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的一個夜晚,在上海勞務基地寶山承包隊的幾個黔江籍流動黨員和農民工被飛舞的蚊子擾得心神不安,他們感到,應該要求廠方為自己改善宿舍條件了。
“向黨支部反映一下。”黨支部了解這一情況后,與勞務基地負責人一道迅速與廠方銜接,很快就達成了由廠方和勞務基地共同出資改善職工宿舍條件的協議。
時間追溯到10年前。由于很多農民工法律法規知識比較缺乏,遇到勞資糾紛、工傷保險等問題時,往往不知道如何解決,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農民工中的黨員站出來了,給權益受侵害的農民工出謀劃策,甚至親自出馬,上下奔走。但是一個黨員的力量是薄弱的,常常收效甚微。
“為什么不將他們組織起來,建立起我們自己的‘堡壘’?”一些黨員想。
于是,黔江上海勞務基地負責人謝昌玖,在得到黔江區組織部門和上海港務公司組織部門批準后,于1996年在條件成熟的裝卸承包總公司成立了“中共黔江區上海港務局裝卸承包總公司黨總支”。
“是黨組織為我們撐腰壯膽,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在黔江上海勞務基地,小到勞資糾紛,大到工傷索賠,黨員們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基地黨組織。
朱家美是較早到上海勞務基地務工的黔江籍黨員。擁有一份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一直是他和同伴的期望。雖然他們一次次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但都沒能得到解決。
隨著黨組織的建立,朱家美和他的同伴的愿望逐步得以實現。1996年,經過各基層黨支部和基地黨總支的努力,上海港務局終于為農民工繳了安置基金。去年,經過基地黨總支多次交涉,在整個上海市為農民工購買“三險”不到60%的情況下,用人單位為黔江上海勞務基地所有農民工購買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解除了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作為黨組織,既要為黨員維權,也要為普通的農民工維權?!痹谏虾2稍L期間,筆者正好碰上黔江勞務基地黨總支在為黔江籍農民工徐丙剛的工傷等級鑒定一事奔走。基地黨總支書記謝昌玖告訴筆者,現在基地黨總支的職責從組織流動黨員開展組織生活,為流動黨員維權,擴大到為所有權利受到侵害的農民工維權。
去年,徐丙剛在上海勞務基地務工時不慎從操作臺上摔下來,雙腳后跟骨斷。
對浦東區勞動局作出的工傷等級鑒定,徐丙剛不服。找誰呢?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找基地黨總支和承包隊黨支部。基地黨總支和承包隊黨支部前前后后10余次奔走于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浦東區勞動局和上海市勞動局之間?!罢媸且兄x黨組織對我們的關懷!”雖然重新鑒定的結果還沒出來,但卻極大地安慰了徐丙剛受傷的心。
勞保用品、節日慰問品的發放,保險的購買、工傷的索賠等流動黨員和農民工工作范圍內的權益,黨支部都要介入;流動黨員和農民工工作以外的權益受到侵害,黨支部也要介入。去年,在上海務工的黔江區馮家鎮農民工孫華躍在街上玩耍時被車撞了,肇事者卻賴著不賠錢,孫華躍躺在醫院無錢醫治?;攸h總支和承包隊黨支部成員分頭找到公安、交警、肇事者協調,最終爭取43萬元的賠償,使孫華躍得以及時醫治。
如今,通過黨總支的努力,勞務基地不但建立了例行體檢、防暑降溫、防寒保暖、工傷護理等一系列勞保機制,而且還建立了農民工工資隨上海GDP增長而增長的調節機制,完善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制度。黨組織為黔江流動黨員和農民工撐了腰、壯了膽。
在今年召開的全市勞務經濟工作會上,“黔江港務裝卸”和“石龍技工”被作為重慶僅有的兩個勞務品牌來推介,黔江勞務品牌和黨的建設不僅得到了上海的認可,而且也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