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的對外鋼鐵貿易就如在峽谷中奮進的船只一樣,面對各種貿易摩擦,雖然險象環生,卻也能激流勇進,實現了貿易額的大幅度增長;2007年,我國鋼鐵行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貿易摩擦會有增無減,我們應當積極應對。
一、貿易摩擦之現狀
2007年2月2日,美國政府就中國的制造業補貼條款向世貿組織提出正式控訴,要求中國取消對鋼鐵、木材、紙業、信息產品等多個工業環節的進出日補貼。自中國入世以來,這已是美方第3次對中國提出申訴,也是至今為止涉及面最廣的中美貿易摩擦。
2007年2月7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發布通知,決定對原產于中國、巴西、中國臺灣地區、印度、南非和烏克蘭的熱軋碳鋼板進行反傾銷期中復審立案調查。
2007年3月14日歐洲鋼管協會(ESTA)將于下月決定是否對從中國和烏克蘭進口無縫不銹鋼管提起反傾銷訴訟。2006年10月ESTA發表聲明警告稱,2005和2006年中國和烏克蘭向歐盟出口無縫不銹鋼管數量大幅增長。引發當地生產企業的擔憂。該協會發言人說。我們正對進口量進行監控,將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出決定。2006年1~11月,歐盟進口無縫不銹鋼管31994噸。高于2005年同期的24430噸。從中國進口4911噸,高于2005年同期的3009噸。“進口量已達到危險水平。”
2007年3月29日墨西哥經濟部宣布,開始著手對從中國進口的鋼板進行反傾銷行政審查,懷疑這些產品已對墨西哥本國工業構成了威脅和傷害。經濟部在其官方日報上發布的一份決議指出,行政審查期的包括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進口的產品。決議還說,2006年11月30日,墨西哥高爐公司(altos hornos de mexico)向政府申請對來自中國的鋼板進行調查。墨經濟部決定對中國產品實施行政審查的理由是中國鋼板的進口在2003~2005年間近增長230%,而2006年1~9月的增幅為驚人的1472%,其產品在墨市場份額也從原來的不到1%躍升到現在的20%。此外,中國鋼板去年頭9個月的平均進口價格也比墨西哥同類產品便宜22%,比同類外國產品的價格便宜41%。
3月22日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報道,來自中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鋼材正在“蠶食”意大利鋼材企業市場。2006年意大利鋼材進口增長30%,達到700萬噸。而從上述三國的進口就增長了50%。意大利鋼鐵協會主席帕思尼指出,目前的情況令人擔憂。歐盟就鋼材反傾銷等措施展開辯論的時機已經“成熟”,至少針對某些類型的產品和針對更具“侵略性”的國家采取措施。意大利2006年從中國進口的鋼材250萬噸。從2005年4.41億歐元的順差到2006年2.32億歐元的逆差。中國已經成為鋼材凈出口國。
到2006年12月份為止,已有11個國家采取了27項反傾銷、反補貼等對我國鋼鐵企業的調查,涉及金額達9億美元。
二、貿易摩擦之原因
(一)鋼鐵出口數量大幅度增加
2006年,我國一舉躍升為全球第一大鋼鐵出口國,出口量占鋼鐵總產量的8.3%,達到4300萬噸。2007年3月份我國出口鋼材538萬噸。較2月份增加100萬噸,環比增幅22.8%,為歷史第二高度,僅次于去年12月份的555萬噸。出口鋼坯66萬噸,較2月份增加12萬噸,環比增長22.2%。1~3月累計出口鋼材1413萬噸。同比增加766萬噸,增長118.4%;出口鋼坯178萬噸。同比增加88萬噸。增長98%。中國鋼鐵產品大量出口將是一個長期的發展趨勢,針對中國鋼鐵產品出口的貿易摩擦會有增無減。
(二)低端產品比例偏高
在出口的鋼材產品中。低端的長材、板材約占80%。較低的價格給予鋼材進口國傾銷的由頭。
(三)鋼鐵產品出口市場較集中
我國鋼鐵產品出口市場集中,同時出口時間集中,增速明顯過快,對部分出口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引起了一些國家鋼鐵業界的擔憂。韓國、美國和意大利是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2007年前8個月,中國對上述3國的出口量占到出口總量的43%。
(四)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
應該看到,隨著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貿易摩擦也在頻繁發生。貿易摩擦是經濟全球化高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扭曲貿易向自由貿易回歸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在新的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新增財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是導致貿易摩擦、形成貿易戰的根本原因。
三、貿易摩擦之對策
(一)適度控制鋼材出口
從國家層面上,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控制鋼材出口尤其是低端產品的出口數量。為此,國家財政部、國稅總局已于2007年4月9日下發《關于調整鋼材出口退稅率的通知》。根據該通知,從2007年4月15日起,我國83個稅號的鋼材出口退稅政策將被取消,76個稅號的鋼材出口退稅率將降至5%。據悉,這是我國迄今為止幅度最大的一次鋼材稅率調整。直接被取消出口退稅的83種鋼材大部分為長材、板材及普通熱軋等低檔鋼材:保留5%出口退稅率的則為特種鋼材、不銹鋼板及冷軋產品等中高檔鋼材,這些鋼材原來的出口退稅率為8%~11%。此外,這次鋼材稅率調整首次不設置緩沖期。另一方面,中國資源條件也不支持我國鋼鐵大量出口。按照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今后將大幅度地降低能耗。減輕環境污染,建立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這就決定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的鋼鐵產業發展應該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
(二)低端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升級
在所有的出口鋼鐵產品中,低端產品約占80%。一方面較低的價格會引起貿易摩擦,另一方面也不能獲得較高的利潤。同時,產品升級可以平衡我國鋼鐵行業產業結構的不合理,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過度消耗。
(三)市場多元化
我國鋼鐵產品出口應注重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同時掌握小口節奏,防止在某段時間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出口過多,對其市場造成沖擊,引起貿易摩擦,也可以回避風險。
(四)清醒的認識
中國鋼鐵行業產能整體過剩,產品大量出口將是一個長期的發展趨勢。近些年來,我國鋼鐵行業的技術水平、產品開發能力、產品質量都不斷提高,從而使中國供應國際市場的能力明顯增強。同時,由于中國產品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優勢,在進口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因此,中國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遭遇反傾銷不足為奇。但是,中國鋼鐵產品物美價廉,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一段時間內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還將繼續發展。畢竟現階段國際市場還難以找到新的來源替代中國提供的鋼鐵產品。
(五)協商解決,積極應訴
首先,避免貿易摩擦的最好手段就是對話和協商。通過協商達成諒解,才能促進中國鋼鐵貿易的正常發展。其次。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反傾銷措施,我國鋼鐵行業應做好多種準備積極應對,會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鋼鐵企業以及行業的利益。過去幾年內,我國鋼鐵企業已在多起反傾銷訴訟中打了勝仗,在2006年初,美國對中國線材提起的反傾銷訴訟中,我國企業積極應訴最后。美國仲裁委員會以6:0的票數判中方勝訴。
有理由相信,經過大家一直努力,我們會更加輕松地處理好國際鋼鐵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