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是傳統的四個反傾銷國家之一。也是對我國實施反傾銷的主要國家,對其反傾銷的應用進行系統分析有利于我國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本文分別時美國反傾銷應用的概況、特點和影響進行了分析,并由此為我國更好地制定反傾銷的應用和應對策略提供了一些思路。
關鍵詞:反傾銷 貿易指數 對抗指數
一、美國反傾銷應用概況
美國作為傳統的四個反傾銷國家之一(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一直是國際反傾銷的主要指控國。美國反傾銷案占世界反傾銷案的比例較高:上世紀70年代是44.4%、80年代是22.4%、90年代是16.13%。由于從80年代開始,南非、印度、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步入反傾銷大國行列,美國反傾銷案占國際反傾銷總案的比重有下降趨勢。但從絕對數量上來看,美國仍然是國際上運用反傾銷手段最頻繁的國家之一。
美國對華反傾銷在外國對華反傾銷的地位也一直很重要。自1980年到2001年6月底,共有29個國家和地區對華反傾銷案446起,其中美國以87件名列第二,約占對華反傾銷總案的五分之一。在1970-1994年間,美國排在對華反傾銷指控國家的第一位,1995年至2005年上半年美國對華發起反傾銷調查59起。僅次于印度81起,占全球對華發起反傾銷調查次數的13.59%;同期,從實施最終反傾銷措施來看,美國對華實施反傾銷50起,僅次于印度63起,占全球對華實施反傾銷措施次數的15.77%。
二、美國反傾銷應用特點
(一)美國反傾銷應用的對象國較集中

1995年至2005年上半年,美國向前十位對象國(中、日、韓、中國臺北、印度、南非、加拿大、印尼、德國、墨西哥和俄羅斯)發起反傾銷調查的數量占美國發起反傾銷調查總數的61%。向前三位對象國(中、日、韓)發起反傾銷調查的數量占美國發起反傾銷調查總數的31.6%:達到四分之一以上。美國反傾銷應用的對象國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類國家:第一類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和地區。如中國、臺灣、韓國、加拿大等,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會導致這些國家對美國出口產品的增長,美國就必然會對這些國家應用反傾銷。反傾銷成為名副其實的貿易保護工具;第二類是經濟轉型國家,如中國和俄羅斯,這主要是因為世界多少國家(包括美國)對經濟轉型國家反傾銷采取歧視太多所致。
(二)美國實施反傾銷的產品分布較集中
1995年至2005年上半年,美國發起反傾銷調查的產品分布_主要集中于以下產品:其中賤金屬及制品共205起,在美國反傾銷調查案件中所占比例最大,達57%;其次為化工制品共45起,占13%;塑料、橡膠及其制品占8%。從實施最終反傾銷措施來看,各類產品的分布也較集中,其中賤金屬及制品共139起,所占比例最大,達61%;其次為化工制品共29起,占13%;活動物、動物產品共11起。占5%。
三、美國反傾銷應用的影響
(一)進口反傾銷貿易制裁指數
進口反傾銷貿易制裁指數的計算公式是:
IMjt(IADMjt/IADMjt),(ITjt/ITjt)
其中,IMjt為t年j國進口反傾銷貿易制裁指數,IADMjt,為t年i國對外實施反傾銷措施的起數,LADMt為t年世界實施反傾銷措施的起數,ITt為t年j國進口貿易額,為t年世界總進口額。如果進口反傾銷貿易制裁指數大于1,說明該國對外實施反傾銷措施力度比其進口在世界總進口中的地位要強:如果進口反傾銷貿易制裁指數等于1,說明該國對外反傾銷制裁力度與其進口在世界總進口中的地位相當:如果進口反傾銷貿易制裁指數小于1、說明該國對外反傾銷制裁力度比其進口在世界總進口中的地位要弱。
計算結果如表1,從表1可以看出1995年至2004年美國各年度的進口反傾銷貿易制裁指數基本都大于1(1995年和2001年除外),平均指數大于1。說明美國反傾銷制裁力度要高于其在世界進口中的地位。
(二)出口傾銷貿易制裁指數
出口傾銷貿易制裁指數的計算公式是:
EMjt=(EADMjt ESDMjt)/(ETjt,ETt)
其中,EMjt為t年j國出口傾銷貿易制裁指數,EADMjt為t年j國被實施反傾銷措施的起數,ESDMjt為t年世界被實施反傾銷措施的起數,ETjt為t年j國出口貿易額,ETt為t年世界總出口額。如果出口傾銷貿易制裁指數大于1。說明該國被實施反傾銷措施力度比其出口在世界總出口中的地位要強:如果出口傾銷貿易制裁指數等于1,說明該國被實施反傾銷措施力度與其出口在世界總出口中的地位相當:如果出口傾銷貿易制裁指數小于1,說明該國被實施反傾銷措施力度比其出口在世界總出口中的地位要弱。
計算結果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1995年至2004年,美國各年度的出口傾銷貿易制裁指數均大于1,說明美國被實施反傾銷的力度比其出口在世界出口中的地位要強。
由此說明,美國實施反傾銷和被實施反傾銷的強度都大于其進出口貿易在世界中的地位。
(三)其他WTO成員國對美國的反傾銷對抗指數
我們用反傾銷對抗指數來描述反傾銷對抗力度,A國對B國反傾銷對抗指數計算公式為:
ADCIABt=(ADABt/∑ADABt)/(ADABt/∑ADABt)
其中,ADCIABt為t年A國對B國反傾銷對抗指數,ADABt,為t年A國對B國實施反傾銷案件數,∑ADABt為t年B國對A國實施反傾銷案件數。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表2列出了1995年至2005年上半年所有對美國實施反傾銷且被美國實施反傾銷的所有國家對美國的反傾銷對抗指數。一國反傾銷對抗指數大于1,說明該國對外反傾銷的對抗力度較強;一國反傾銷對抗指數小于1,說明該國對外反傾銷的對抗力度較弱。
由表2可以看出,墨西哥、加拿大、哥倫比亞、印度、以色列、阿根廷、巴西和韓國對美國的反傾銷對抗指數均大于1,說明這些國家對外反傾銷的對抗力度很強。而我國對美國的反傾銷的對抗指數最低,只有0.47,說明我國對外反傾銷對抗力度較弱。與當前國際反傾銷形勢和我國被反傾銷指控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稱。
四、美國反傾銷應用對我國的啟示
(一)要創造有利于我國的貿易環境
我國是美國反傾銷應用的主要對象國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國被美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中美人世協議中關于反傾銷的條款規定:“中國和美國同意,美國可以維持它目前的反傾銷做法,該方法將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這一條款有效期15年。”這使我國企業在貿易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對此,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利用各種渠道舉辦一些活動,爭取盡快改變對我國“非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例如,我國政府和企業可以邀請美國反傾銷主管官員到中國考察。增加美方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和企業運作狀況的了解。還可以進行民間政治活動影響民間輿論、影響美國教育和課堂內容、進行有利于我國的宣傳活動等方式創造有利于我國的貿易環境。
(二)建立重點產品預警機制預防貿易摩擦

由上文的分析得知,美國反傾銷應用的產品分布很集中。主要集中于第15類產品(賤金屬及制品)、第6類產品(化工及相關產品)、第7類產品(塑料、橡膠及其制品)和第5類產品(礦產品)等。所以。我國可以建立針對這些產品的預警機制預防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例如。可以通過海關監測統計這些產品的進出口數量。如果出現某種產品數量的激增和價格的下降,應對該產品予以特別的關注。
(三)要適度加強利用反傾銷保護本國產業的力度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實施反傾銷的數量顯然過少。我國今后要加強使用反傾銷,“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隨著我國人世和市場的進一步開放,積極利用世貿組織規則不失為我國用于保護本國產業免遭外來損害或損害威脅的一種合法手段。但是,對反傾銷的應用應遵循適度原則,因為過度地運用,可能會導致別國的報復和對下游產業的嚴重損害。
(四)要制定完備的涉外經濟法律,并不斷對其修改來保護本國產業
美國之所以能大量運用反傾銷,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國有完備的反傾銷法律體系。并根據自身需要對其不斷修改。所以,面對當前的國際反傾銷形勢,我國要想更好地應用反傾銷保護本國產業。就必須先建立完備的反傾銷法律體系。促進企業積極應訴。對此,我們首先應當熟悉WTO的游戲規則并學會用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保護自己。其次,我們應借鑒美國涉外經濟法律的成果。制定完備且符合WTO規則的反傾銷法規,并徹底、靈活地貫徹執行。此外,對于其他一些WTO成員國制定的與WTO規則相悖的法律條款。我們應當指出并與其協商要求對方修改。例如,美國2000年修改的反傾銷法與WTO反傾銷規則就有不一致的地方,對此,我們應積極應對美國的這種做法。
(五)扶植重點產業,調整產業結構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應用反傾銷的產品分布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的商品。而我國出口的產品中勞動密集型的商品占有較高比重。我國出口產品遭受反傾銷較多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國出口結構不合理,出口的產品很多是“三高一低”的產品。雖然,我國也出口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商品,但其出口比重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作為工業制成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機電產品在2000年的出口比重為36.9%,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從機電產品內部結構來看,發達國高附加值的資本密集型機械設備出口所占比重高達90%以上,而我國出口的機電產品中30%左右,且均為日用小五金、金屬制品和針頭線腦似的小商品,另外70%雖然也屬機械設備,但其附加值仍然偏低。要想改變我國現有的出口結構。就必須調整產業結構,重點扶持高附加值的產業。
(六)要分散出口市場
我國作為美國主要進口國,就必然成為美國貿易保護的頭號犧牲品。近年來。我國貿易不斷發展。而且大量產品又集中出口到美國,導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迅速增加。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0年美方對華逆差已達838億美元,超過對日本的貿易逆差,中國躍升為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對此,一些美國企業頗有微詞,美國政府也認為。逆差對美國經濟增長、就業、通貨膨脹等構成了巨大的損害。美國政府就必然會對來自我國的進口商品實施反傾銷,盡可能地阻礙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所以,我國如果能分散出口市場,所遭受的反傾銷數量就會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