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法槌重重落下。歷時3年,律師彭靜代理的涉及標的3億多元的重慶太極集團與朝華科技、四川立信、西昌電力等擔保合同糾紛案勝訴,太極集團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三峽庫區最大的移民遷建企業5000余名移民及下崗職工的生存和一方穩定得到了保證。
太極集團董事長白禮西感慨地說:“為了這個案子,彭靜查資料、取證據,往返重慶、北京幾十次,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案件的最后勝訴作了最充分的鋪墊,而她卻沒有多拿企業一分錢!”
“站在法律的角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律師的神圣使命。”從業18年,律師彭靜始終捍衛著這一執業時的誓言,堅守著一個律師的責任。
我要為當事人負責
彭靜從小就能言善辯,小時候印度電影《流浪者》里漂亮、能干的女律師麗達英姿颯爽的風采反復在她的腦海里浮現。當一名成功的女律師,為窮人仗義執言,用法律驅除世間的邪惡與不公,成了她的夢想。大學時,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后進入重慶第四律師事務所,成為了一名執業律師。
1989年,一次開庭結束后,重慶某法院院長辦公室的門,被一個滿臉通紅的小姑娘敲開了。
“什么事?”院長認出了這個剛才還在庭上慷慨陳辭的年輕律師。
原來,第一次獨立辦案的彭靜和她的當事人敗訴了,當事人接受了判決結果,彭靜卻對庭審結果不服,找到法院院長,想問個究竟。
“你的當事人接受這一結果了嗎?”“接受。”“那你還問什么?”“我要為當事人負責。”
從此,富有責任感的彭靜,在院長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漸漸地,找她做代理律師的人越來越多,她手中的重大案件多了起來。1993年以后,她開始涉足一些復雜的房地產案和金融案。
1996年2月,經過充分的準備,彭靜與人合伙成立了靜升律師事務所,彭靜擔任事務所主任。靜升——蓄勢于靜,噴薄而升。她堅信,事務所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一晃18年過去了,從從業之初為南桐礦區青年鄉的農民處理一起房產糾紛案三天四夜住在農民家里,到現在為上百家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的彭靜,有一點始終未變,那就是她強烈的責任感。
不打無準備的官司
有人說,彭靜受理的案件幾乎沒有敗訴過。作為彭靜顧問客戶的北部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菊夢一度心存質疑。但一件小事,讓王菊夢的質疑開始融化。
一次,王菊夢和彭靜一起參加一個活動很晚才回家,道別的時候她順便說了一句:“早點休息。”誰知彭靜卻回答:“還有事,休息不了。”
“什么大不了的事呀,不能等到明天嗎?”“過兩天有一個案子我要出庭,手頭還有一些材料沒有準備好,晚上正是大腦最清醒的時候,這時看案卷效率最高。”“早知道這樣,今天的活動你可以不來參加嘛。”彭靜的回答讓她啞口無言了:“我從來不愿顧此失彼,該參加什么活動,一樣也不愿落下。”
不打無準備的官司,是彭靜受理的案件勝訴率高的原因,彭靜充滿自信地說:“很多官司在開庭之前,我們就已經勝券在握,因為,在這之前,我會做好100%的準備。”
1999年9月,彭靜代理重慶市經委、《重慶經濟報》訴重慶泰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案。市經委根據中央有關規定,要求收回泰達實業對《重慶經濟報》的經營權、賠償損失、返還非法收取的報刊預定款、預收廣告款并承擔托管經營期間的全部虧損。渝中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決定先予執行。2000年8月,泰達實業向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管轄異議,并反訴原告單方面撕毀協議,致使泰達實業蒙受巨大經濟損失,要求原告退還泰達投入資金、賠償經濟損失。
這是一起非常復雜的案件。它不僅涉及到國務院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有關政策、法規,還牽涉到《重慶經濟報》的復雜變遷過程,重慶經濟報、市經委、泰達實業在本案中的法律關系主體,市經委、泰達實業與第三人大拇指廣告公司的法律關系以及泰達實業的隱形債務等問題。彭靜查閱了有關的政策、法規,翻閱泰達經營近一年期間的報紙,搜集到托管期間刊登的違規文章,有關方面的評報意見、資產評估報告、華林印務的民事訴狀以及大量當事人的陳述,為經委收回經營權提供了有力的合法證據。在此基礎上,她出庭支持市經委和《重慶經濟報》應訴。最后,法院判決維護了市經委和《重慶經濟報》的基本訴求。
彭靜出色把握細節的能力,讓在場的人都不得不對這個天生麗質的女律師刮目相看。但誰也不知道,為了打贏這場官司,彭靜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手中的案卷也記不清翻了多少遍。
法律是可以創造的
“法律是可以‘創造’的。”乍一聽這句話,讓人猛吃一驚,眼前這位嬌柔的美女律師,怎么一開口,就讓人嚇一跳呢?
彭靜笑著解釋:“法律上的禁止性規定當然無可非議,但法律上沒有禁止性規定的很多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出建設性意見。不斷地完善、補充法律,這是律師的職責。”
1998年,重慶紅河公司急需現金,與重慶經緯典當行簽訂協議,由典當行向紅河公司年提供質押450萬元的貸款,紅河公司以其房產8854平方米作為抵押品。到了還錢的時候,紅河公司還不出錢來,典當行一紙訴狀,將紅河公司告上法庭。紅河公司卻在應訴中指責經緯典當行名為典當,實為非法借貸,認為其貸款行為不應受法律保護,不承認協議約定有效。一審法院判決:典當行與紅河公司簽訂的貸款協議、房屋抵押合同及當票均無效,紅河公司只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清債。這就是說,近100萬元的約定利息、綜合費用、違約金一筆勾銷了。典當行不服,官司打到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彭靜是在二審時代理經緯典當行出庭的。這個案子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雙方簽訂的抵押貸款協議是否有效的爭執,而問題的實質卻是典當行業有沒有從事房產抵押貸款的主體資格?這在法律上沒有禁止性規定。彭靜緊緊抓住這一關鍵展開工作。她召開專家論證會,又走訪典當行的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典當行管理暫行辦法》的有權解釋機構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上述部門均答復:鑒于《暫行辦法》在實施過程中,全國各地的典當行業都實際上從事了以房產抵押貸款的業務活動,應認定典當行有從事以房產抵押貸款的主體資格。據此,彭靜堅持認為經緯典當行與紅河公司簽訂的抵押貸款協議及其各項約定均不違反《暫行辦法》,應視為有效。法院采納了彭靜的辯護意見,撤消了一審法院的判決,為經緯典當行挽回了損失。
彭靜在這個案件中提出的“房屋質押在典當中應視為有效”的觀點,引起了央行的重視和認可,并在后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典當法律問題的司法解釋中得到確認。
彭靜說:“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層出不窮。有些案子法律雖然尚無明確規定,但合乎法理的,我堅持,所以我勝訴。事實證明,律師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工作推動法制建設的進程。”
2005年6月,彭靜和她的“靜升律師事務所”分別當選為“全國優秀律師”、“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成為全國律師行業為數不多的“雙優”之一。“如果我們能和東盟國家的律師事務所聯營的話,重慶人在東盟國家打官司就不必在外國找律師,只需要聯系重慶的律師事務所就可以了!”今年9月14日上午,在中國—東盟法律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專題演講中,作為此次論壇上唯一被邀請發言的重慶律師,彭靜提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應打破地域限制,進行民間法律合作,允許律師自由流動執業。她說,如果這個建議能得以實現,將會是重慶律師更多地走向海外的開始。彭靜說:“每一個行業都需要拓荒者,我愿意當這樣一名開拓者。”
說這話時,彭靜剛剛當選為第三屆“重慶十佳律師”,此刻,勇擔重任的彭靜顯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