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山西“黑磚窯”事件被媒體曝光后全國震驚。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對此事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溫家寶總理6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該事件調查處理的初步情況匯報。目前,該案12起41人先后被起訴,7月17日臨紛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打手趙延兵獲死刑,包工頭衡庭漢獲無期。這些罪犯到底觸犯了哪些法律?受害人該如何維權?我們又該如何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
“黑磚窯”事件是嚴重侵犯公民人格權行為
發生在山西洪洞縣的“黑磚窯”事件被揭發后,當地政府決定“先行墊付部分資金,按照洪洞縣每月最低工資標準470元的3倍補發農民工工資,即每人每月1410元,再送上每人1000元的慰問金和一封洪洞縣政府的致歉信”(據新華網6月15日報道)。但是從洪洞縣有關部門所使用“補發農民工工資”這樣的詞語,以及強調縣政府是“先行墊付部分資金”來看,洪洞縣有關部門堅持將此次事件定性為“非法用工”之類的勞動關系糾紛。但是根據媒體已經披露的情形,從民事法律關系的角度來分析,將此次事件的性質簡單地界定為勞資關系糾紛,并不準確。
所謂非法用工,包括虐待工人等行為,前提是存在雇主和雇員的關系,也就是存在勞動關系。這一關系性質上屬于契約關系,也即雇主以金錢購買雇員勞動力的契約。契約的前提是平等協商,即使在雙方談判的能力極不對等的情形,例如雇員為了生存不得不答應雇主的條件而簽下不平等的條款來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那么雙方之間至少也存在一個有關雇用的共同的意思表示。但是從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在本次事件中,并不存在雇主和雇員之間有關勞動關系的共同的意思表示。一方面,受害者都是被欺騙或者拐騙甚至被綁架過來,而且其中的未成年人和其他的具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礙的人,并不擁有勞動關系方面的意思能力;另一方面,加害人也根本沒有按照勞動關系來對待受害人(例如支付工資和提供安全的勞動保障措施等)的任何打算。既然不存在勞動關系,那么以勞動關系的存在為前提的所謂 “非法用工”或者“虐待工人”之說,當然也不成立。
在否定了存在勞動關系的可能后,本次事件中加害人限制受害人人身自由、毆打以及采用其他手段虐待受害人,甚至故意傷害造成有的受害人死亡這樣嚴重后果的行為,就不是違反契約的行為(勞動關系),也不是違反契約和侵犯人身權相結合的行為,而是嚴重的人身侵權行為。因此,洪洞縣有關部門所謂“補發工資”的措施,是堅持對本次事件的錯誤定性,其目的顯然是避重就輕,規避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人身侵權主要是對人格權的侵犯。人格權又包括生命、健康、自由、尊嚴等內容,黑磚窯事件的責任人所侵犯的正是受害人的生命、健康、自由與尊嚴,因此是典型的嚴重侵犯公民人格權的行為。對此,我國《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此又做了更為詳細的規定,在《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又進一步對精神損害賠償做了規定。受害人可以依據上述規定,通過侵權損害賠償之訴來獲得救濟。■
道德重建是杜絕“黑磚窯”類事件的必由之路
人販子及其幫兇的無良,包工頭的兇殘,監工的暴虐,窯主的黑心,黑惡家族勢力的泛濫,只許家長解救自己孩子而不能帶走鄰居孩子的警察的冷漠,扣留窯工工錢的勞動監管人員的貪婪,還有許多人沉默的,山西“黑磚窯”事件給人們呈現出一幅政府監管缺失、腐敗分子助紂為虐、公眾道德缺失的場景。
有人責怪我們的政府,說她無能。但是,能讓經濟保持20多年高達10%以上的增長,你能說她無能嗎?政府無疑是希望并致力于社會穩定、秩序良好、人民富足安康的。有人說我們的法律不健全,這有可能。但是,針對上述行為的法律規范一項不缺,比如:刑法第232條規定了殺人罪(掩埋沒有死亡的受傷工人),第234條規定了故意傷害罪(毆打工人致殘),第238條規定了非法拘禁罪(非法限制工人的人身自由),第244條規定了強迫勞動罪(強迫工人超強度勞動),第397條規定了濫用職權罪(不許解救非自己子女的警察的行為)和玩忽職守罪(當地公安人員、工商管理人員、土地管理人員的一些行為),第240條規定了拐賣婦女、兒童罪(窯主、承包人、人販子及其助手如司機、勞動用工的非法中介人員等)。
在我看來,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我們已經在共同的核心的價值觀上有所缺失,因而缺乏道德觀念上的統一,沒有共同而明確的倫理底線。沒有道德上的統一,國民就要承受極其高昂的生存成本,任何制度也都不可能有效而持久地運行下去。道德沉淪,生命只是兒戲,這才會有“黑磚窯”的種種非人道。沒有了道德的支撐,再多的法律條文都沒有意義。我們不缺乏法律規范,但我們缺少的是忠誠于法律的執法人員。因為一些人對共同的倫理底線意識模糊,缺少了內心的自我約束、恐懼和克制,所以有些執法人員把法律當作自己玩耍的工具。因為倫理底線的失守,人們會無時不生活在惶恐之中。倫理底線的失守,不僅表現為“不守規則”的行為泛濫,而且表現為社會關系從和諧、友好演變為暴力、壓迫。“黑磚窯”事件只是倫理底線失守的又一個例證而已。
是到了重新構建社會道德體系的時候了,是到了重新確立國民核心價值觀的時候了。經濟的發展并不必然地促進道德的進步,也并不必然地引導國民自覺地確立核心的價值觀。中國是個具有國際影響的國家,因此,其價值觀也必須吸取世界文明價值內涵,包括:珍重生命──致力于非暴力與敬重生命的文化;正直公平──致力于團結與公平的經濟秩序;言行誠實──致力于寬容的文化與誠實的生活;相敬互愛──致力于男女平等與人類伙伴關系的文化。
確立并遵守倫理底線和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政府和全體國民共同的任務。首先要明確倫理底線的內容,第二是宣傳,第三是施行并遵守。道德重建任重而道遠。■
“黑磚窯”事件涉案人員刑事責任辨析
山西“黑磚窯”事件已經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由于案件本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我們有必要對“黑磚窯”事件中涉案人員刑事責任作出辨析。依筆者看來,“黑磚窯”事件涉案人員主要應該涉及以下幾個罪名:
其一,拐賣兒童罪。“黑磚窯”事件突現了我國刑法規定的不足。因為在1979年刑法中明確規定有拐賣人口罪,后來根據司法實踐的需要和突出對婦女、兒童利益的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增設了拐賣婦女、兒童罪。但令人遺憾的是,在1997年修訂刑法時干脆將拐賣人口罪予以取消。這就形成了在現今司法實踐中,對于拐賣除女性和不滿十四周歲兒童以外的其他人,均無法追究拐賣犯罪刑事責任的尷尬局面。幸好此次“黑磚窯”事件中還有一些不滿十四周歲的兒童被拐賣,因此,對相關涉案人員理應以拐賣兒童罪定罪。如果行為人具有“拐賣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拐賣兒童三人以上”等情節的,還可處十年以上直至死刑的刑罰。
其二,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黑磚窯”事件中有的“黑磚窯”主,明知是被拐賣的兒童仍予以收買。對這些涉案人員行為,理應以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定罪。如果在收買被拐賣的兒童中還有非法剝奪、限制兒童人身自由或者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對涉案人員還應構成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或侮辱等罪,并與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實行數罪并罰。
其三,非法拘禁罪。由于現行刑法已經取消拐賣人口罪,因而對于“黑磚窯”事件涉案人員拐賣已滿十四周歲的少年和成年男性的行為,無法追究拐賣犯罪的刑事責任。但是,對于涉案人員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則可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則從重處罰。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四,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據報載“黑磚窯”事件中有些涉案人員在強迫被拐賣的人員參加勞動時,還有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情況。對此,應對相關人員追究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的刑事責任。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傷殘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其五,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黑磚窯”事件中多數涉案人員均有雇用未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行為,對其中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其六,強迫職工勞動罪。“黑磚窯”事件中大多數涉案人員,均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雇用人員超體力、超時間勞動。因此,對直接責任人員,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其七,玩忽職守罪。據報載,“黑磚窯”事件中涉及許多地方管理部門的官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在明知有“黑磚窯”非法用工情況下,采取不聞不問的方法,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對此,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罪的,情節特別嚴重的可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指出的是,在涉案人員中還存在一些收受賄賂的情況,對此應以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實行數罪并罰。■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
本欄目的定位是由專家、學者來討論社會和學術界的熱點、焦點問題。來稿請寄E-mail:totrue@163.com“大講堂”收。
編輯: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