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鄭森英一早便帶著兒子來到北碚區梨園小學。看著兒子和其他孩子手拉手,蹦蹦跳跳地奔向教室,他開心地笑了。
鄭森英孩子的幸運,來自北碚區推行黨內決策民主化的改革:群眾點題,黨委決策。
點題
鄭森英和妻子從江西省資源縣到北碚區天生街道,在奔月路社區經營一個糕點店。雖然收入微薄,但生活過得還算踏實。但孩子卻還在老家上小學。每當看到城里的孩子背著書包上學,夫妻倆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早日把孩子接進城里讀書成了夫妻倆最大的心愿。
眼看要開學,鄭森英四處奔走。因為戶口等原因,孩子要上學,附近的幾所小學都要求他每學期必須繳納一筆高額的寄讀費,這讓并不富裕的鄭森英望而卻步。幾夜失眠之后,他對妻子說:“這里寄讀費太貴,孩子只能呆在江西老家。”妻子一臉抱怨:“這里的教學條件比家鄉好,為了孩子的將來,你再想想辦法吧。”
開學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孩子的學校還沒有著落,焦急萬分的鄭森英只好硬著頭皮找到奔月路社區的干部,希望他們能指條出路。
孩子的渴望、父母的焦急,引起了社區黨委書記張永蘭的同情。她一邊聆聽鄭森英的傾述,一邊飛快地把情況記錄在民情日記本上。鄭森英走后,張永蘭細細翻閱她的工作寶貝——民情日記。仔細梳理下來,有關農民工就業、住房、培訓及其子女入學的問題,就有十幾條。“農民工的問題怎么這么多?”它們就像一個個巨大的驚嘆號,讓張永蘭意識到,社區當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農民工問題。
第二天,張永蘭主動聯系其他幾個社區的同志,了解農民工的現狀,廣泛收集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在了解過程中,張永蘭聽到了農民工的聲音:“城里的困難群眾能享受很多幫扶措施,但是我們卻始終被排斥在外,有些門檻還是專門針對我們的,真是氣人。”社區黨員代表也深有感觸地說:“現在農民進城打工不容易呀,一個月掙八九百元,把生活費、房屋租金、娃兒上學的寄讀費一除,沒得搞頭了,確實艱難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苦水倒了個干凈。
隨后,由奔月路社區牽頭,集體向天生街道黨工委呈報了“關于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就業、住房、培訓及其子女入學等多方面問題”的專項議題。
議事
天生街道黨工委收到議題后,賡即派出街道黨工委委員羅玉、孟延風進行調查核實。
各個社區、有困難的民工家庭、周圍住戶,能走到的地方,羅玉、孟延風都走到了。廣泛深入各個社區開展專題調研后,他們查實,群眾所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并且時時刻刻影響著他們的生活。于是,一份關于《同在一片藍天下——進城務工人員共享工程》的議題,放在了街道黨工委的案頭:建立農民工子弟學校、開辦農民工培訓班、舉辦農民工招聘會、修建農民工公寓等12項建議,赫然列于紙上。
問題確實存在,專題調研后也有了對策,但如果要實施這一工程,涉及問題眾多,還需要群策群力。
街道立即召開黨工委會議,就是否實施《同在一片藍天下——進城務工人員共享工程》進行集體討論。
爭論很激烈。有的委員提出,農民工問題涉及城鄉統籌,是當前的頭等大事,街道黨工委應不等不靠,大膽探索,可以先行一步拿出具體解決辦法;也有委員認為,農民工進城,其子女進城入學,會影響城市就業,會使本身就有限的教育資源更加緊張,且民工居住地人員雜亂易帶來社會隱患,建議暫緩……
激烈的討論進行了3個多小時,各方意見爭執不下,委員意見一時難以統一,只好休會。
會后,街道黨工委決定擴大討論范圍,于是第二天黨工委召開擴大會議,邀請30名社區黨代表、居民代表、專家,共同討論,以廣泛聽取黨員和群眾的意見。黨工委相信,只有經過充分討論,并且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意見,才可能貼近民心,才能真正解決群眾的問題。
決策
經過充分討論,代表們一致認為這是一項解民憂、解民難的民心工程,應當全力推行。從爭鳴到統一,街道和社區充分尊重了每一位參會代表的意見,最終以投票的方式,通過了這一決策,并確定了實施方案和各項細則。
為了讓鄭森英的孩子盡快入學,為了讓那些在街頭迷茫的農民工找到工作,為了讓流離失所的家庭有一個能遮風蔽雨的地方,為了……群眾的需要,就是決策的題目,就是工作的方向。街道黨工委主動聯系區城鄉統籌辦、區勞動局、區教委、區建委等9個部門,經過召開兩次協調會,爭取到了各方的支持。
轄區內的梨園小學、天生橋小學、實驗中學,被確定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指定就讀學校。從2007年9月起,凡持有社區出具的農民工子女入學證明,街道的每一位農民工子女都可免收寄讀費,入讀這3所學校。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終于能夠享受與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上學待遇。
街道政策剛一出臺,奔月路社區黨委書記張永蘭第一個告訴了鄭森英。將信將疑的鄭森英拿著社區出具的農民工子女入學證明,前往梨園小學為孩子報名時,驚喜地知道,學校將為其減免每學期1500元的寄讀費,同時享受農村子女上學兩免一補的待遇。鄭森英算了一下,小學6年讀完,他能減少1萬多元費用。和鄭森英的孩子一樣,天生街道已有近100名農民工子女在新學期終于跨進城區學校的教室。
這種完全來自群眾的議題不止一個。2006年,天生街道黨工委作出決策的57個議題中,有29個直接來自普通黨員和群眾,超過議題總數的50%,改變了決策議題完全來自決策者的傳統模式。如今,北碚區在區和鎮(街)兩級黨委建立了黨內決策議題提案制度,轄區內10名以上的黨員、20%以上的黨代表、-30名以上的黨委委員聯名提出的提案,必須列為議事決策議題。重大決策議題確定后,邀請黨代表、普通黨員和群眾代表、有關專家參加決策咨詢論證,在征得60%以上咨詢委員會成員同意后,方能提請審議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