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早上,楊家坪派出所值班室的電話急促地響個不停:‘不好了,楊坪二村被洪水淹了,快救救我們呀!’險情就是命令,所長張元斌帶領民警火速趕到楊坪二村。
此時,現場已是一片汪洋,五六棟樓房在洪水中‘飄搖’。
張所長大吼一聲:‘同志們,跟我上!’話音剛落,他率先跳進了及胸深的洪水,帶領民警向樓房摸索前進。當站在樓上焦急如焚的大爺大媽們見到民警如神兵天降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激動得歡呼起來:警察來了,我們有救了!……”
這是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民警張舒在9月初公安系統“加強作風建設,塑造新時期人民公仆”主題演講比賽中的一個感人的場景。
張舒的演講博得在場評委和民警們的陣陣掌聲。
“今年以來,一股新風吹進了警營,民警的精神面貌有了較大飛躍,這些,都得益于今年初在公安系統開展的作風建設。”市公安局作風辦副主任劉開明如是說。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區縣公安機關在換發二代身份證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現了違規收費的情況,這些現象嚴重損害了政府形象。為樹立公安機關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良好形象,今年初,市公安局按照市委的部署,開展了以“清廉從政,服務發展”為主題的“作風建設年”活動。
市公安局作風辦負責人介紹說:“治理整頓作風建設,一靠逗硬,違規一起處理一起;二靠公開,讓‘陽光警務’深入人心。市局領導非常重視這次活動,通過《陽光重慶》行風熱線節目,現場解答群眾的疑難問題,給全體干警帶了一個好頭。”
2007年5月31日,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文強率領戶政處相關負責人走進重慶電臺直播間,參加《陽光重慶》行風熱線節目,就廣大群眾關注的戶籍政策及第二代身份證辦理的有關問題給群眾現場答疑。
在節目直播中,兩位癱瘓在床市民的求助電話感動了文強。她們在電話里說,由于不能下地走動,一直以來她們無法辦理二代身份證,希望得到幫助。文強當即回話:“放心,我們會盡快辦理,并給你們送去身份證。”
節目一結束,市公安局戶政處的民警就與兩位當事人取得了聯系,弄清了他們的具體住址。當天下午,民警們攜帶著照相機等設備,上門為77歲的慕福玉和55歲的李后珍采集了照片,并在第一時間將二人的二代身份證制作好。
6月3日下午,當文強將兩個嶄新的二代身份證親自送到兩位市民手中時,李后珍激動不已:“從我打電話到現在,3天時間就辦好了我的二代身份證,真沒想到這么快,人民警察著實在為人民著想啊!”慕福玉老人由于患腦萎縮,與人交流比較困難,當她拿到二代身份證時,她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對民警們說了聲“謝謝”!
“對一些基層亂收費、吃拿卡要的行為要堅決制止,絕不姑息,絕不護短!”這是市公安局領導對違紀行為的明確表態。
就在文強參加《陽光重慶》直播當天,一位聽眾發來的短信引起了他的重視。這位聽眾反映:自己是涪陵區新妙鎮人,現在渝北區打工,去年因買房辦理了農轉非戶口,但在新妙派出所辦理手續時,自己一家4口被收了800元費用,并且沒有開收據,這是不是亂收費?
接到投訴后,文強當即表態:如果查證屬實,有關責任人要先免職,然后進行處理。
當天下午,市公安局紀委、監察室、戶政處等部門的民警趕到涪陵。市公安局黨風廉政辦公室負責人李增回憶了當時的情景:“經查實,新妙派出所收了7戶人家3000多元錢,我們在賬目上查到了投訴人的名字,確實收了人家800元。”
查清事情后,李增當即責成派出所領導親自帶隊上門退款并道歉。第二天,當投訴人領到被多收的800元錢時,激動地說:“真沒想到,我反映的問題在第二天就得到了圓滿解決!”
6月1日,涪陵區公安局根據調查結果對這起亂收費事件進行了嚴肅處理:免去新妙派出所所長職務;對全局進行專項整治,對所有具有收費資格單位的收費情況開展為期一周的清理,并將亂收亂罰的錢一分不少地退還群眾。
除了通過群眾舉報的形式查找問題外,市公安局還通過新聞媒體曝光發現問題,通過反面典型筑牢“作風堤壩”。
2007年9月20日,重慶電視臺《天天630》播發了一條消息:合川區太和派出所利用搬遷新辦公樓之機,大肆發放請柬,收取禮金6萬余元,并在太和合糧酒樓設宴大吃大喝。這一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事件發生后,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劉光磊專門批示:“這是一起嚴重的頂風違紀、違規事件,必須嚴肅處理。”市公安局立即派出了由紀委、督察總隊和宣傳處組成的工作組趕赴合川調查,合川區紀委與區公安局也組織力量對太和派出所違規收取禮金的情況進行了調查處理。
9月21日,合川區公安局黨委對太和派出所負責人作了免職處理,對收取的禮金由區局領導帶隊,逐一登門道歉并如數退還給相關單位和個人。
為方便外出打工人員辦理二代身份證,市公安局還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異地照相、集中檢測、網上傳輸”的工作方法,目前已為17萬余名在外打工人員在當地辦理了二代身份證,為他們節省往返費用近2億元,被群眾譽為“真正的民心工程”。
“通過這次活動,既教育了干警,純潔了隊伍,又筑牢了干警們的思想防線,一股清新之風正在警營蔚然成風。”望著閃光的警徽,劉開明充滿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