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步認識到對學生多方面體育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在具體實踐中發現,體育能力的評價始終是體育教學所困惑的問題,也是教學改革所涉及的難點之一。由于體育理論知識、技術技能、學態、出勤及體育鍛煉都有不同的量化指標與尺度,屬于一種顯性評價科目,而體育能力則是一種無量化和尺度的評價科目,對高中學生體育能力結構進行分析并建立評價模式,可以為學校體育特別是廣大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提供方向。高中體育在對學生能力評價上較多注重技能和體質的評價,對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運動娛樂能力、體育觀賞能力等方面的評價涉及相對較少,沒有了多方面的評價,容易影響學生綜合體育能力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后,根據新課標的全新理念,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不規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只是對如何達成目標上提出了教學內容的建議,使學校和教師具有選擇內容的權利,這為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廣的空間。所有這些都賦予了學校體育新的血液,在體育能力培養與評價方向上有了更寬廣的空間。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全面的對學生體育能力進行評價,就成為當今學校體育領域丞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體育能力的涵義與特征
體育能力涵義。體育能力是指學生適應并完成體育學科學習中的身體機能和心理機能的可能性與現實性相統一的品質。這一品質,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來,就能完成一系列的體育活動,并在體育活動的實踐中形成和提高。從事的體育活動愈多樣,掌握的知識愈豐富,體育能力發展就愈全面;體育技能的訓練愈復雜,體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體育能力的特征。第一,體育能力屬于學科能力。第二,體育能力是運動實踐能力。它是人駕馭體育運動的能力,離開了人的體育實踐活動,體育能力根本無法形成,也無法表現出來。第三,體育能力是健康生活能力。它是一種發揮體育的各種功能,為自身利益服務的能力,它對提高個體適應自然與社會的復雜環境提供了保護屏障和“安全閾”。
二、高中生體育能力遞階層次結構
對高中學生體育能力進行評價,建立評價目標體系是第一步,筆者通過教學一線的實踐總結及對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總體目標進行分析探討,挖掘其與培養高中學生體育能力之間潛在關系,并結合高中學生身心特點,并對多位專家進行訪談調查,在多輪訪談下筆者初步擬定了高中學生體育能力評價的二級指標體系。高中學生體育能力的一級指標為:從事運動的能力,體育鍛煉的能力,體育娛樂能力,體育觀賞能力。它的二級指標分別為:從事運動的能力包括身體機能、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學習并掌握運動技能的能力、運動參與能力;體育鍛煉的能力包括身體自我診斷的能力、制定鍛煉計劃的能力、鍛煉過程中的保健能力、堅持鍛煉身體的能力、鍛煉的自我調控與評價能力;體育娛樂能力包括同伴間的合作能力、利用體育活動的自娛自樂能力、體育活動中的組織管理能力、利用體育環境和條件進行創新的能力;體育觀賞能力包括了解體育項目規則的能力、獲取體育和競技運動有關知識信息的能力、體育運動的審美能力。
三、體育能力一級指標的含義
從事運動的能力。它是指具有與年齡相適應的體能和基本身體活動能力,具有一定的運動技能和經驗,具有學習和從事適宜運動的能力。
體育鍛煉的能力。它是指“能準確地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鍛煉需要,為自己制定合理的鍛煉計劃,并安全地從事鍛煉的能力”。對高中學生來言,能熟練地運用已掌握的運動技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活動能力,自覺地進行身體鍛煉的本領,不僅能保證他們在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需要,而且對走上工作崗位后從事自我鍛煉也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體育娛樂能力。它是指能在各種場合和條件下,運用多種運動和身體練習,與同伴進行愉快的體育娛樂的能力。
體育觀賞能力。它是指能理性和愉快地對體育競賽和表演進行觀賞,能對有關問題的社會背景進行洞察和分析。也稱運動的審美能力。
四、構建高中學生體育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
旨在為高中學生體育能力培養的范圍提供一些思考。當前的高中體育課程改革,對學生的體育能力評價有了更深遠的認識,筆者通過對體育能力評價指標的研究,使廣大一線老師在教學中培養目標更明確化,并對其進行較為合理的評價,為深化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通過高中學生體育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在教學實踐中,能促使教師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能夠涉及的各種體育能力范疇,通過分層教學更好的結合學生各項能力指標的具體情況、個體差異,在教學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有側重的把學生潛在的各項體育能力盡可能的發揮出來。
體育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不僅為教師在全方位地培養學生體育能力上提供較為可靠的參考依據,也為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提供較具體的參考,通過了解自身的體育能力發展的均衡性,確定體育能力的發展方向和側重點,使體育運動真正成為自我所需,促進體育綜合能力的實現。
總之,體育能力的評價屬于目標參照評價范疇,因此評價的指標應全面,科學,盡可能地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能夠涉及到的能力范疇,具體地體現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實現目標,切切實實地貫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精神,這樣才能為學校體育在全方位地培養學生體育能力提供較為可靠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朱德全.現代教育統計與評價[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