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選舉學生干部時,大學校園里的“政治氣氛”驟然濃厚起來。有的學生摩拳擦掌、挖空心思參與競爭,有的甚至明爭暗斗,都想謀得一官半職,使校園充斥著濃烈的“官味”。
大學生干部競選趨向“官場化”,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學生“官場”怪象種種
——重慶某高校一位分管學生工作的老師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6年新學期開始,學生會進行換屆改選,在醞釀候選人時,他曾在一天內接到5起學生宴請電話,收到3件禮品,禮品檔次已不再是名煙、名酒和土特產、保健品,而是上升至保險單、筆記本電腦,當這位老師退回后,這位學生又換成提貨卡再次登門。真可謂挖空心思、不惜血本。甚至還有位平時表現不錯的同學,通過家庭關系,給學校一位處級領導“打招呼”,要求在其競選學生會主席時給予支持……
——某高校一位大二新聞專業女生,為了當選學生干部獲得綜合測評加分,不顧廉恥,在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男輔導員老師那里媚態嬌作,言語露骨,欲“獻身”求官,最后因為兩人關系搞僵,老師反目不認,這位女生告發后才公之于眾,男老師也受到了學校的處分。
——某大學的一位學生會干部,畢業后參加省委組織部選調進入公務員隊伍,工作不到兩年,貪污自己所保管的黨費20多萬元,為女友購買時尚衣物等,并進行高檔消費,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淪為階下囚。據其個人交代,他在大學當干部時就是通過父母的關系在學校買的“官”。
——某省2004年學生聯合會駐會主席張某,通過自己負責評選本省優秀學生會干部之機,將某高校的評優指標任意增加,將其給予自己的一位老鄉。后來學校老師在領取榮譽證書時發現多出一人,查閱原始資料并無其人才露出了馬腳。
以上怪象表明,學生干部“官場化”問題已經在被譽為最純潔的“象牙塔”里蔓延。
大學生對“官位”趨之若鶩的背后
為什么“學生官”會吸引這么多人趨之若鶩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些學生功利思想嚴重。事實上,高校大部分學生干部還是純正的,能夠踏踏實實做事,盡心盡力為同學服務,以此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不過,個別學生干部缺乏為同學服務的意識,他們的“動機”是想撈政治資本和取得上級領導以及老師的信賴與贊賞,為以后入黨、考研以及就業提供便利。西南大學團委書記盧波坦言,多數學生干部是憑能力當選,但眼下高校中確實有學生為“升官”拉關系的現象。盧波認為,學生涉世不深,對自己認識不足,才會單純地照搬社會上的一些負面的做法,忽略了條件、規則等等,這說明他們對自己缺乏信心。
一些學生個人英雄主義作怪。一個人能上大學是幸運的,在大學當上學生干部更是幸運的。但許多同學并不把它看做是鍛煉自己的平臺,而是熱衷于各種應酬,陶醉于自己的學生干部頭銜,處處表現自己,愛慕虛榮,嚴重影響了學生干部的形象。西南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程龍認為,學生干部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定位。人際關系固然重要,但如果沒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適合什么、將來如何發展,僅為了時髦和新鮮,即使當上干部也會一事無成。他認為,學校還是求學的地方,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學業一事無成,一切都會得不償失。
一些學生家庭期望值過高。許多學生家長“望子成龍”,把孩子考上大學看作是一種榮耀,子女能在學校當上學生干部當然更是值得驕傲的大事。因此,有的學生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也就削尖腦袋力爭當上學生干部。所以,也就不難理解有的學生在謀“官”時不擇手段了。
一些學生攀比心理嚴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人們的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漸增強。尤其是高校教育體制的逐步改變,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而學生的思想就很容易受到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沖擊。思想認識上就容易出現偏差,攀比心理日益嚴重,為了出人頭地,大家爭先恐后、各顯神通,才會出現一幕幕大學生“官場”怪現象。
遏制學生干部“官場化”應多管齊下
擴招以來,高校學生人數劇增,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干部的人數也隨之增加。據筆者了解,某高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4萬人,學生干部約有2000人,也就是說,幾乎平均20人中就有一個學生干部,可見學生干部之多。為此,當務之急是純潔學生干部隊伍,凈化校園風氣,不斷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
高校要對學生干部進行專門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導,教育學生辯證地看待學生干部這一角色。對于學生干部來講,既然社會工作與專業學習的目的是一致的,那么在實踐中就不應該有所偏廢。對學校來說,既然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育人,就不應該忽視學生干部崗位的育人功能。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優秀分子,他們必須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和開拓精神。只有具備這樣素質的學生干部才能在學生中間起好模范帶頭作用。眼下一些高校沒有對這方面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有的高校領導認為,學生干部根本就不是干部,因此,也就談不上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和管理。高校育人環境的好壞,學校風氣是否純正,學生干部隊伍素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學生干部的教育引導迫在眉睫。
要建立科學的學生干部任用機制。面向全體學生,建立起一個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營造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引入競爭及淘汰機制,全體學生對學生干部的工作有監督和建議的權利,激發學生干部工作積極性,而不是讓他們抱著各種頭銜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某高校通訊社的一位社長說得好:“社長永遠都不是一個榮譽,而是一種責任、一種壓力和一種為所有社員提供鍛煉平臺的義務?!?/p>
要切實加強對學生干部綜合素質的培養。可以通過業余黨校、學生干部培訓班、工作經驗交流會以及現場觀摩會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干部的理論修養和政治素質。盡可能地讓學生干部揚長避短,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放手讓他們開展工作;對學生干部要嚴格要求,工作上有計劃,學習上有目標,生活中樹形象;要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與考評機制,考評結果進入學生干部檔案并及時反饋給本人;要讓學生干部處處有緊迫感、危機感,幫助他們樹立起強烈的責任意識。
(作者系西南大學團委宣傳部長圖:左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