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奮不顧身,救他人于危難之中;路見不平,挺身而出,保護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些懲惡揚善、義勇當先的行為和精神受到人們的大力傳頌和弘揚,見義勇為者成了百姓中的英雄,成了人們學習的榜樣。
然而,壯烈的行為與之相伴的往往是危險和災難。于是乎有人因見義勇為而英勇犧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有人因見義勇為而流血負傷,終身殘疾,喪失勞動和生活能力;有人因見義勇為而莫名受挫,被保護人卻是冷漠的“看客”;有人因見義勇為而遭打擊報復,正義和慷慨卻成了一種錯誤的選擇;也有人因見義勇為而丟了工作,斷了經濟來源,家庭生活陷入困頓……

英雄在風光之后,遭遇尷尬,流了血又流淚。
一個社會需要正義、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個人需要血性、勇氣和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但也需要維護正義,支撐勇氣的安全保障。如果當人們的安全成本意識降到零的時候,很難想象還會有誰能不計成本地拔刀相助?
見義勇為者為社會作出貢獻,社會如何來幫助一些因見義勇為后遭遇的種種尷尬,使英雄流血后不流淚,使英雄的行為和精神得到褒揚,使英雄成為社會的驕傲,得到人們的尊崇。
多年來,上海在對見義勇為者的獎勵、保護和關心、幫助、解決見義勇為者的困難等方面堅持不懈地努力,從1999年5月起,每月的10日就是“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表彰宣傳日”,及時表彰獎勵見義勇為者。2002年5月10日,上海市正式出臺并實施《上海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辦法》,市財政每年撥款150萬元用于見義勇為工作,區縣財政也相應給予支持,全市見義勇為工作專項經費共達1100余萬元。及時表彰、獎勵見義勇為者,弘揚他們的精神,在需要幫助的時候,適時提供各類服務。
作為城市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見義勇為為上海的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給反扒夫婦一個舒適的家
7月5日,在黃浦區老城廂的一套有些陳舊的石庫門房子里,筆者見到了具有傳奇色彩的全國見義勇為先進葉灶根、黃雅芳夫婦。這對老夫婦在反扒戰線戰斗了40多年,抓獲扒竊者4000多名。兩位老人十分熱情、健談且和藹可親,今年都已70多歲,葉灶根因從小患小兒麻痹癥,有一只手很不方便,有人開玩笑地說,葉灶根、黃雅芳夫婦倆加起來只有“三只手”,但他們對那些損人利己,盜竊別人錢財的“三只手”來說,可是一抓一個準,是那些“三只手”最厲害的對手。
20多平方米的小屋收拾得簡樸整潔,最引人注目的是墻上掛著的獎狀及被領導接見的照片。
“在這里住得還可以吧?”我問道。老人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很好了,比比過去,這已是好得不得了了。”老人對他們的家十分滿意。
“你不知道,以前,我們住在老南市小東門的一間7.9平方米的小屋里,到了高溫季節,熱得我們根本無法睡覺,常常搬個躺椅睡在馬路上。”
“有人問,你們白天要抓‘三只手’,晚上睡在馬路上,怎么吃得消?”說著,老人告訴我,上面還有一個三層閣,我踩著陡峭的樓梯,爬上了三層閣,確實另有一個天地,這是他們的臥室。
當然,為居住困難的見義勇為者解決住房,這是一件有一定難度的事,“但是不管有多困難,我們也要想方設法去做,并把它做好,……”黃浦區綜治辦副主任厲濟民和負責見義勇為工作的王志新告訴我,這些年,他們協調各方,想盡辦法,為李鈞、劉涌泉、蔣琪輝、葉灶根、王憲華等5位見義勇為的英雄改善了住房條件,實實在在地辦了實事。
記得那是2000年夏日里的一天,時任市委副書記的劉云耕同志親自上門慰問葉灶根夫婦,看到老夫婦倆居住十分困難,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要關心見義勇為英雄的住房。在區領導的直接關心下,黃浦區啟動了這項實事工程。葉灶根夫婦原來的住處是小東門街道紫華路,但他們進行反扒工作的地點主要是在豫園商場地區,屬豫園街道,于是本著幾個“一點”的原則,由兩個相關的街道和區房地產部門一起協商,各自出一點錢,區政法委和個人也出一點,幾個“一點”加起來,改善了這對反扒夫婦的住房。
“我們做了這點事,市里、區里的領導那么關心我們,心里真有說不出的感激。”這是老夫婦倆的心里話。此外,2005年12月,黃浦區主動為葉灶根夫婦購買了終身養老保險,現在他們倆每人每月可以領取103元的養老保險金,每年保險公司還為他們做一次健康檢查。
8年關愛一如既往
自從那次見義勇為事件發生后,江蘇溧陽來滬從事鋁合金門窗加工生意的個體工商戶陳德金的人生被徹底改變了。從原來體魄健康、充滿活力的壯漢變成了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
那是1999年10月21日上午,一位婦女在吳中路的一家證券公司領取了29萬元現金,從證券公司出來的返家途中,遭遇歹徒襲擊,29萬元現金被搶。當時,陳德金正途經現場,見那婦女遭遇搶劫,他當即挺身而出,赤手空拳與犯罪分子展開了搏斗,欲幫助那婦女搶回現金,犯罪分子拼命抵抗,用兇器猛刺陳德金,陳身中數刀,導致第四頸椎骨骨折,脊椎神經損傷,小腿骨折,終因寡不敵眾,倒在血泊中。后經第六人民醫院搶救,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落下終身殘疾。
1999年11月10日陳德金被授予“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稱號,獎勵人民幣5萬元。
一次性的表彰獎勵對一個因壯烈行為而導致終身殘疾的人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今后漫長的生活道路該怎么走?
陳德金見義勇為后,鋁合金門窗加工的生意經營不下去了,身體重殘需要康復治療,女兒還在讀書,妻子要照料陳德金而不能外出工作,一系列的困難可想而知。
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徐匯區委、區政府有關部門和田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將關心、幫助陳德金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他解決面臨的困難,一年半住院治療,醫療費、生活費、護理費等大量資金,僅醫療費一項政府就墊資了30多萬元。在生活救助問題未解決前,田林街道負擔了陳德金的月生活費1300元,還為陳提供了必需的康復健身器材和生活用品,如手動輪椅車、拐杖、體能恢復健身器等等。
經過近兩年的治療護理,2001年上半年,陳德金回到了老家溧陽。上海市綜治辦、徐匯區綜治辦派員專程前往溧陽,與當地有關部門協商解決陳德金康復、就醫、生活等一系列事宜。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經江蘇省民政廳批準,陳德金被列入民政救助對象,按平時因公受傷致殘,享受殘疾軍人待遇,每月撫恤金1500多元,醫療費實報實銷。
事情已過去8年,8年來,陳德金的命運與徐匯區區委、區政府和田林街道緊緊相連。區里的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從老區委副書記周德海、董仁義到現任的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林官良,歷任領導都不忘在每年春節前,前往溧陽慰問陳德金,送去慰問金,以保證陳德金能生活得安穩和無憂。此外,為了讓家人能更好地照料好陳德金,還與當地政府協商,解決每月的生活補助,為陳德金的女兒調換了工作單位。平時,只要陳德金有什么困難,徐匯區綜治辦想方設法幫助解決。
徐匯區之所以8年如一日,堅持不懈關愛見義勇為者,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林官良的一段話說明了一切:“我感到在全市深入推進平安建設過程中,正是因為有一大批見義勇為英雄和先進分子臨危不懼,挺身而出,與違法犯罪分子和災害事故展開英勇搏斗的行為,才保證了全社會安寧、和諧的環境,群眾才能安居樂業,因此,我們應積極倡導見義勇為的行為,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也應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大力宣傳見義勇為者的先進事跡,對見義勇為者給予政治上、生活上的關心、愛護,建立健全幫扶見義勇為者的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堅決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現象的發生。”
特別的照顧給特別的人
一次重大的變故對一個家庭而言,也許是一輩子的痛,因見義勇為受傷乃至犧牲的家庭,對妻兒意味著家庭支柱的倒塌,要為這些家庭撐起一爿天,就要為他們排憂解難,給他們特別的關愛。
安徽壽縣的來滬務工人員李士忠見義勇為犧牲,市綜治辦專程派人驅車數百公里,將5萬元慰問金送到李士忠家屬手中;于重喜與小偷勇敢搏斗受傷犧牲,妻子俞惠珠和女兒失去了最親的人,可5年來她們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愛,使她們有了依靠。見義勇為受傷人員裴春溶,因不能正常工作,在市綜治辦的積極協調下,為其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解決了他妻子的戶口和工作;見義勇為人員孫振芳犧牲了,愛好體育的兒子孫麗飛被上海體育學院破格錄取,實現了上大學的愿望……
免除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把特別的關愛給因見義勇為后需要特殊照顧的人,使見義勇為者備受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的溫暖。據統計,上海各級組織用于見義勇為人員的獎勵、撫恤、醫療、幫困等費用已達1000余萬元。對見義勇為事跡突出人員的獎勵,獎金由原來的2000元增加到5000元;對因見義勇為負傷、犧牲人員的意外傷害醫療保險理賠金由原來的1萬元增加到2萬元;意外傷害理賠金由原來的15萬元增加到20萬元。
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實事工程,因為有了這些實事,才使見義勇為者不因流血而流淚,懲惡揚善、義勇當先、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才能在上海得到弘揚并使之蔚然成風。
在第100次上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表彰宣傳日到來之際,我將這些為見義勇為者辦的實事記錄下來,以紀念這第100次,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編輯:靳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