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30日,在北碚區天府鎮舉行的黨員直選鎮黨委領導班子的大會上,水土鎮大地村黨委書記劉存瓊創造了一個奇跡:從農民身份的村干部直接晉級為副處級領導干部——天府鎮黨委副書記。
從農民到鎮黨委副書記,劉存瓊起跳的撐桿,就是北碚區在黨內民主中推行的民主選人用人制度。
劉存瓊報名參選村黨委書記,不是因為這個職務,而是因為選舉方式新鮮
2003年11月,劉存瓊迎來政治生命的第一個拐點。北碚區村級區劃調整后,水土鎮原大地村與水土村、龍安村、西山村、近視村等5個村合并為一個方圓9.7平方公里、轄27個組的大地村。合并前任大地村黨委書記的劉存瓊報名參加了新一屆村黨委書記的競選,她將與其他眾多報名參選者同臺競爭。
引起劉存瓊興趣的,并不是這個大村的黨委書記職務,而是這次選舉方式非常新鮮。
以前產生干部,村黨委書記這樣的人選,一般都是由上級黨組織直接任命的,即便選舉,范圍也很窄,黨委書記只能在村黨委委員內部表決產生。而這次,只要是水土鎮內符合條件的所有黨員,都能參與競選,選民的范圍也從原來的幾個人,一下擴展到全村的黨代表、普通黨員。同時,選舉方式也從原來黨組織找個人談話,變為由候選人現場演講,黨代表、普通黨員當場投票,當場公布投票結果。這種自下而上的選舉方式,讓群眾有了發言權。
當劉存瓊站上演講臺,望著黨員和村民代表信任的目光,她就知道,這一仗她贏了。
經過民主投票選舉和組織對她近一周的考察,劉存瓊走上新大地村黨委書記的崗位。她說“其他4個村的黨委書記都是近60歲左右的老資格,有位老書記任職近20年了,要是沒有這種民主選舉方式,我恐怕不能輕易勝出?!?/p>
按照劉存瓊自己的規劃,走到村黨委書記的位置,已經足夠了。同時還經營著農家樂的她,對安康富足而平淡的農村生活,非常滿足。
可是很快,幸運之神再次垂青劉存瓊。
從一個村干部一躍成為鎮黨委劉書記,劉存瓊說:“是黨內民主給了我這條通天大道?!?/p>
2006年1月初的一天,劉存瓊接到一個老朋友的電話,朋友給她透露消息說,北碚區將在全區范圍內,用公推直選的方式,選拔天府鎮黨委9名班子成員。年齡在40歲以下、大專文化以上、任主要職務3年以上的村和社區干部,也可以報名參加競選。供競選的職務有黨委書記1名、黨委副書記3名、其他黨委委員5名。劉存瓊很驚異,這樣的職位,都是區級部門或者鎮(街)這一級的公務員甚至領導干部才有機會競爭的,這種好機會,能夠輪到她這種還是農民身份的村干部?
2006年1月下旬,劉存瓊看到了北碚區委正式發布的消息。不過,她還是對這個消息不以為然,一個農民身份的村干部去跟機關干部競爭,有啥優勢?即便報名參選,人家人熟地熟關系熟,弄不好自己就是去當個陪襯,走走過場。劉存瓊很快把這事忘了,一心忙著自己的本職工作。
讓劉存瓊沒想到的是,區委組織部的同志給她打來電話,鼓勵她報名參加這次競選。面對組織的動員,劉存瓊不好推辭,她鼓起勇氣報名,選的是黨委副書記這個職位。她只是想借這個機會鍛煉一下自己,毫不奢望自己能從機關干部的能人堆里勝出。
報名一個星期后,劉存瓊走進筆試考場??荚噧热荻际顷P于農村工作的一些基本方針政策和鄉鎮基層工作經驗。出了考場,劉存瓊突然有了信心,以她在基層的工作經驗,這樣的考試,真是駕輕就熟。但她心頭仍有憂慮:雖然在考試前,她就知道這次競選的紀律“任何人不許說情,不準問”,但這紀律到底是“鐵”,還是“棉花糖”?她心里沒底。
2006年2月20日,筆試成績宣布:20名初選人員從52名報名參選者中脫穎而出,其中有5名村、居委會干部,作為唯一一個農民參選人,劉存瓊順利入圍。在高興之余,劉存瓊得知一個讓許多人詫異的消息,正是這個消息給了劉存瓊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天府鎮原黨委一個副書記因筆試沒過關,失去了繼續競選的資格。這個結果,讓劉存瓊看到了區委真心推進黨內民主的決心。
信心有了,劉存瓊反而緊張起來。按照選拔程序,通過筆試關后,還有三道關。一是群眾公推關。每位競爭者都要深入天府鎮作為期3天的調查研究,然后召開公開推薦會,競爭者在推薦會上進行現場演講,然后由在場的社會各界代表打分評議,確定16名初步人選。二是區委推薦關。區委召開常委會,確定12名候選人。三是黨員直選關。全鎮符合條件的黨員,將到場投票選出鎮黨委班子成員。三道關走下來,20人將被淘汰11人。
為了讓每一位轄區居民了解候選人的情況和施政方案,區委公推直選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候選人分片到天府鎮所屬的村、社區、機關和學校等單位進行巡回演講,并回答群眾提問,接受群眾的挑選。當坐在學校操場的主席臺上,區委組織部的同志挨個簡單介紹這些初步候選人時,劉存瓊倒不緊張了“看到下面那些熟悉的鄉親,我心里反而踏實了?!眲⒋姝偸菑霓r村成長起來的,到此時為止,她還是一個真正的農民,雖然這些鄉親她幾乎都不認識,但直面鄉親,讓她很平靜。劉存瓊心里有了底氣。
在記票的問隙,很多群眾都拉住劉存瓊的手。有的說:“我們在電視上看到過你,你把大地村搞得這么好,我們一定要選你!”有的說:“我有親戚在你們大地村,知道你的事,你一定要帶領大家都過上好日子。”還有的說:“我們一定要把你選起來,你是代表我們老百姓的啊,是從最基層走來的干部,了解我們的苦處。”一位70多歲的老黨員,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拉住劉存瓊的手不放:“我有幾十年的黨齡,但從來沒有直接選過鎮領導,也從來沒有看見過從村干部里選鎮干部,你這可是頭~回,要爭氣啊!”
劉存瓊憑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良好的表現,一路闖過群眾公推關和區委推薦關,來到直選現場。
2006年3月30日,天府鎮召開直選大會,全鎮718名符合條件的黨員參加直選大會,分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三輪進行直接選舉,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了黨委書記1名,黨委副書記3名,黨委委員5名,組成了新一屆天府鎮黨委班子。劉存瓊當選為天府鎮黨委副書記。
劉存瓊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作為一個農民,在短短2個月時間內,就成為副處級領導干部。她激動地說:“這是很多人要奮斗好多年才能實現的目標啊,是黨內民主,給了我這條通天大道?!?/p>
民主選舉提供了一個公平的舞臺,能不能在這個舞臺上跳出精彩的舞蹈。才是民主的目的
因為民主,有些人離開了,也因為民主,有些人進來了。劉存瓊深深地知道,從農民到副處級領導干部,黨內民主不僅給了她一根撐桿,而且給她搭建了一個公平的舞臺,能不能在這個舞臺上跳出精彩的舞蹈,才是民主的目的。她說:“我不能辜負那么多雙支持我的眼睛,不能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p>
2006年4月20日,經過組織嚴格考察并履行相關程序,劉存瓊正式走馬上任天府鎮黨委副書記,主持組織人事工作,并兼任鎮紀委書記。
盡管成為領導干部了,但劉存瓊對職務的看法很樸素:走到這個位置上,就是為了給老百姓辦實事。為了解決鎮上一些困難黨員的生活問題,在劉存瓊牽頭下,以村為單位成立了互助基金會,動員大家為生活困難的黨員伸出援助之手。同時,針對農村黨員家里勞力少的情況,她還組織黨員幫助其栽秧、割谷。受民主之惠的劉存瓊,很樂意讓民主的氛圍繼續延續、深化。鎮里召開黨代會、人代會時,她都要邀請黨員、非黨人士列席。
2006年底,劉存瓊以優異的工作實績,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北碚區優秀黨務工作者。她用實際行動證明,群眾和組織的挑選沒有錯。
今年4月,劉存瓊的政治生命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因工作表現出色,她被區委任命為歇馬鎮黨委副書記,并被提名為鎮長人選,主持政府工作。
新的崗位,對劉存瓊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雖然早已拿到了西南農業大學(現西南大學)行政管理學大專文憑,但劉存瓊毅然決定報名參加市委黨校的經濟專業本科班學習。到記者采訪時,她分管的經濟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是民主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無論舞臺在哪里,我都不會辜負大家。”劉存瓊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