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體育競技訓練由于體育高考和各種形式的中學體育競賽原因,訓練已形成了獨特的模式,體育特長生升入高中后,為了不耽誤白天的文化課學習,而采用自習等“業余”?間進行訓練,白天與普通學生一起上課,早晨和下午自習再安排訓練。這種訓練結構合不合理,早起空腹訓練究竟好不好?如果需要在早晨安排訓練,又應該練什么?這些?題已引起我們的重視。
第一,人在一天中工作能?的生理曲線呈M型,其中,生理機能水平最高的時間是10~12點和16~18點之間。
任何人在從熟睡中醒來之后,都不可能迅速進入高效率的運動狀態,需要經歷一個逐漸完全清醒的過程。因此,早晨起床后立即進行訓練,就需要更長?間的準備活動。而20~30分鐘的一般性活動,只不過幫助運動員更快地完全清醒過來而已。同時,人們通常從前一天的晚餐至次日早晨起床時,進餐已過10~12個小時,這時正處于空腹低血糖狀態,既不宜進行過長時間的訓練,也不宜承受過大的負荷。
第二,應該把早晨的訓練與其它時間單元中的訓練等同看待,都看作是一次訓練課,而不是簡單地出出“操”,“活動活動”而已。
早晨如果要訓練,就應該像其它的訓練課一樣,有效地發展青少年運動員的競技能力。這樣,除了耐力性項目的持續訓練之外,早晨的訓練課也應該延續一個小時以上。如果只是做20~40分鐘的一般性活動,機體剛動員了起來,處于適宜的工作狀態,卻沒有繼續訓練下去,這對于發展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得不到積極的效果,反而還會白白地消耗體內的能量物質。可以說,這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但考慮到高中學校的特殊情況,特別是大運動量訓練后,青少年學生很容易產生疲勞,使得上午的文化課學習變成了他們的休息課,導致本來就比較薄弱的文化基礎更是雪上加霜,文化成績很快下降。如確實有必要安排清晨的訓練,也應對其文化學習?間做出相應的調整,真正做到重視他們,為國家和社會保護和培養出更多高級體育人才。
第三,只有在較短時間內,負荷小,能夠有效地發展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練習,才適合在早晨進行。
典型的訓練內容是耐力性持續跑,半個小?的越野跑可在一定程度上有?于青少年運動員有氧耐力的發展。在此條件下,體育特長生的休息時間一定要有充分的考慮和保證,并盡量做到在訓練前的半小時適當補充必要的營養,使訓練更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點,忌拔苗助長。
我們應該首先改變“早操是絕對要出的”這一觀念。正像可以在上午訓練,也可以在下午訓練一樣,可以把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放在早晨,也可以安排在白天或晚上。但是,早晨只是一個可供選擇的時間,而且一般來說,并不是最適宜的訓練時間。多從訓練課上要成績,運動量不增加的情況下,適當合理安排訓練結構,保證體育特長生的體育和文化雙豐收。
(山東省章丘市第五中學 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