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澄江鎮上馬臺村村民王小林喝著從自家水龍頭里流出的自來水,心里喜不勝收:“今年7月,我們村和鄰村2000余戶家庭都裝上了自來水,現在就是再遇上去年那樣的旱災,我們也不十白了。”王小林感激地說,“我們能夠喝上自來水,還需要特別感謝一群人,那就是我們的黨代表們。”
把黨代表與自來水扯上關系的,是“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集中供水工程。
去年,重慶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同志特別捐出30萬元稿費,資助重慶旱情嚴重的地區修建“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集中供水工程。這一工程選址,最終落在澄江鎮上馬臺村。
去年底,工程開始投入建設,在施工現場,除了看到一群建設施工人員忙碌的身影外,村民們每天都會看到七八個人在這里指指點點。
這些指指點點的人,正是專門前來監督工程建設質量的黨代表。北碚區在推行黨內民主的過程中,賦予了黨代表巡視同級黨委工作的權利。作為澄江鎮的重點建設項目,這項工程被列為2007年度北碚區委對鎮黨委的一項重要目標考核內容,是鎮黨委、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工程涉及7000多名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工程建設情況自然牽動著黨代表的心。于是,施工現場便多了一群特殊的“監工”。
今年初的一天,在正在建設的清水池工地,黨代表李才華看到即將進行清水池下挖工程,便問施工負責人:“清水池的下挖部分,你們準備采取什么技術?”
“清水池下面是整石頭,只能爆破。”負責人回答。
李才華窮根問底:“既然下面是整石頭,如果爆破就會震壞石頭的體系,水池修好后,時間一長,就會滲漏呀!”
負責人有些不耐煩了:“整個池子修好后全部都要敷高標號的水泥,怎么會漏?這個爆破方案是鎮領導決定的,不關你的事,你們就不要再多問了。”
在這支黨代表隊伍中,有好幾人都有建筑施工經驗。為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萬無一失,黨代表們討論后一致決定,建議鎮黨委督促政府重新修改施工方案。
黨代表們找到鎮黨委書記袁順穎。
“袁書記,我們8位代表在對水窖工程的監督過程中,發現對清水池下挖部分的處理方案有誤。”李才華開門見山。
“錯在什么地方呢?”袁順穎對這樣的質問有些詫異,黨代表直接質問黨委書記,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李才華詳細地說明了黨代表們對施工方案的顧慮。
袁順穎思考一番后,慎重地回答:“當初鎮里是在征得區水利農機站技術人員的意見后,才同意施工方對清水池的下挖部分采取爆破方式施工的,這樣,一來能夠加快工程建設進度,二來可以節約經費。”
從事過多年建筑工作的黨代表賴生平對袁順穎的回答并不服氣,現場算起賬來:“整個工程需要大量的條石,如果在外面去買,購買條石的錢加上轉運費,肯定比就地取材要貴得多。假如對水池下挖部分的整石采用電鋸割裂,不僅可以解決破壞問題,而且鋸出來的條石還可以利用,這樣總的費用要少得多。”
“我們不能盲目追求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真正對群眾負責。”黨代表羅詩燦說。
面對黨代表的意見,袁順穎當即表示:“非常感謝幾位黨代表對鎮黨委工作提出的建議,我們一定專門研究制定出可行方案。”
對黨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鎮黨委高度重視。第二天,袁順穎便召開黨政聯系會,邀請相關技術專家,就采用何種技術處理清水池下挖工程,進行專題研究。經過仔細磋商,最終,鎮黨委接受了黨代表的意見,責成施工方對原有的施工方案進行修改,采取用電鋸割裂的方式處理清水池下挖工程涉及的整石。
工程竣工后,施工方負責人林光華佩服地說:“真是多虧了這些黨代表,不僅造福了百姓,他們的建議對我們今后的施工也很有借鑒意義。”
李才華、賴生平、羅詩燦等8位黨代表,從設計方案、招投標、工程質量、工程進度、經費使用等方面對“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工程進行了全程監督,并時常在鎮黨委領導耳邊“吹風”:“每一分錢都凝聚著黨對人民的關心,必須用在刀刃上”;“工程投資應該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并且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建議成立工程建設經費管理小組,把黨代表納入小組成員,以保證每分錢都發揮出它的價值”……
今年7月18日,總投資170多萬元的“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工程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清澈的自來水源源不斷地流進2000余戶村民家中,也流進黨代表的心間。 而今在澄江鎮,凡是涉及干部人事決定、財務物資管理、機關干部廉潔自律、勤廉從政、村委會(社區)換屆選舉、農業綜合開發等工作,都能見到黨代表指指點點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