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肛門濕疹;辨證論治;療效
中圖分類號:R7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2—0062-01
2000年5月~2005年9月,筆者采用辨證治療肛門濕疹121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男7l例,女50例;年齡18~71歲;病程3d~15a;濕熱型61例,血虛型60例。
2辨證論治
2.1濕熱型 起病急,病程短,肛門皮膚紅斑,丘皰疹,流黃水,糜爛,痛、癢,伴身熱,口干口苦,心煩,大便秘結,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多見于急性濕疹。治法:清熱、利濕、涼血。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黃柏12g,生地15g,車前草15g.黃連12g,地膚子15g,丹皮12g,苦參15g,龍膽草15g,甘草10g,水煎服,3次/天,7天為l療程,2個療程判斷療效。
2.2血虛型 病程長、反復發作、纏綿不愈,時輕時重,多由濕熱型遷延而成。皮膚多局限一處或多處,肛周皮膚粗而厚,色素沉著,暗紅或褐灰色,瘙癢;便溏,尿清,舌淡胖,苔白膩,脈沉濡。多見于慢性濕疹。治法:養血祛風,健脾利濕。方藥:四物湯加減。黨參15g,當歸15g,生地15g,薏苡仁15g,苦參15g,防風15g,百部12g,川芎15g,赤芍12g,白鮮皮12g,鉤藤12g,甘草10g。水煎服,3次/天,7天1療程,2個療程判斷療效。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痊愈:皮膚瘙癢完全解除,皮疹,紅斑完全消退,皮膚完全恢復正常;顯效:皮膚瘙癢減輕,皮疹紅斑部份消退;無效:皮膚瘙癢無減輕,皮診紅斑無消退。
3.2治療結果 121例中,痊愈111例,其中1個療程治愈70例,占63.1%,2個療程治愈41例,占36.9%;顯效10例;總有效率100%。
4討論
中醫認為濕疹是由濕熱,風邪所致。方中黃柏,白鮮皮,龍膽草性味苦寒,為清下焦濕熱,祛風除濕之要藥;苦參、地膚子、百部、防風為清熱燥濕止癢,殺蟲之功效;黨參,當歸,生地,白術,有補血養血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養血活血,祛風止癢之功效,故療效顯著。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