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體育高考前夕,不少體育考生常常現出神情低落、心理茫然、患得患失的現象,嚴重影響考前的自身訓練及教師的總體安排。下面就這個問題談一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做好心理疏導,幫助其樹立信心
學生出現以上現象,是對自己信心不足的一個表現。主要出現在那些實際成績與自己的理想有一點距離,并渴望考上大學的學生身上。由于缺乏足夠的信心,總是盯在自己的問題上,在行為表現上就出現了消極怠工的現象,訓練沒有激情,嚴重的還出現因一點小事,同教師和隊友爭吵,影響訓練工作的正常進行。在出現這一情況后,教師要盡快想辦法進行解決。
1.同學生懇切交談,幫助其正確看待自己的目前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合理的分析并分析其有利的方面,找出往屆學生同其相似的情況但獲得成功的例子,使其看到希望,對自己充滿信心,減少心理負擔,輕松應考。
2.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測試時,可以巧妙地降低這些學生的測試難度,使他們心里得到穩定,并使其燃起希望之光,促進其訓練的激情,迸發出高昂的斗志。同時告誡學生不要同別人比較實力,以免造成焦慮程度加重而影響技術發揮。
3.保持正常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生理上的適應會對心理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作為教師考前要充分考慮考試期間的作息時間,提前進行調整,帶學生提前幾天到達考點進行適應性訓練,帶學生熟悉考試場地各項測試的地點,帶學生弄清去考點的乘車路線等,指導考生在考試期間保持平常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訓練時間的安排要根據歷年體育高考的規定時間來進行,臨時改變作息時間,對學生的生理適應和心理狀態是一個較大的影響。
二、調整訓練方法,注重訓練質量
不少教師在考前喜歡加大訓練量,認為練得越多心理就越踏實。在訓練中想辦法加大訓練量,其想法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前期出現“超量恢復”。我不否認大運動量的訓練方法會取得一定的訓練效果,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結果:
1.盲目的大運動量訓練使學生的機體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結果學生會出現肌肉、關節勞損或“過度疲勞”,使訓練中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較低,學生訓練時僅僅能完成數量,訓練的質量方面如肌肉的收縮速度、動作的節奏、動作的規范性等根本無法保證,造成肌肉的收縮速度、動作的爆發性大大降低,而這些情況與比賽時的要求有極大的不同。
2.長時間大量重復低質量的動作練習,難以保證動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沒有質量的動作不會產生什么實際的作用。
3.學生疲勞產生后,對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出現不愿訓練、害怕測驗、情緒激動、言語過激等負面效應,嚴重影響訓練的實效性。
因此,在訓練中我們要尋求通過少量的重復次數就能對肌肉產生很大刺激作用的訓練方法,注重訓練的質量,提高訓練的強度,使我們的訓練合乎田徑項目對速度和爆發力的要求,使我們的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良好的技術狀態。
同時,在體育加試前的訓練期,要注重訓練課后肌肉的牽拉運動,以促進肌肉的舒張、增進肌肉的彈性、加快肌肉疲勞后的恢復。
三、注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