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到一位朋友說起他的同事不喜歡看《當代黨員》,我就像好朋友被冤枉了一樣,忍不住向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起《當代黨員》的好來:
《當代黨員》組稿非常認真嚴格,上稿很難。這是我為《當代黨員》寫稿的真實體會。為了選定一個點子,編輯老師多次和我探討,認真調查、分析,多方比較,反復篩選。稿子完成初稿后,編輯老師又耐心地指導我反復修改。一篇通訊,如古人“苦吟”作詩一般。每期《當代黨員》的“特別策劃”、“封面故事”、“心靈溝通”等欄目的文章,且莫說文章內容于人們思想、工作、生活確實有啟迪、指導意義,單是一些文章的立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都是學習通訊寫作的范文。
我的孩子是高一的學生,她喜歡《當代黨員》已經好幾年了。她最愛看“巴山夜雨”欄目中優美的散文、小小說,也喜歡看“助您成功”欄目中那些很有教育意義的成才成業的精短故事。故事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名言警句,可以說“受用一生”。有時,我還把雜志中部分通訊作為指導她作文的范文,給她講解。
以前我也以為《當代黨員》作為黨刊,政治性、政策性強,沒有故事,沒有可讀性。靜下心來認真看了,我才知道這本雜志是很耐看的高雅刊物,每期文章都有不少亮點,都值得細細閱讀、揣摩、領會。雜志中的文章有品位、有韻味,既生動活潑,又嚴肅端莊,就像一位氣質高雅,形象美麗的知識女性。你不喜歡她,那是因為你沒有走近她、接觸她和了解她。
作為一個喜歡《當代黨員》的朋友,我也有幾條建議:一是能否每期刊載兩篇以上小小說;二是每期可推出一篇介紹重慶風土人情的旅游文章,譬如每期一個旅游點或每期一個名小吃什么的;三是通訊內容盡量覆蓋社會各行各業,使大家都能在雜志中看見“自己”,從而喜歡她、親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