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伙伴”28人29足跑,是集體競賽項目之一,需要較強的團隊精神。在本次我市組織的比賽中,共有16支來自不同縣市的隊伍參加比賽。比賽過程中,出現很多跑進途中發生摔倒的現象。摔倒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心理緊張、節奏不齊、捆綁不適、方向歪斜交疊、身高參差不齊等。針對這些現象,筆者認為應該有針對性的采取以下措施。
一、保證訓練時間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校體育工作的高度重視,是對我們體育工作的極大鼓舞。基層學校要掀起全員參與體育的鍛煉熱潮,以此次開展“陽光伙伴”為契機,在校園內形成濃郁的體育鍛煉氛圍和積極參與的風氣,決不走形式、擺架子、求熱鬧。
二、強化訓練節奏
強化節奏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團隊比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口號,一個節奏,一條心”。想要取勝,必須訓練好節奏。呼號也很重要,呼號能增強斗志,激勵運動員奮發向上。如某校的口號:“××小學、勇于挑戰、團結協作、爭創一流”。“陽光伙伴”是集體項目,需要大家的團結協作和默契配合。走得齊,跑得齊,都要經過強化訓練,不能“急于求成”。
三、保持直線方向
因為運動員年齡小、方向感和空間感較差,所以直線容易跑成斜線,橫隊也容易變成起伏的蛇形,造成運動員的位置交疊。可以采用“劃格子”或前面引跑與后面跟跑的方式,培養運動員的方向感。利用隊形隊列練習和游戲“救護隊友、抗洪搶險、五人六足”等培養隊員的默契和團隊意識。盡量做到目視前方,用眼睛的余光觀測左右同伴的位置,以便調整好自己的速度。
四、調整隊伍陣形
站位應根據運動員的條件,搭配好比例,可中間高兩頭低,也可以一高一低搭配,盡量均衡些。如果平時在上課或活動時,還可以按實力分組、男女分組,盡可能讓每位同學都參與。
五、提高安全意識
場地選擇應該在塑膠場地或草地上,終點要有較厚的海綿包作保護,以便全體隊員沖刺緩沖。開展此運動,必須戴好護具:護頭、護肘和護膝。選擇護膝和護肘還必須是“加厚型”的,捆綁小腿的膠帶也最好是“粘合活動型”的。不論是訓練還是比賽,現場要有學校醫務人員,做好摔傷運動員的傷口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