但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總結了2002年以后中醫藥治療PCOS的經典方法。
關鍵詞:多囊卵巢綜合征;中醫藥治療;綜述
中圖分類號:R71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11-0051-02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婦科常見的生殖功能障礙性疾病,是因月經調節機制失調所產生的一種綜合征,在婦科內分泌臨床上占20%~60%。主要表現為月經失調、排卵障礙、多毛、痤瘡、肥胖、不孕,其內分泌紊亂包括高LH FSH比值、高雄激素血癥、高泌乳素血癥、高胰島素及胰島素抵抗等。
1 目前西醫對PCOS的認識及治療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病原因、病理機制至今仍未完全肯定,大多學者認為本病系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引起內分泌紊亂。對于PCOS的治療。目前西醫采用藥物治療,包括促排卵,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雄激素,重建月經周期。但促排卵藥克羅米芬有抗雄激素作用,應用后排卵率較高,但妊娠率低,若加用hCG促排卵則易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而停用克羅米芬后易復發。也有采用腹腔鏡下卵巢打孔術。但手術畢竟有創傷性,而且容易造成粘連,甚至可引起卵巢功能障礙。而且,術后排卵功能持續時間不長,血清雄激素可恢復到原來水平,所以目前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
2 中醫對PCOS的認識及治療
多囊卵巢綜合征在中醫學中類似于“月經后期”、“閉經”、“不孕癥”等范疇。“經水出諸腎”,月經的產生與腎密切相關。近年來眾多學者的研究認為腎虛是本病的基本病因,腎虛不能調節腎-天癸-沖任-子宮軸的功能,因而出現一系列月經不調的病癥,在此基礎上還分別兼有血瘀、痰濕、肝郁等的不同。李光榮認為,腎氣不足、腎精虧虛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異常的根本原因,肝郁脾虛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異常的重要病機,由此引起的血瘀、痰凝是不可忽視的病理產物。治療以補腎為主,強調腎、肝、脾同調,強調陽氣的重要性,注重補陽藥的配伍應用;強調血以活為要,活血法貫穿治療的始終。
3 中醫經驗方治療PfX)S
3.1 腎虛血瘀型 患者常表現為月經后期,量少,色淡質稀,或閉經,崩漏,不孕,腰酸腿軟。性欲淡漠,舌淡暗邊有瘀斑,基礎體溫長期呈單相,LH與FSH比值可為正常,T值增高明顯。尤昭玲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腎虛血瘀是PCOS的根本病機,腎-天癸-沖任-胞宮功能失調是其發病的主要環節。“腎為月經之本”,“經水出諸腎”。無論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將發生因虛致瘀的病理改變,致沖任氣血瘀滯,阻礙卵子排出.張昱等用溫腎化瘀湯治療30例,方為:當歸10g,赤芍10g,仙茅10g,仙靈脾10g,菟絲子10g,巴戟天10g,紅花10g,茺蔚子15g,丹參10g,香附10g,郁金10g。30例患者中治愈19例,其中5例治療2~3個療程后排卵妊娠;有效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7%。
3.2 腎虛肝郁型 月經不調與肝臟功能密切,肝氣郁結,氣余化火,肝經郁火灼傷肝陰,進而損傷腎陰,從而發生閉經、月經量少、月經后期等;肝氣郁結化火,則見面部痤瘡、毛發濃密,肝旺犯脾,脾失健運,聚濕生痰形體肥胖。因此肝氣郁結是PCOS最基本的病理變化,柴麗宏自擬疏肝清解湯治療30例患者,疏肝清解湯是由丹梔逍遙散加減化裁而來。藥物組成:柴胡10g,丹皮10g,梔子10g,白芍15g。當歸12g。茯苓15g,益母草15g,枸杞子15g,仙靈脾15g。停藥后3個月患者的激素水平、卵巢體積、月經情況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
3.3 腎虛痰濕型 主要表現為月經后期、量少或閉經,婚后不孕,肥胖多毛,帶下量多、色白,頭暈胸悶,嗜睡倦怠,舌淡,苔白膩,脈滑。陳軍用補腎化痰方治療58例,治愈40例;顯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6.6%。方藥為:仙茅12g,仙靈脾10g,鹿角霜15g,石英20g,熟地黃15g,白芍15g,茯苓20g,桑白皮15g,象貝15g,綠萼梅6g,陳皮10g,皂角刺15g。隨癥加減:形體肥胖者可加重茯苓皮、桑白皮的劑量,茯苓皮可重用30g,另可加車前子、決明子;伴神疲肢軟者可加太子參、黨參等;伴口干唇燥者可加石斛、北沙參等養陰藥;伴腰酸者可加杜仲、川斷、補骨脂等。有些學者認為補腎化痰藥可作用于下丘腦,調節GnRH分泌,使LH/FSH比值下降,FSH可有效地作用于卵巢引起下丘腦一垂體功能正反饋而促進排卵。
4 中藥人工周期治療POOS
中藥人工周期療法是在中醫理論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性腺軸卵泡發育的不同階段給予周期性的中藥治療,達到腎-天癸-沖任-胞宮之間的平衡。臨床上分別于經后期補腎滋陰;經間期補腎通絡;經前期補腎壯陽;月經期活血通經。李翠萍用補腎調周法治療PCOS不孕癥30例,治療180個周期,其中154個周期由排卵,周期排卵率為85.56%,18例妊娠,妊娠率為60.00%,其中2例自然流產,自然流產率為11.11%.一例多胎,多胎率為5.56%。
5 穴位注射治療POOS
有學者認為,穴位注射這一給藥途徑的方向性較為明顯,可使藥物直達病所,加快了藥物吸收過程,減少了藥物作用過程中不必要的消耗。中極、關元、氣海等為任脈穴,任脈能調節諸陰經之氣,有補益精血、調理沖任之功。經外奇穴子宮穴是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穴。趙彥選用中極、關元、子宮(雙)、三陰交(雙)、氣海等,從月經周期第4天始每日選擇2個治療穴位,將75單位HM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2m1.快速注入皮下。從月經第10日開始B超監測卵泡。根據卵泡發育情況,調整劑量。治療組16例,治療38個周期,周期排卵率達86.8%。16例中有11例妊娠,總妊娠率為68.7%。
6 中西醫結合治療PCOS
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大多以中藥配合促排卵藥。衣尚國用六味地黃丸合蒼附導痰丸加減配合克羅米芬治療30例,治愈16例,有效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0%;而單服克羅米芬治療30例,治愈8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66.7%。黃麗云等用益腎活血中藥加克羅米芬治療5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妊娠率為64.0%,總有效率為88.0%。有報道稱腹腔鏡下雙側卵巢多點電凝術輔以補腎化痰中藥對PCOS不孕癥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用腹腔鏡手術。
7 述語
綜上所述,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婦科常見的生殖功能障礙疾病,《傅青主女科》曰“經水出諸腎”,腎為月經之本,腎虛不能化生精血為天癸,則沖任血海虧虛導致生殖機能減退,眾多醫家認為本病以腎虛為本,痰濕阻滯、氣滯血瘀為標,兼夾脾虛肝郁,屬虛實夾雜之證。中醫對本病治療療效肯定,無明顯毒副作用,但大多中醫藥治療本病對其機理研究不夠,且大多研究仍停留于方劑水平,研究樣本例數不多,療效標準尚未統一。所以中醫治療本病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和發展潛力。
隨著對PCOS的進一步研究,本病的遠期并發癥如子宮內膜癌、糖尿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對PCOS的研究已成為內分泌科、婦科、心血管科等多學科共同關注,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能更好地指導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