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作跑”
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2隊,每隊2~3人為一組的相同組用自行車外胎或補好的充氣內胎套住腰。每隊第一組同學迅速出發繞過前方標志物返回,將輪胎套在下一組學生腰上,依次賽完(如圖1)。

2.“角力賽”
分成相等人數若干組,并將相對抗的兩組學生按性別、個子大小分成兩人一對,站在直徑3m的圈內,用自行車外胎套在2人腰部,比賽兩人各自向前蹬腿拉胎,至能用手先撿起圈外“手榴彈”為勝(也可多人,可在室內進行,如圖2)。

3.“水中拔河”
水中2~3人一組,反方向臥于水中,取一充氣汽車內胎,都用腳同時勾或夾住胎,聽口令開始劃動手臂反向游動,任何一人離開胎或被拉出1~2m為輸。(也可用于分解游泳技術練習用,如圖3)。

4.“同輪共渡”
每組由2~4人組成,活動時本組隊員站在胎上用手集體移動其中一個胎至另一個胎前,又集體換位,再移動胎,使其在本賽道前進,以此手段,直至越過終點線(如圖4)。

5.“山道彎彎”
5~6人一組,一邊或分邊迎面站立,第一人向前滾動中型大外胎,曲線繞過障礙,往返或迎面交給第二人,以此進行,先到的隊為勝(如圖5)。

6.“車輪滾滾”
分兩隊學生,每隊3~4組,3~5人為一組,各隊第一組一人在后推大外輪胎,其余人在旁保持胎的平穩,并施力。依次繞過障礙,爬上小坡(踏跳板),繞過標志桿后直接滾回本隊交換第二組繼續(如圖6)。

7.趣味籃球比賽
用補好的小自行車內胎作活動籃筐設計各種投籃的練習方法進行趣味籃球賽和多樣的投準套物等練習。
8.用于身體素質練習
提高上下肢和腰腹肌等力量,如負重伸蹲,負重分腿跳,拖胎跑,挺舉,臥推,改進擲鐵餅投擲技術等(如圖7)。

用輪胎作教具,還特別要注意預防安全因素的發生和處理應對方法措施,在設計時應首先考慮安全因素,讓教學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