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5日,國家藥監局向全國藥監部門和各醫療機構緊急發出《關于“人參多糖注射液”等品種按假藥論處的函》。函中所提及的這些假藥,竟然是藥監局官員王國榮和李智勇,與制藥企業的老總聯手炮制出來的……

申請假藥擱淺,
奸商備下“金錢炸藥包”
2006年8月25日,在國家藥監局緊急叫停的6種假藥中,一個叫魏威的人操控的制藥企業生產的假藥就有5種——人參多糖注射液、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腫節風注射液、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和天麻素注射液。
生產假藥的諾氏制藥公司和巴里莫爾制藥公司,實際控制人就是魏威。他在吉林省藥監局和國家藥監局幾乎是來去自如一路暢通,成了業內有名的能拿到藥品批文的“拿號王”。
賄賂藥監局官員成為魏威的撒手锏。被魏威最早拉下馬的是吉林省藥監局副局長于慶香、注冊處副處長陶立軍,這兩人已相繼因受賄而被捕。接著被拉下馬的,就是國家藥監局注冊司司長曹文莊等5人。而完全與魏威沆瀣一氣炮制出假藥的,竟是國家藥典委員會(以下簡稱藥典會)秘書長王國榮、藥典會業務綜合處副處長李智勇。
需要向讀者說明的一個專業知識是,藥品注射液有兩種給藥方式:靜脈注射和肌肉注射。有的注射液的給藥方式只有其中一種,也有的是兩種均可;而采取何種方式注射,是靠嚴格的科學實驗和質量標準來限定的。比如,某個品種的注射液批文是肌肉注射,如果用于靜脈注射,對人體將造成極大危害,甚至置人于死地。這樣的藥按假藥論處。
某種注射液只被審批為單一的給藥方式,就意味著銷售量會比兩種給藥方式的注射液要低得多,因此,制藥企業都會不遺余力地力求獲得兩種給藥方式的批文。
2004年初,在魏威的操縱之下,他的吉林威威藥業分解為諾氏制藥公司、巴里莫爾制藥公司和太平洋藥業3家公司。此前,魏威通過各種手段獲得的批文分散到了前兩家制藥公司中,諾氏制藥公司因此擁有多種藥品,其中包括人參多糖注射液等3種注射液。
但是,人參多糖注射液等3種藥品在2002年由“地標升國標”時,批文上的給藥方式只有肌肉注射一種。而這幾種藥品在市場上非常好銷,也就是說,不能靜脈注射等于阻斷了魏威一半以上的財路。
增加注射方式成為魏威廣開財路的必由之路。魏威開始以為,憑著與國家藥監局的“鐵關系”,僅僅增加一項注射方式不算難事。于是,2004年3月4日,魏威以吉林威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向藥典會提出修訂相關注射液說明書的申請。
4月,按照工作程序,經專家討論認為,靜脈給藥應慎重,要求威威藥業提供相關安全性試驗和臨床試驗資料后再議。
時任藥典會副秘書長的王國榮批示同意。
第一次申請就這樣很快擱淺了。魏威沒想到藥典會的人會這么“不給面子”,于是,遭到阻力的魏威決定用他的“金錢炸藥包”,炸平擋在前面的兩座重要“關口”。
受賄貪官,
給假藥頒發“通行證”
李智勇和王國榮是魏威必須打開的兩個關口。
第一個關口的把關人李智勇,是藥典會業務綜合處副處長,他“以副代正”負責主持綜合處的工作。第二個關口是剛“由副轉正”的藥典會秘書長王國榮。
在“地標升國標”的整頓工作中,國家藥監局要求藥典會在制定國家藥品標準的同時制定藥品說明書。如果已發布的藥品標準及說明書中有錯漏,藥典會可對藥品說明書進行制訂、修訂工作,但這種制訂、修訂,僅限于對原批準過的內容進行保留或者刪改,不能增加新的內容。
如果嚴格按照這個標準要求,魏威的路是行不通的。但是,他想到了一個變通的辦法:1996年之前,上述3種注射液是既可肌注又可靜注的,只是在“地標升國標”中被核減了靜脈注射。現在只要修訂給藥標準,把肌肉注射的一種給藥方式改為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兩種,就萬事大吉了。
魏威之所以把他要攻克的第一個關口定為李智勇,是因為制定國家藥品標準和制訂藥品說明書的業務歸業務綜合處,而藥典會的業務專用章也在業務綜合處,只有在綜合處說了算的李智勇可以在藥品說明書上蓋章。
于是,時隔一年之后的2005年3月,魏威不再以威威藥業,而是以諾氏制藥的名義再次上報了申請。
為了保險起見,這次魏威打著藥監局和注冊司有關領導的旗號來找李智勇,并請李智勇提供上述人參多糖注射藥等3種藥品既有肌肉注射又有靜脈滴注的說明書。李智勇見是大名鼎鼎的“拿號王”魏威,就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不久之后,李智勇將蓋有藥典會印章的3種注射液的說明書交給了魏威。
按照有關審批程序,制藥企業向所在省的藥監局提出申請,省藥監局審核后上報國家藥監局,經藥典會組織專家論證審核,上報給注冊司審批后,即可完成藥品標準和藥品說明書的修訂。魏威打通了李智勇這第一關,獲得了藥品說明書后,加上此前已經打通吉林省藥監局,獲得了申請恢復人參多糖注射藥等3種注射液靜脈滴注的材料,他可以將材料報到藥典會秘書長王國榮那里了。而此前魏威早已通過各種關系,提前向王國榮打了招呼,希望王國榮能夠高抬貴手。
2005年6月,將各種材料準備妥當的魏威來到王國榮的辦公室。王國榮打著官腔讓魏威把材料放下,答應“研究研究再說”。
實際上,魏威的所作所為瞞不過精明的王國榮,他不想輕易給魏威“放行”,必須設置一些障礙才能讓魏威心甘情愿地“出血”。
在魏威第一次送來材料后,王國榮發現材料中的3個藥品的說明書上蓋有藥典會的章,他擔心是魏威偽造的假章,就悄悄讓手下的員工將材料送到中國人民大學進行了鑒定,結論是真章蓋的印。為此,王國榮還在單位悄悄進行了核查,卻沒有發現是誰加蓋的印章。王國榮沒有想到,瞞著他偷偷蓋章的竟然是自己的心腹李智勇,而李智勇不敢承認這章是他蓋的。
王國榮沒有再向魏威了解蓋章的情況,他想,這3種藥品馬上就要進行專家論證和研究,如果通過了,就不追究這件事情了。
然而,處事謹慎的王國榮還是不放心,2005年8月,王國榮將魏威的申請批轉給綜合處,要求向吉林省藥監局發函核實人參多糖注射液等3個品種是否曾批準過“靜脈使用”。李智勇于同年8月9日,向吉林省藥監局發文核實。很快,李智勇得到吉林省藥監局的復函確認。
其實,就在王國榮將魏威的申請批轉給李智勇的當天,李智勇為了向魏威邀功請賞,就當即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魏威。同時,李智勇還煞有介事地說:“王秘書長將這事交給我辦,你放心我一定會辦妥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你得給王秘書長意思意思,他對你這事很上心。”
魏威對此當然心領神會,不僅僅是王國榮想要錢,“具體辦事”的李智勇也正張著血盆大口呢。魏威隨即從匯豐銀行北京分行他個人的“行賄專用賬戶”中提取了20萬元港幣,加上家里存放的5萬元港幣一起,分裝在兩個牛皮紙袋中,將其中一袋15萬元港幣悄悄送給了李智勇,而將另一袋10萬元港幣,送到了王國榮的辦公室。王國榮看都沒看,隨手扔到了自己的書架上,再也沒有動過,直到后來被警方從辦公室查出來。
但是,這25萬元港幣實在滿足不了王國榮和李智勇的胃口。沒過一個月,李智勇再次找到魏威,告訴他申請材料已經審核完畢,事情很快可以辦了,并說:“上次你送給王秘書長的錢少了點,你得再表示表示吧,不然不好辦啊。”
魏威再次從“行賄專用賬戶”中提取了6萬美元。他將6萬美元平分6份,分別裝在6只匯豐銀行的紙袋里,直奔藥典會。魏威在李智勇辦公室對面的樓道里,將1萬美元送給李智勇后,轉身拿著一個大牛皮紙袋來到王國榮的辦公室。
魏威的借口是來送補充材料,寒暄幾句之后,魏威放下牛皮紙袋起身告辭。
本來,魏威以為送出去這25萬港幣和6萬美元就可以過關了。但是,讓“仗義疏財”的魏威沒有想到的是,這遠遠沒有結束。2006年元旦,李智勇告訴魏威,1月5日藥典會要召開專家會研究討論他上報的申請材料,在這最后決定的關鍵時刻,需要再給王國榮表示一下。魏威雖然心里很不爽,但是他什么也沒說,一咬牙又從“行賄專用賬戶”中提取了8萬美元。
2006年1月4日,魏威將3萬美元送給李智勇,其余5萬美元裝在一個郵政特快專遞的袋子里,依然放在了王國榮的辦公桌上。
1月5日,藥典會綜合處組織召開人參多糖注射液等3種注射液增加靜脈注射的專家會,最后會議同意恢復原來兩種給藥方式。
1月9日,經李智勇審核,王國榮簽發,藥典會向國家藥監局注冊司正式行文,上報人參多糖注射液審核意見——同意恢復靜脈注射。接著,注冊司很快作出了同意的批復。
很快,人參多糖注射液等藥品投入生產并投放市場。
贓款“扶貧”,
兩貪官難逃法律制裁
就在魏威做著發財夢沒幾天,2006年1月12日,他因涉嫌行賄被羈押。首先,他毫不猶豫地供出了王國榮。1月23日,正在寬溝開會的王國榮被羈押,次日,檢察人員在王國榮的辦公室里搜出了全部贓款。
就在王國榮被檢察機關帶走之后,得到消息的李智勇頓時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他在家里轉了半個晚上之后,決定找一個平時交往不錯的朋友幫忙。于是,他提著魏威送給他的贓款,連夜找到那位朋友。
李智勇對那朋友說:“幾天前有個企業送給我一個信封,里面有15萬港幣和4萬美元,等我發現之后已經無法退還了,那個送給我錢的人已經不知道哪里去了,我聽說有一個‘反貪賬號’,你能不能幫忙把這錢存在反貪賬號里?不然我說不清楚啊。”
朋友同意幫忙,收下了他的錢并出具了收條。拿到收條的李智勇仿佛拿到一張救命符,小心翼翼地揣好之后回家了。
但是,那位朋友并沒有找到李智勇所說的“反貪賬號”,當朋友如實告訴他時,李智勇頓時手足無措。突然,他想到了關于湖南臨湘市副市長余斌“受賄扶貧”的報道:余斌受賄10萬元用來幫扶貧困和捐助給慈善機構,案發后僅僅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于是,他決定把全部受賄款捐給扶貧機構。
李智勇連忙打電話向中國扶貧基金會咨詢捐贈事宜。對方告訴他,不收外幣,只能捐贈人民幣。
事不宜遲,李智勇連忙讓朋友單位的會計將全部美元和港幣換成47.961萬元人民幣,分別匯入中國扶貧基金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賬戶中,其中30萬元捐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正如李智勇所料,魏威很快供出了他。2006年2月28日,李智勇被羈押。
后來在法庭上,李智勇和他的辯護人向法庭提供了全部捐贈的證據,以證明他沒有受賄。
但是,經過檢察機關的詳細查證,李智勇先后三次收受魏威給予的賄賂款,一直未予退還或上交,在有關部門調查藥監局系統有關人員涉嫌犯罪的問題后才將受賄款捐贈,屬于李智勇受賄后個人對贓款的處置,不影響受賄罪的認定。所以,法院沒有采信李智勇的辯解。
2007年7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王國榮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判處李智勇有期徒刑15年。■
編輯:盛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