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相對較差,體育教學條件的差異更明顯。農村中小學又潛藏著豐富的體育課程資源而得不到開發和利用。如何努力發展反映學校體育運動傳統的體育課程資源,大力開發校本課程,這也是當前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和實施的一個必然要求。為此筆者對江蘇省如東縣的農村中小學進行了調查。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同時輔之以訪談法、現場觀察等。
一、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現狀
江蘇如東縣處于黃海之濱,交通相對閉塞,經濟在江蘇省來說并不算發達,在同類縣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該縣共有44所農村初級中學,79所建制農村小學。問卷共發放150份,(以教育局普教科體育室名義發放)100%回收。其中有效卷138份。
1.體育教師對新課程的了解情況
對新課程,大部分體育教師還是有印象的,但了解不深。有64.5%的體育教師參加過新課程的培訓。但對“課程資源”一詞,有47.1%的體育教師表示聽說過,52.9%的體育教師認為沒有聽說過。對已經實行的新課程,有36.2%體育教師覺得基本適應,47.1%的體育教師覺得部分適應,16.7%的體育教師覺得很難適應。
2.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意義的理解

從表1顯示,農村體育教師對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意義的理解,首先是課程改革的需要,而非體育教師的本意,說明體育教師還沒有認識到在新課程的實施中自己也是課程的開發者,體育教師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內容的權利。其次才是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的需要和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
3.體育教師教學和備課的主要依據
從表2看出,在廣大農村中小學,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和實行課程單一體制管理原因,長期以來能開足體育課就已經不錯,體育教師的教學基本上仍執行指令性的課程計劃,除應付各種測試外,體育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還是用著簡便的能夠發揮作用的教材(很多教師是新老教材配合使用),及相應的教師用教學參考書。另外,有92%以上的學校,教師在校還不具備上網的條件,80%以上學校除教師用教學參考書、廣播操掛圖外,幾乎沒有體育教育類的書、刊、報及其它影像等資料。(家庭開通寬帶,教師自己訂閱、購買的除外)
4.體育教師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我們的體育教師開發過體育課程資源的人數不多。通過訪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學校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對體育教師來說只要不出安全事故,體育課上好、上差學校基本不管。二是學校沒有經費,農村中小學經費本來就緊張,自制器材或對器材進行改造根本不可能,即使用廢舊的輪胎等也是需要經費的。另外即使學校同意自制,萬一出現傷害事故無法說清,器材沒有合格證,追究責任體育教師逃不了干系,因此許多體育教師認為沒有必要自討苦吃,把學校布置的任務完成就行了。
5.學校領導層對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認識
據調查和現場觀察及與學校領導的接觸,筆者認為大多數農村中小學的領導沒有體育課程資源的意識,對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置若罔聞,而主要關心校園環境建設和升學率。比如,60%以上的學校領導認為體育教學條件的好壞并不影響教學質量,即使是初中的學校領導認為只要體育教師抓好了升學體育考試的幾個項目,學生得到了相應的鍛煉,不影響升學就行。也有一部分學校領導認為加強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建設有利于學生的體育活動,有利于學生體質的增強和健康地成長,但由于資金有限,現在無法一次到位,但會逐步改善條件的。
二、農村中小學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支持策略
1.需要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支持
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對大多數體育教師來說還是較為陌生的,在舊有的被動接受的思維定勢框架里,許多體育教師缺少進行資源開發的信心和勇氣,甚至不知道從哪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課程資源。因此,當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使體育教師的角色得到轉變,由課程的實施者變成課程的開發者和實施者,通過培訓,強化教師的課程資源意識和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2.需要對課程資源的開發進行有效的管理
有效的管理可以使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制度化、規范化、合理化和高效化。首先,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縣教研室體育處)應根據本地的社會、經濟、人文和自然特點,制訂體育課程開發的指導綱要,規定各中小學校必須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開發兩至三項,可以是傳統項目教材或鄉土教材。這樣可以使學校在體育課程資源開發上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和獨特性(如江蘇省如東第一職業高級中學開發的具有如東海邊的民間風情的舞蹈“跳馬夫”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參加了江蘇省十六屆運動會開幕式的表演)。其次,每學年教育行政部門對各校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的情況要進行檢查、評比和驗收,對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比較好的學校可結合現場會的形式對其經驗進行推廣。這樣一方面能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促使學校領導的重視,同時解決一部分的經費投入問題;另一方面可促進教師鉆研,同時可提高體育教師的地位并為體育教師競崗,職評積累資料。
參考文獻:
1.鮑銀霞.新課程對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新要求[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11):37-3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7
3.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