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徒手體操練習時,教師通常采用的口令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提示性口令,即用適當的字詞,替代原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的一個或幾個數,在不改變其節奏的基礎上,強化動作要求和方向變換。
提示性口令在徒手體操練習中的作用有三:一是改變口令的刺激強度,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二是提示動作的方向變換,避免學生出現方向錯誤,使動作整齊劃一。三是提示動作要求,使學生的動作到位,規范。提示性口令在徒手體操練習中應用范圍廣泛,現試舉幾列:
1.做頸部運動時,要求學生的頭向前、后、左、右一拍一屈。可將口令中的“一二三四”改為“前后左右”,成為“前后左右五六七八”。
2.做臂繞環時,要求學生八拍換一次方向。可將口令中的“七八”改為“向后(前)”,成為“一二三四五六向后(前)”。
3.做擴胸運動時,要求學生兩臂用力后振。可將口令中的“五六七八”改為“端平用力”,成為“一二三四端平用力”。
4.做體前屈時,要求學生前屈時手盡量觸到地面。可將口令中的“五六七八”改為“用力觸地”,成為“一二三四用力觸地”。
5.做弓步壓腿或仆步壓腿時,要求學生八拍兩腿交換一次。可將口令中的“八”改為“換”,成為“一二三四五六七換”。
6.做跳躍運動時,要求學生的兩手在“五”時頭上擊掌,“六”時體后擊掌 ,“七”時體前擊掌,“八”時放于體側。可將口令中的“五六七八”改為“上后前側”,成為“一二三四上后前側”。
7.做整理運動時,要求學生的兩臂在“五”時前舉,“六”時上舉,“七”時側舉,“八”時放下。可將口令中的“五六七八”改為“前上側下”,成為“一二三四前上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