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論壇
浙商之長與渝商之短1-1
讓思想之樹長青2-1
讓鄧平壽作風發(fā)揚光大3-1
意識是作風之魂5-1
大興真抓實干之風6-1
昂首跨進新的十年7-1
試驗不要怕爭論8-1
建立城鄉(xiāng)結合的黨組織體系9-1
仕而優(yōu)則學10-1
統(tǒng)籌城鄉(xiāng)試驗的“牛鼻子”
怎么牽?11-1
解放思想是改革試驗的法寶12-1
■特別策劃
建設新農村:有形之手如何著力1-9
主導+引導:有形之手
方能長袖善舞1-9
譚紹村心事1-10
海龍村人事1-12
長嶺村姜事1-14
正確處理政府主導、農民主角
和社會主動的關系1-17
不能狹隘地理解新農村建設的
主體1-17
政府如何處理新農村建設中的
主導與引導關系1-18
怎樣當好區(qū)縣黨委“一把手”2-6
提高抓“總”的能力和水平2-6
“超脫具體”與“掌控全局”2-7
觀音橋商圈成長的故事2-8
“兩小時石柱”的背后2-10
把握“民主”、“科學”兩個關節(jié)點2-11
“生態(tài)北碚”工程是這樣實現(xiàn)的2-12
依“法”決策2-13
“水平”與“水坪”非一字之差2-13
抓住黨建“主業(yè)”不放松2-15
“黨員滾動扶貧”的決策效應2-15
重慶現(xiàn)代農業(yè)點睛4-10
“現(xiàn)代農業(yè)”是只新推手4-10
告別“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4-12
“新板眼”搞活傳統(tǒng)養(yǎng)殖業(yè)4-14
“龍頭”與果農的“和諧之舞”4-16
一個農業(yè)科技園的“野心”4-18
“另類農業(yè)”創(chuàng)“另類”效益4-20
三個農民的“現(xiàn)代成長”4-22
政府如何抓創(chuàng)業(yè)5-34
營造環(huán)境·培育精神·激發(fā)創(chuàng)意:
政府抓創(chuàng)業(yè)的著力點5-34
“重慶,讓我充滿激情”5-35
營造環(huán)境,政府要當好“服務員”5-36
“小籠包子”闖京城的背后5-37
培育精神,政府要當好“宣傳員”5-39
“金點子”成就“重慶船王”5-40
激發(fā)創(chuàng)意,政府要當好“指導員”5-42
直轄10年巨變:
我們的親歷與見證6-28
國企振興篇:妙手回春蕩氣回腸6-28
廖紹華:三劑“良藥”振重機6-30
交通城建篇:日新月異江山
多嬌6-32
劉成清:“橋都”功臣6-34
三峽移民篇:產業(yè)再造 魅力展現(xiàn)6-36
王槐仲:“活龍”日記6-38
流通消費篇:商貿黑馬 演繹神話6-40
秦文武:解讀神話6-42
三農扶貧篇:改天換地 越過越好6-44
何進有:“吊遠戶”傳奇6-46
科技教育篇:興渝戰(zhàn)略 精彩跨越6-48
潘復生:親歷“精彩”6-50
環(huán)境保護篇:退二進三 環(huán)企共贏6-52
陳德國:變退為進·6-54
非公經濟篇:十年雄起 半壁河山6-56
黃紅云:財富信心6-58
執(zhí)政能力篇:干部素質 全面提升6-60
李有余:稽察“心得”6-62
政府創(chuàng)新篇:貼心為民 創(chuàng)新無限6-64
李殿勛:執(zhí)著政府創(chuàng)新6-66
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探路7-22
“城市和鄉(xiāng)村必須成婚”7-22
基礎設施: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前提7-23
我市城鄉(xiāng)基礎設施一體化、網(wǎng)絡化
初步形成7-23
八一村“進城”7-24
浙江:公交一體化碾平城鄉(xiāng)鴻溝7-25
我市基礎設施建設重心將由城市
轉向農村7-25
產業(yè)布局: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抓手7-26
重慶初步形成城鄉(xiāng)經濟互動發(fā)展
新格局7-26
創(chuàng)業(yè)基地,讓山坳變成聚寶盆7-26
黔江:網(wǎng)狀產業(yè)將城鄉(xiāng)“一網(wǎng)打盡”7-28
成都:“五朵金花”別樣紅7-28
我市將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規(guī)劃體系7-28
勞動就業(yè):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關鍵7-29
重慶初步探索出城鄉(xiāng)統(tǒng)籌勞動
就業(yè)新路7-29
從農民到技工的蛻變7-29
一片桑地造就一個充分就業(yè)村7-30
我市將開展“五大行動”統(tǒng)籌城鄉(xiāng)
勞動就業(yè)7-31
公共服務: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保障7-32
重慶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正在
縮小7-32
農家門口有了警務室7-33
三橋小學的快樂成長7-34
我市將大力推進城鄉(xiāng)基本公共
服務均等化7-34
社會保障: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后盾7-35
重慶探索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社會
保障制度7-35
彌合城鄉(xiāng)分割的“生命線”7-35
低保陽光普照農民7-36
北京:兩個全覆蓋助推城鄉(xiāng)
一體化7-37
我市將加快形成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社會
保障體制7-37
“一圈兩翼”如何互動?8-10
在“互動”中“雙贏”8-10
“飛地”上的“共贏”8-11
黃連之鄉(xiāng)的縣校“聯(lián)姻”8-12
新世紀百貨“下鄉(xiāng)”記8-14
火車串起互動鏈8-15
牽手移民授其“漁”8-17
為“一圈兩翼”互動出招8-18
重慶大趨勢——農民進城9-19
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關鍵是農民進城9-19
鄧加祥進城記9-20
轉了34年的戶口9-23
一個進城農民的風光和矛盾9-25
黃水農民:洗腳進城 安居樂業(yè)9-27
農民進城有八難9-29
進城農民有八盼9-30
農民進城亟待清除三大障礙9-31
機制新 要素流 城鄉(xiāng)活10-4
讓生產要素在城鄉(xiāng)“流”起來10-4
激活農村資本市場三招10-5
“資本之舞”激活“武隆效應”10-6
10萬元資金“農轉非”之后10-7
“四位一體”激活農村勞動力10-8
城里人的新“上山下鄉(xiāng)”10-9
進城民工沐浴“陽光雨露”10-10
農村土地流轉新思路10-12
牌坊村的“股田制”試驗10-13
云盤村土地流轉記10-14
產品流:由“單向”到“雙向”10-16
重客隆的“城鄉(xiāng)攻略”10-16
榮昌名小吃“抱團”進城10-18
從“北碚模式”看黨內基層民主11-36
決策·用人·監(jiān)督:北碚黨內民主的
“三駕馬車”11-36
能人被民主“激活”以后11-37
群眾點題黨委決策11-40
從農民到鎮(zhèn)黨委副書記11-42
不拘一格選良才11-44
一場黨內質詢引發(fā)的評議風暴11-47
一群特殊的“監(jiān)工”11-49
農民變市民的前沿試驗12-10
改革制度逐漸填平城鄉(xiāng)鴻溝12-10
澄溪:推倒“戶籍墻”之后……12-11
河南:實行城鄉(xiāng)一體戶籍管理12-12
陶家:雙“退出”=安居+社保12-13
鶴壁:集體建設用地可流轉12-15
魚嘴:“三保險”讓農民放心
“退地”12-15
成都:退地換社保,農民變居民12-17
農民變市民專家建言12-18
■特別報道
又好又快:“十一五”開局之年
重慶經濟實現(xiàn)開門紅1-4
今年經濟發(fā)展的主要調控
目標1-4
今年經濟工作的著力點1-5
就業(yè)是民生之本 民生是和諧之基1-6
為了市委書記的囑托1-6
從“零”開始1-8
汪洋論黨要管黨的新思路新方法2-4
公仆楷模——鄧平壽3-4
綠葉無悔撲向大地3-4
鄧平壽生平3-9
我要讓虎城百姓都過上巴巴實實
的好日子3-10
縣委書記眼里的好干部3-13
是你,讓我的心靈復蘇3-14
與鄧書記相處的點點滴滴3-15
一位村支書的追悼3-17
鄧書記改變了我的命運3-19
他把家人裝在心里3-20
鑲嵌在花圈中的悼詞3-21
鄧君別故里 肝膽照虎城3-22
網(wǎng)友深情熱議好公仆鄧平壽3-23
一份特殊的“一號文件”3-24
“重慶已站在一個新的發(fā)展
起點上”4-1
市委書記汪洋:把胡錦濤總書記
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重慶前進
的動力4-6
“鄧平壽作風”產生強烈反響4-28
鄧平壽的故事在繼續(xù)……4-28
鄧平壽的口頭禪4-30
感慨 追思 呼吁4-30
專家學者五人談:向鄧平壽學什么4-32
市委全面部署“作風建設年”活動5-4
汪洋強調:“三種意識”是
對作風建設的根本要求5-4
南川區(qū):發(fā)文“一頁紙” 開會
“一捆子” 講話“一刻鐘”5-5
市質監(jiān)局:以“五廉”變“五風”5-5
我市興起宣傳學習公仆楷模
鄧平壽熱潮5-6
中共重慶市委關于追授鄧平壽
同志“重慶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
稱號的決定5-6
群眾需要更多的“為民干部”5-7
官不在大 為民則靈5-8
像鄧平壽那樣干事5-8
追隨鄧平壽的足跡5-9
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三屆市委、
市紀委領導集體6-4
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三屆委員會
常委簡介6-5
加快建設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的直轄市
為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而奮斗6-12
黨代會《報告》八大亮點6-24
中央媒體采訪團來渝采訪
鄧平壽事跡6-11
走過直轄十年 邁向“特區(qū)”十年7-4
紀念重慶直轄十周年7-5
賀信7-6
回良玉:以又好又快發(fā)展之為
立率先全面小康之位7-6
汪洋:藍圖已經繪就 機遇就在眼前 發(fā)展時不我待7-8
關于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致社會各界的一封信7-9
重慶直轄十年大事記7-10
尚昆主席回鄉(xiāng)記7-14
汪洋: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成敗在改革
重慶改革要走自己的路8-4
曾慶紅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
鄧平壽先進事跡8-6
魚水深情滿巴渝8-8
重慶“固本強基”新亮點9-4
喜看黨建換新顏9-4
自主創(chuàng)新的領航員9-4
一份“黨員提案”引出的故事9-6
溝通心靈的網(wǎng)上“青年紅色
根據(jù)地”9-7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9-8
“紅旗社區(qū)黨組織”的兩件法寶9-9
流動的支部溫馨的驛站9-10
變“積壓”劣勢為“存量”優(yōu)勢9-11
十七大精神在重慶11-4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新勝利而奮斗11-7
汪洋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1-24
汪洋、王鴻舉當選為中央委員11-24
張軒、陳存根、劉學普當選為中央
候補委員11-24
徐敬業(yè)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
委員會委員11-24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
大會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
(修正案)》的決議11-23
十七大報告新意解讀11-25
陳存根:發(fā)揮黨刊優(yōu)勢
深入學習宣傳十七大精神12-4
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三大重點
和著力點12-5
發(fā)展教育事業(yè)要處理好四個關系12-6
更好更快地推進“一區(qū)三高地”
建設12-7
如榔村的“三個不放松”12-8
“三心”溫暖鄉(xiāng)親的心12-8
市建委:提升重慶城市品格12-9
市市政委:主城六區(qū)明年實現(xiàn)
數(shù)字化城管12-9
江津區(qū):“五大計劃”改善貧困
農民的民生12-9
■理論與實踐
打造重慶優(yōu)勢產業(yè)的產業(yè)鏈1-20
三峽庫區(qū)中小企業(yè)發(fā)展與科技
創(chuàng)新對策4-56
進一步理順區(qū)縣黨委領導體制
和運行機制7-16
三峽庫區(qū)如何承接產業(yè)梯度
轉移8-46
土地流轉:重慶可以實現(xiàn)三大突破9-17
兩頭走 雙向轉 多渠道10-39
解讀浙商文化10-41
重慶農村土地流轉存在問題
與路徑探索12-22
■ 精心打好“直轄牌”
打好“直轄牌”的重點、藝術及功力1-22
重慶應大力拓展新產業(yè)1-23
重慶教育要打好“天牌”、“地牌”、
“人牌”1-24
打好“旅游牌”和“文明牌”1-25
重慶打“直轄牌”的三個要點1-25
“1小時經濟圈”:重慶發(fā)展新突破
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2-18
■ 發(fā)揮直轄優(yōu)勢 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
共建“成渝經濟區(qū)”打造中國
“第四增長極”4-34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xiāng)的突破點5-12
重振老工業(yè)基地雄風的著力點5-14
解決民生問題的關節(jié)點5-16
規(guī)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城市的
著眼點5-18
■當代風采
撿廢品,在校大學生成為
總經理1-43
執(zhí)法為民模范王林剛1-44
一個檢察官的俠骨柔情1-46
她就是河上那座橋2-34
一個軍人的戰(zhàn)斗2-36
血染的獎章2-38
一片土地一片情2-40
法學教授之“憂”2-42
踏平坎坷成大道2-44
一生只為“一窩菜”2-46
超越生命的燦爛2-48
感恩的星3-50
誓將大糞變清水3-53
像辦企業(yè)那樣辦學校3-55
她送兩萬農民外出打工4-50
鐵肩擔道義 慧眼察秋毫4-52
一位民警的最后26小時4-54
點燃山鄉(xiāng)富裕的燈5-43
為生命謝幕5-44
調解高手湛秀英5-46
“愛心使者”周健伊5-47
如榔有個“劉闖王”5-48
一名勞務經理的農民本色5-49
永不放棄自己5-50
愛灑306號車廂5-51
灑向無聲世界的愛5-52
我永遠是社區(qū)居民的貼心人7-47
小人物也要敢于扛大旗7-48
真心才能換真情7-49
從茅草房走出來的“功臣”8-34
“現(xiàn)代麥客”黃平8-36
“重災區(qū)”來了個張年全8-38
“富叔叔”和他的大學生兒女們8-40
新屋村傳奇8-42
王程的愛和憎8-44
揮絢麗畫筆繪“三維人生”9-45
一筆2萬元黨費的背后9-48
“豬保姆”9-49
生命如畫9-50
“三字經”念活跳石村10-29
“江瘋子”扶貧記10-31
法官媽媽劉健紅10-33
清貧的固守10-35
一位企業(yè)家的慈善情懷10-37
“辣椒媽媽”11-56
老徐的小事11-59
折翼天使的飛翔12-30
石龍技工:一個品牌的成長12-32
六名“愚公”和一條路12-34
■改革視點
紅苕變“石油”:環(huán)球石化的
神奇循環(huán)1-30
“天劍”是如何插進歐美大陸的1-31
重慶三家軟件巨頭的成長奧秘1-33
一個鄉(xiāng)衛(wèi)生院的起死回生1-35
代理家長:為留守兒童撐起愛的
藍天1-36
“動漫帝國”探秘2-22
一粒“膠囊”的創(chuàng)新之旅2-24
“妙招”巧解融資“結”2-26
“德莊”的智慧2-28
“四兩”激活“千斤”2-30
會展產業(yè)鏈接重慶經濟3-26
綠色GDP走進重慶3-36
“中國摩王”的品質回歸之路3-38
當豬有了文化3-40
“誠信計生”掀起的變革3-42
萬州:走出低谷擁抱輝煌4-38
為科技插上騰飛的翅膀……4-40
一位網(wǎng)商的掘金“路線圖”4-42
“數(shù)字化”催生的“城管革命”4-44
博賽兼并“老大”傳奇4-46
黑山谷“奇跡”4-48
一個橡膠圈引發(fā)的傳奇5-20
“狗皮膏藥”的神奇“療效”5-22
一張救助卡帶來的變革5-24
“玖龍紙業(yè)”落戶江津“解密”7-38
眾志成城招大商7-40
“龍蝦三吃”演繹金融傳奇7-40
十萬技工出夔門7-42
“三制”解“三憂”7-44
走,跟著“組織”打工去7-46
福城新農村的“民心支點”8-21
長安領先的“法寶”8-23
南岸的“均衡教育”之道8-25
“柑橘大王”的標準化之路8-27
庫區(qū)“雙零”家庭“清零”8-29
重慶機場在變革中“展翅”8-31
農家“蘭美人”成了“洋媳婦”8-33
一個“世界辦公室”的崛起9-32
社區(qū)進村9-35
向國際巨頭“亮劍”9-38
擁抱北部灣9-40
西南證券的“重組之舞”10-22
匯豐銀行重慶拼圖10-24
公交車“鏈接”城鄉(xiāng)10-26
當紅苕尖貼上商標……10-27
重慶三條街的創(chuàng)意得失11-52
書香沁農家11-55
重慶物流的“寸灘效應”12-24
武隆工業(yè):從弱到強“三級跳”12-26
政府采購,離陽光有多遠?12-28
■黨建新苑
親歷區(qū)縣領導班子換屆考察1-53
警惕當前換屆工作中出現(xiàn)的
兩股歪風1-55
警營新風1-56
北碚:干部學習教育“四步法”
(等5則)1-58
選拔大學生村干部的啟示2-56
讓大學生村干部走得更遠2-57
“環(huán)保鐵軍”這樣鑄就2-58
云陽:“五卡”管好流動黨員
(等5則)2-59
重慶區(qū)縣和鄉(xiāng)鎮(zhèn)換屆透視3-29
大足:加強干部監(jiān)督(等5則)3-35
溫州非公企業(yè)黨建工作的
哲學啟示4-63
品牌與黨旗同輝4-65
溫暖,從心開始4-66
北碚:管好后備干部(等5則)4-67
春雨潤物細無聲5-30
私營企業(yè)里的黨員攻關組5-32
江北:三大制度促進基層組織員隊
伍建設(等5則)5-66
產業(yè)鏈上的黨小組7-60
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7-61
流動在異鄉(xiāng)的堡壘7-62
流動黨員,這里是你溫暖的家7-64
江津:讓后備干部脫穎而出
(等5則)7-65
注重“四個堅持” 做好“共”字
文章8-49
1+1>2:“牽手”效應8-51
“共育共管”新模式8-52
資源共享的“溫馨驛站”8-54
黔江:確保黨員發(fā)展質量
(等5則)8-56
大足:規(guī)范為民辦事“全程代理”
(等5則)9-56
忠縣黨群和諧三部曲10-47
“建家”記10-49
五破五立:重塑組工干部思想體系
和作風準則10-50
從“口袋黨員”到企業(yè)骨干10-52
“網(wǎng)上課堂”溫暖的“家”10-54
巴南:實現(xiàn)黨代表“三個轉變”
(等5則)10-56
萬州:創(chuàng)新城市社區(qū)黨組織設置
(等5則)11-60
打開“遠程教育”這扇窗12-40
警營新風撲面來12-42
邊城黨建協(xié)奏曲12-44
資源共享“齊步走”12-46
“流動堡壘”維權記12-47
江北:“兩新”黨組織發(fā)揮作用
(等5則)12-48
■心靈溝通
撼山易,撼“本本”難?1-26
悠悠萬事,發(fā)展為大1-28
人才都不做“小事”嗎?2-60
人才為啥成“擺設”?2-60
讓人人都成才使人人能展才2-61
我為什么會被“改非”?3-32
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3-33
到哪兒去找“新農民”?4-24
“新農民”就在身邊4-25
這算不算形式主義?5-62
作風建設貴在務實5-63
年輕干部想干點事,咋這么難?7-19
做一名會干事的干部7-20
“一圈”加速,“兩翼”咋辦?8-19
“一圈”引領,“兩翼”齊飛8-20
真的只有外來的和尚才能念好經?9-42
敞開胸懷擁抱天下英才9-43
農村人,讓我說你什么好呢?10-20
讓城里人、農村人成為“一家人”10-20
鄉(xiāng)鎮(zhèn)干部為啥不愛讀書?12-52
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12-52
■社會熱點
貪官為何信迷信1-63
醫(yī)改惠民新思路2-62
換屆要避免四種“效應”2-64
反腐新風暴3-62
民意訴求:“渠”寬才“流”暢3-64
民間組織:建設和諧社會的
新“抓手”4-68
我看重慶的“短板”5-59
干部作風問題面面觀5-60
貪官好色 色促官貪7-58
官員“貪內助”的警示8-59
行政大廳是“收發(fā)室”還是
“便民臺”9-60
“雅腐”進入“深水區(qū)”10-60
“老博會”呈現(xiàn)三大亮點12-54
警惕高校學生干部“官場化”12-55
■公仆情感
母愛,讓兩個“兒子”重生1-49
“暴君”媽媽變“珍珠”媽媽2-50
60載流金歲月雕琢鉆石婚姻3-57
15年抗癌路上的金色陽光4-58
和孩子一起堅強5-54
警花身邊的一片綠葉7-50
“博弈”背后的愛8-57
微笑人生9-52
50載金婚的革命愛情10-57
我欠母親一個“家”12-49
■和諧重慶
渝黔攜手,共筑西南大通道
“防火墻”1-39
200多個棄兒從她的生命里
走過1-40
涉法信訪,律師伸出溫暖的手1-42
調解委“調”出和諧之音2-53
找“賀大姐”擺擺心里話2-55
群眾上訪 干部跑腿3-44
用愛心傳遞愛心3-46
一場延續(xù)12年的愛心接力3-47
青山不老夕陽更紅3-49
一個社區(qū)“充分就業(yè)”的背后4-60
少女圓夢4-62
一個偏遠鄉(xiāng)的和諧之道5-26
特殊的群體特別的愛5-28
當未成年犯有了“愛心家人”……7-54
“毛草地”成了就業(yè)大舞臺8-48
一個副校長與27個留守兒童的
故事9-54
九重葛花開10-42
“三愛平臺”溫暖社區(qū)10-44
學堂村的“小廣播”10-46
“時間銀行”儲溫暖11-61
帶著前夫出嫁11-62
萬州:驅趕貧魔鑄和諧12-36
流動仲裁:矛盾化解直通車12-38
■七嘴八舌
為渝中區(qū)GDP落后大聲叫好1-19
交委的體驗式執(zhí)政值得推廣1-19
依法治狗1-19
“嘴巴”腐敗治“屁股”2-33
“禁令聲聲”不如“問責連連”2-33
切記“年關”是“廉關”2-33
從邱曉華涉嫌重婚說起3-25
治污先治官3-25
有感于市長給老百姓“順氣”3-25
領導干部要敢于說“硬話”4-27
做好人 當好官4-27
掛掛“黑榜”也無妨4-27
有感于溫總理給小學師生回信5-29
從汪洋書記的憂慮說起5-29
公示接待費用是個好辦法5-29
“一杯水”的警示7-53
農民告省長:一舉三贏7-53
記取鄭筱萸案的五大教訓7-53
扎“袖口”不如建“關口”8-61
好官“四訣”8-61
被異化的募捐8-61
為官替己畫條“線”9-13
從“泥腿子”獲科技大獎說起9-13
陳良宇被“雙開”彰顯中央
反腐決心9-13
“為領導服務”警醒了誰?10-62
“善意謊言”有多少善意10-62
警惕“斯德哥爾摩綜合癥”10-62
對“貪官不臭”的反思11-51
有錢先盡著老百姓11-51
“文山會海”為何“越消越腫”11-51
從吳儀副總理落淚說開去12-21
“傻人”辨12-21
會說話的禮物12-21
■巴渝鏡鑒
冷水煮青蛙:一個局長的蛻變1-59
糖彈襲來,上校軍官為何
不堪一擊1-60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
專家前程1-62
“校園貪腐”警鐘鳴2-65
被“行規(guī)”絆倒的高級工程師3-60
民警收錢私放嫌犯應如何
定性處理3-61
機場路“絆倒”八個貪官4-71
一個銀行行長的懺悔5-57
侵占單位不當?shù)美男袨?/p>
是貪污還是非法占有5-58
“污點官員”栽水記7-56
吳讓揖:違規(guī)犯罪“標本”8-62
馬平何以落馬9-57
馬平受賄案:典型的“非典型
腐敗”9-59
四高管集體辭職的“貓膩”10-63
傳志福跑官被騙記11-64
什么才是最合算的人生?11-66
離奇索賄案與神秘女人12-57
■助您成功
掃樓梯的故事1-48
一份盒飯改變我的思維方式1-65
逼出來的爵士歌王1-52
退路是通向失敗的捷徑1-52
成功沒有時間表2-21
沒有雨傘的孩子必須奔跑2-32
失禮沒有理由2-39
勝利在于敢于出擊2-43
做好生命中剩下的9000件事2-72
額外收獲2-72
態(tài)度并不能決定一切3-31
不要讓人偷走你的夢3-69
我能做的僅此而已4-37
勇者的一“跳”4-70
“現(xiàn)在就去……”4-73
挖水溝造就的美國總統(tǒng)5-42
天才的一斧5-71
柏拉圖的椅子5-71
窗戶與鏡子5-24
最難開的鎖7-67
像劉翔那樣選擇對手7-67
成功與位置有時毫無關系7-68
誠實的噪音8-65
舉手投足之間8-65
國際知名演說家的成功密碼9-62
找到下一個說“Yes”的人9-63
站在有光的地方10-53
總要有一樣拿得出手10-65
黑斑羚的智慧11-58
退回去的勇氣12-43
弱點改變命運12-51
盡力而為還不夠12-61
播下那枚叫“總統(tǒng)”的種子12-62
真正的差距12-66
養(yǎng)在瓶子里的鵝12-67
■服務熱線
市管領導干部最近任免動態(tài)1-51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1-27
第1期讀者意見調查表1-72
2006年第11期讀者評刊結果1-57
《當代黨員》成為宣傳重慶的
重要窗口1-29
捧出一顆滾燙的心1-68
市管領導干部最近任免動態(tài)2-52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2-17
第2期讀者意見調查表2-73
2006年第12期讀者評刊結果2-14
一份“用心”的刊物2-54
希望多刊登一些違法違紀
案例性報道3-59
《當代黨員》網(wǎng)絡版與您相約3-54
市管領導干部最近任免動態(tài)3-34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3-28
第3期讀者意見調查表3-72
第1期讀者評刊結果3-52
《當代黨員》堅定我的幸福觀4-26
市管領導干部最近任免動態(tài)4-77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4-9
第4期讀者意見調查表4-79
第2期讀者評刊結果4-51
一位高中生的建議5-33
我讀第3期《當代黨員》5-33
一個老黨員眼中的《當代黨員》5-56
市管領導干部最近任免動態(tài)5-69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5-11
第5期讀者意見調查表5-72
第3期讀者評刊結果5-58
市管領導職務最近任免動態(tài)6-68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6-11
第6期讀者意見調查表6-76
第4期讀者評刊結果6-61
市管領導職務最近任免動態(tài)7-52
全國興起宣傳學習鄧平壽
優(yōu)秀事跡熱潮7-68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7-18
第5期讀者評刊結果7-63
第7期讀者意見調查表7-70
市管領導職務最近任免動態(tài)8-47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8-55
第6期讀者評刊結果8-43
第8期讀者意見調查表8-70
近期部分讀者來信反映問題的
處理情況9-67
心靈的慰藉9-61
補正9-62
市管領導職務最近任免動態(tài)9-59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9-28
第7期讀者評刊結果9-68
第9期讀者意見調查表9-70
市管領導職務最近任免動態(tài)10-38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10-19
第8期讀者評刊結果10-30
第10期讀者意見調查表 10-70
市管領導職務最近任免動態(tài)11-39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11-6
第11期讀者意見調查表11-72
第9期讀者評刊結果11-50
《當代黨員》很耐看12-45
讓《當代黨員》在每一個角落
都生根發(fā)芽12-59
市管領導職務最近任免動態(tài)12-62
近期組織生活內容參考12-20
第12期讀者意見調查表12-72
第10期讀者評刊結果12-35
《當代黨員》2007年總目錄12-69
■巴山夜雨
縣長與護欄(小小說)1-67
陪讀(散文)1-66
看火車的孩子(散文)2-67
下鄉(xiāng)手記(紀實散文)3-66
紫檀木盒(小小說)3-68
重慶啊,我血脈相連的兄長
(詩歌)3-70
青青山野(散文)4-74
重慶的橋(散文)5-64
縣長的信仰(小小說)7-66
正科長·副科長(小小說)8-66
軍人的情懷 8-58
第六次撞車(小品文)9-64
母親的磁器口(散文)9-65
二月的雨默默無聲(詩歌)9-66
讀月(散文)10-66
蟬兒·母雞·黃牛(寓言詩)11-70
編掃把的母親(散文)12-60
■重慶一月要聞
30項市慶工程為重慶直轄10周年
獻禮(等10則)1-69
重慶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等10則)2-71
重慶工業(yè)經濟利潤10年增長
15倍(等8則)3-71
總書記為重慶發(fā)展導航定向
(等12則)4-78
重慶四川簽署推進川渝合作
共建成渝經濟區(qū)協(xié)議(等9則)
5-70
重慶部署一小時經濟圈發(fā)展戰(zhàn)略
(等10則)6-77
重慶建設全國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綜合配套
改革試驗區(qū)正式“開工”
(等9則)7-69
統(tǒng)籌城鄉(xiāng)重慶確定兩步走戰(zhàn)略
目標(等10則)8-64
胡錦濤總書記來渝視察
(等8則)9-69
重慶上半年經濟增速全國排
第12位(等11則)10-67
黨的十七大 溫暖著3000萬巴渝
兒女心(等9則)11-71
重慶啟動“雙千強村”工程
(等10則)12-63
■封面故事
給母親河梳妝1-70
古力:青春飛揚黑白世界2-68
鳳舞蓮清 大愛無形4-75
為“小人物”討公道的“大律師”5-67
解放碑越來越矮 重慶越來
越高6-78
鐵骨硬漢尚保雨8-67
洪水中的脊梁9-14
王亞非:“轉身”的美麗10-68
好醫(yī)生顧順華11-68
彭靜:責任千鈞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