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三峽庫區奉節縣興隆鎮當黨委書記的袁順穎從未想到過,自己會坐上北碚區朝陽街道辦事處主任這把交椅,更沒想到的是,最近又走上北碚區澄江鎮黨委書記這一崗位。
改變袁順穎命運的不是關系,更不是金錢,而是北碚區在推進黨內民主的過程中實行的面向全市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制度。
懷疑:公選姓“公”還是姓“私”
“打破地域、領域、身份界限,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北碚區將在全市范圍內公選部分處級領導干部。”2006年3月17日,在萬州區委黨校參加新農村建設培訓的袁順穎,了解到北碚區將面向全市選拔3名處級領導干部和20名副處級領導干部這一信息,符合報名條件的袁順穎不禁暗自驚喜。
當天晚上,袁順穎迫不及待地在電話里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老婆,并表示自己準備試一試。“公選?現在這些都是假的,還不是要靠關系,你一個外地人,去都沒去過北碚,在北碚一沒同學、二沒朋友、三沒親戚,還想入人家那個圈呀?”老婆一盆冷水,把袁順穎的激情澆滅了一半。
第二天,袁順穎回到奉節,試探著把想法告訴了單位上要好的同事。“呵呵,想到北碚競選處級干部,你開玩笑PB?那都是內定了的,所謂公選不過是精彩的外衣。”同事對他的想法不屑一顧。
“以前選拔干部往往是伯樂相馬,領導點將,恐十白這次搞的公選也就是作秀,作為吸引眼球的幌子罷了。”袁順穎也開始懷疑,他不禁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就在幾個月前,在某區組織部工作的奉節老鄉通過電話告知他,該區將公選5名處級領導干部,建議他報考,并指點了職位,說憑他的條件應該沒問題。為此,袁順穎認真進行了準備。沒想到,兩個月后,該區的公選卻杳無音信,聽說公選變成了“私選”。
老婆、同事的忠告,以及幾月前的教訓,讓袁順穎有些瞻前顧后。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下定決心: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再說,也算是對自己的一次檢驗吧。他還有個小算盤,想親自看看北碚的公選,究竟是姓“公”,還是姓“私”。
2006年3月26日,北碚公選報名的最后一天,下午6點多,工作人員已準備下班,袁順穎最后一個匆匆趕到報名現場。
觀望: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還是“舍近求遠”
2006年4月1日,袁順穎踏進設在北碚區朝陽中學的公選筆試考場。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自我感覺不錯的袁順穎果然以高分奪魁,和所報考小組的第二名拉開了3分的差距。
袁順穎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但興奮之余,新的擔憂又讓他夜不能寐。
筆試成績一向比較公正,但進入面試環節,卻大有文章可做。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奉節人,報名時才初次踏上北碚的地盤,連認識的人都沒有,更別說熟人。如今“地方保護主義”,“近親繁殖”之風盛行,人家要照顧本地區的人才,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這次面試中有人頭熟、關系多的北碚本區考生,那面試很可能成為自己的“滑鐵盧之戰”。想到分數占總成績60%的面試,袁順穎不免患得患失。
面試當天早上7點40分,袁順穎和其他考生一同進入組織部會議室,等待面試。果然不出袁順穎所料,和他同組入圍面試的考生中,有兩名是北碚區人,其他組入圍面試的北碚人也不少,他們熟絡地和考官打招呼。袁順穎只能呆呆地坐在一邊,他的心涼了一半。
“各位考生早上好,現在我們所處的整幢大樓的手機信號已被屏蔽,請將手機和手提包交到指定地方,然后回原位休息,等待通知,謝謝配合。”工作人員的話,讓袁順穎感受到了大戰之前的肅穆。“這陣仗跟高考差不多了。”有人小聲地嘀咕。對沒有打過歪主意,也根本無法走后門的袁順穎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信號。
輪到袁順穎面試了,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步入考室。考室里除了7名考官,在答題席左邊設有攝像機,對面試情況全程錄像,右邊坐著紀委的監察員和公證員。考室里有專門讀題的主持人、記時員、記分員。更讓他始料不及的是,面試答題不準介紹自己的真實姓名、身份和工作單位。答題結束,評委當場打分。目睹這一切,袁順穎如釋重負。他以出色的表現,得到考官的高度認可。
幾天后,袁順穎接到北碚區委組織部通知,自己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好成績,被列為考察對象。同時,袁順穎得知,被列為考察對象的幸運兒除了他自己,另外兩位分別來自萬州和黔江,同組參加面試的兩位北碚本地人,都沒有進入考察名單。
“結果最終怎樣,會不會因為考察故意找問題把我這個無錢、無關系的邊遠區縣的考生刷下?”袁順穎又有了新的顧慮。
堅信:不拘一格選良才
2006年4月28日下午,袁順穎再次接到北碚區委組織部的電話通知,北碚區委已將他作為準備錄用的處級領導干部進行公示了。
5月8日,北碚區委、區委組織部對公開招考的23名領導干部進行集體談話。在大家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袁順穎驚奇地發現,23名公選的領導干部中,竟然有17名來自北碚區外,外地干部占74%。
集體談話后,區委組織部領導找他談話時,更讓他驚訝。“組織考慮到你表現優秀,又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和經驗,我們決定讓你挑起朝陽街道辦事處主任的重擔。”朝陽街道是個很重要的街道,袁順穎深知這一職位的分量,這充分說明,北碚區委對公開選拔的處級干部是充分信任的。
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后,袁順穎如魚得水,大展拳腳。接下來,組織上又出面為所有從區外公選到北碚的處級干部解決了住房、愛人工作調動、子女入學等后顧之憂。這些做法,溫暖著袁順穎的心,北碚區真正把他們當成了自家人,他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在新的領導崗位上,袁順穎總是不斷地鞭策自己,作為公選出來的干部,一定要多做事、做好事。
憑著這種信念,袁順穎用自己的工作實績,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充分信任。去年11月8日,他又被委以重任,到澄江鎮擔任黨委書記。
擔任澄江鎮黨委書記后,為了聚民意、凝人心,工作思路合民心,決策合鎮情,袁順穎組織村組干部、鎮機關中層干部、鎮機關離退休老同志代表、轄區企業負責人代表、轄區各事業單位負責人、新老班子成員進行大討論,他敞開心扉,鼓勵大家談問題、講真話。
“我從1995年起就擔任鎮黨代表,以前只是鎮黨委換屆時參與投票,平時都忘了自己的代表身份,還不如當個人大代表好。”已經連任5屆黨代表的北泉村黨員龍天真給袁順穎提出了意見。
袁順穎深知,自己能夠走上現在的工作崗位,全靠北碚區的黨內民主選拔優秀人才之舉,他深知民主的力量。為此,在區委領導和區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他在全鎮組織實施黨代表大會常任制,通過黨代表活動日、黨代表大會年會、黨代表質詢評議等活動載體,方便黨代表反映群眾呼聲,幫助、監督鎮黨委的各項工作。
如今,澄江鎮的黨代表不再是五年一開會,黨代表也不再僅僅是榮譽稱號。比如,幾月前黨代表提出“轄區內的農家樂標牌不規范,建議統一規范制作,使農家樂經營提檔升級”的議案,被鎮黨委迅速采納,僅過了半個月,黨代表的議案就變成了現實。
面對自己在澄江鎮打開的良好局面,回顧參加公選走過的路,袁順穎感慨地說:“我的經歷,算是北碚區推行黨內民主的見證。在北碚,黨內民主絕對不是作秀。”
如今,市內眾多人才都盯上了北碚區的公選平臺,區林業局局長張毅、北溫泉街道辦事處主任唐遠東、商委副主任鄭遠安……一批批能奔善跑的“千里馬”通過這一特殊賽場脫穎而出,推動著北碚駛入科學發展的快車道。就在記者采訪當天,北碚區委正式發布第二次公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