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
據《東方早報》、《新聞晨報》報道,2007年5月24日,上海新天地里迎來一家另類的“心靈超市”。丹麥設計師MadsHagstrom 帶來1.6萬多個“心靈瓶子”,空空的瓶瓶罐罐貼上“沒有壓力”、“安靜片刻”、“不要迷失自我”、“暫停”等標簽,售價竟在二三十元以上。短短一個月,瓶子賣掉一半多,購買者基本是滬上白領。一個月后“心靈超市”正式告別上海。
在“心靈超市”里,一名有些疑惑的顧客提出:誰會去花幾十元錢購買一個貼著字的瓶子呢?但是瓶子的可觀的銷售量,已經說明了人們強烈的精神需求。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調查,白領是目前中國精神壓力最高的群體之一,而上海白領的精神壓力指數,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遙遙領先。白領們為了擺脫壓力的困擾,砸球、裸舞、聽蟲鳴,甚至有人上街搶劫來發泄胸中的焦躁,心理診所乃至醫院的精神科,都可以看到白領們的身影。因此,在“心靈超市”的“藝術行動”中,慷慨而踴躍的白領們是在以購買瓶子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呼喚:他們需要撫慰,需要療救,需要解脫。滬上白領們光顧“心靈超市”的圖景,正是我們時代亟待突圍的精神狀況的象征。
根據美國學者德比特·赫欽斯博士的“意識地圖”(Consciousness Map)理論,人的意識亮度(以Lux為單位)由低至高可分為17個層級。以200 的“勇氣”為基準,居于其上的8個層級的意識狀態可稱之為“能力(Power)”,居于其下的8個層級的意識狀態則被稱為“壓力(Force)”。處于“壓力”狀態下的人,完全受制于外界能量,白領們普遍感到難以擺脫的屈辱感、絕望感、恐懼感、憤怒感、自卑感,都處在較低的意識層級之上。“心靈超市”這個徹頭徹尾的“洋玩意”來到中國,并受到認可,這標志著我們的精神問題已經進入國際化的視野。但是,白領們在本地日常生活中積蓄的精神壓力,又自有其本土根源。由于我們是在傳統文化的廢墟中建造市場經濟的華廈,精神的地基存在著嚴重的蟻穴、空洞和裂痕,白領們很難具備足以抵御外界壓力的內在精神資源。
無論是環境陌生、業務生疏,抑或事不順意、目標難成,還是遭遇千夫所指,或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白領們經常遭遇的此類困難,在較低的意識層級上,都只能內化為毀滅性的精神壓力。在較低的意識層級上,人們往往認為一切不幸的根源都在于他人,而自己只是受害者。所以,最極端的抒解精神壓力的管道,甚至還包括了報復和虐待。回顧20世紀的歷史,漫長的斗爭史甚至強化和鼓勵了這種對“壓力”的可怕而恐怖的抒解。將來自外界的苦痛遭際轉化為內在的自我傷害,甚至反射為針對他人的報復行為,這正是200 Lux以下的意識狀態所固有的心理反應機制。
精神壓力問題其實就是心理反應機制的問題。倘若面臨相似的處境,為什么在200 Lux以下會視為沉重的壓力,而達到200Lux以上就能夠成為個人成就的動力?在200 Lux以上的8個層級的意識狀態分別是:中立、自發性、包容、理性、愛、高興、和平、覺悟。在“理性”層級的意識狀態中,對于是非榮辱,400 Lux的心理反應是理解;在“高興”層級的意識狀態中,對于惡意的傷害,540Lux的心理反應是感激。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為什么能夠由衷地感激和理解?因為倘若只有“花開”的愉悅而無“花落”的磨難,意識就只會停滯不前而不會不斷成長。因為當心的容量擴大,你就可以俯瞰那摧花的風雨,此時的你已不僅僅是花朵本身,你同時還是容納花朵存身的大地和天空。
赫欽斯博士的“意識地圖”理論,討論人的意識亮度,其意義就在于促進意識的成長。孟子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可見中華元典同樣的強調意識有層級,有亮度,有“光輝”。意識亮度達到700~1000Lux就進入超越語言的“覺悟”層級,那將是內外俱照、通透光明的最高意識狀態。“大而化之”,已然可應對任何苦痛遭際,并轉化為內在的神圣感。
本來,只要有200Lux的“勇氣”存在,生命必將拾級而上,逐漸進入更加明澈的境地。這是因為宇宙間總有一種巨大的成長的力量,在生命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驅使著我們向前。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時,我們至少擁有200Lux的“勇氣”,那時候我們是“不怕虎”的。但是,我們的早期經歷,我們所遭遇的“心理氛圍和文化影響”(羅杰斯語),不利于我們的發展和選擇的種種因素的存在,使我們從200Lux開始退縮,使我們將那些無往而不在的磨礪生命的種種元素,一概轉化為“壓力”,無休無盡地折磨自己。那么,當我們以“心靈瓶子”的方式發出呼喚,我們為什么不在瓶子上貼上一個清爽的標簽:“我本來就擁有超越壓力的勇氣?”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