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晴
“時光一逝不復返,歷史即去無影蹤”。嗚呼!果真如此,奈何,奈何?
要我就這樣面對這種事實,我確真不愿,若地球有生以來遇到的種種災難禍福,作為地球乳液養育下的我們一概無知的話,那真是不應該。那么,歷史就這樣一去不返嗎?
今天,我們觀察到的點點滴滴,小到微觀世界的分子,大到宏觀宇宙諸星,皆是光的結晶。凡是能到達我們視線的光,我們都能看到,眼睛不能觀察到的光,借助光學儀器我們也可以看到。
但是,我們無法挽留光,除了照相機發明后的日子,只能任憑它消逝。
請先別沮喪,看看這事實,天文望遠鏡觀察到的大部分星球,大都是來自離地球幾百萬光年甚至更遠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觀察到的是該星球幾百萬年前發出的光經過重重的阻礙后才到達地球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觀察的都是該星球幾百萬年前的情況。那么,相反,如果我們這時是站在該星球上觀察地球,觀察到的也將是地球幾百萬年前的情況。如果確實如此,那“時光一逝不復返”的說法將告別我們了。研究地球過去的種種事件那將迎刃而解。
但是,前提我們必須得到達距地球幾百萬光年的那個星球,且必須在地球幾百萬年前發出的光到達這個星球之前,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具備超光速的能力,且要更快,因為光是會繼續傳播的。還要有極精密,觀察能力極高的望遠鏡,才能觀察地更精細。
面對這苛刻的需求,想要用這樣的方法來觀察地球的機會很渺茫。
難道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嗎?或許宇宙間有這樣一種物體,它能透光,但能力極弱,光很難穿過這種物體,但不逃跑,不能反射,而完完全全被這種物體吸收存儲起來,幾百萬年才能透過幾米,所以我們亦能稱它為儲光物。雖然存在這種物體的機會很渺茫,但我還是能找到這種物體。
我真心不希望過去的一切就如此煙消云散,或許不久將有某些力量幫助科學家們為我們重新展現歷史。
廣東省海豐縣海豐中學初二(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