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正面臨一場決定自己未來在全國經濟與金融格局中地位的金融大變革。為適應打造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和建設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的需要,2007年4月,重慶市政府明確提出,到2015年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地區的金融中心。而外資金融機構的多少,表明一個地區金融改革深化和開放的程度。
隨著重慶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外資金融機構競相進入重慶。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夢想。歷史,現實,夢想,在金融重慶交織,更多資本在這座城市聚集和擴散,重慶正在搭建金融構架,努力實現自己的西南金融中心夢想。
解放碑大都會廣場,是李嘉誠旗下香港和記實業在重慶投資的1號作品。國際品牌商家趨之若鶩,甲級寫字樓大都會商廈更是擠滿了如IBM、西門子、飛利浦等全球知名企業及跨國公司。
大都會商廈29樓,正是匯豐銀行重慶分行所在地。在這里,匯豐既雄心勃勃又理性謹慎地邁出其重慶步伐,它的發展脈絡正成為外資銀行在重慶發展的標本。
搶灘重慶 立足西部
2005年,是吳立峰職業生涯的一個拐點。
作為匯豐銀行全球發展戰略在中國西部的重要落子,吳立峰奉命出任剛剛才升格為分行的匯豐重慶分行行長。早在1996年他就進入了匯豐銀行,先后在匯豐銀行上海、香港的網點從事信貸、公司業務等。
“從來不曾遠離,從此離你更近”,正如匯豐這句經典的廣告詞,匯豐與重慶的淵源深遠——1946年就已經在重慶設立了分支機構,1999年在重慶設立辦事處。2005年,匯豐在西部的首家分行花落重慶。
“立足重慶,也就立足了西部。”作為匯豐銀行在重慶的代表,吳立峰認為重慶發展前景廣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匯豐銀行的中國發展戰略中,沿海城市曾是重心,但這幾年重慶金融生態得到了極大改善,重慶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及比例已連續5年下降。2006年底,重慶銀行業資產規模已突破6000億元大關,不良貸款余額僅475億元,占比為6.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4個百分點;同時,銀行業實現利稅持續增加,去年實現賬面利潤70億元,同比增幅達1.4倍。
吳立峰在重慶的兩年,見證了重慶市政府搭建的投融資平臺的日趨成熟,見證了諸如商社集團、化醫集團等重慶企業的財務狀況越來越好,見證了本地企業對外資銀行認識的逐漸深入……這些,顯然增強了匯豐對重慶的投資信心。
“截止2007年6月,我們在重慶的總資產達到13.18億元,今年的稅前利潤為44萬元,員工人數從1999年的5人增加到現在的71人。8月底,匯豐在較場口的合景聚容支行開業,年底將在觀音橋步行街部署匯豐在重慶的第二家支行。今年的業務量預計會增長200%以上。”吳立峰用數字勾勒出匯豐在重慶的加速度,接下來,匯豐還會在沙坪壩、九龍坡等地逐一建立支行,然后再到重慶周邊區縣布點。
今后幾年,將成為匯豐在重慶抓緊網絡拓展與區域布局的“巔峰時刻”。
環球金融 地方智慧
“在全球的任何地方,匯豐都承諾要成為一家本土化銀行。我們的投資決策是非常謹慎的,一旦投資了就是長期的承諾。”盡管匯豐重慶分行目前尚處于業務開拓階段,但其背景不可小覷,匯豐銀行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上萬個分支機構,擁有1億多優質客戶。星羅棋布的國際網絡是匯豐在重慶迅速起跑的助推器。
如何利用海外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迅速找到適合重慶市場發展的戰略,成為匯豐在未來市場制勝的關鍵。
一方面,匯豐把重慶企業推向海外。現在重慶企業要“走出去”,去哪里?中東、非洲、美洲、歐洲……在這些地方,匯豐都有自己的網點,都能夠提供“一條龍”服務。另一方面,很多海外企業想到一個地方考察,往往是先聯系自己的合作銀行。現在重慶有了匯豐的分行,更多的海外客戶、跨國企業會被匯豐引薦到重慶考察、投資。匯豐在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在深刻改變著重慶的金融業,引領重慶銀行業從“引資”向“引智”轉變。
雖然今年7月匯豐已經取得了人民幣業務資格,但吳立峰稱匯豐近期在重慶的戰略仍將是利用其國際網絡,側重對公服務:“重慶的經濟增長孕育了很多優秀企業,匯豐重慶側重對公業務,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本外幣服務,包括存貸款、票據承兌與貼現、信用證服務及擔保、國內外結算、買賣或代理買賣外匯以及外幣兌換等。”
盡管匯豐銀行2005年才進入重慶,2005年至2006年,匯豐就為重慶企業提供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各項指標在重慶外資銀行中位居前列。“外匯存貸款業務已經占據了重慶外匯存貸款余額的絕大部分,外匯貸款占全市的30%左右。”吳立峰表示,匯豐重慶已經大大超出了開業初期總部提出的50%的增長預期。
2006年,在重慶市4家外資銀行中,匯豐外幣的存貸款規模和市場份額已超過50%,比2005年增長50%以上。匯豐重慶分行用兩年時間追趕上了其他城市的匯豐分行需要10年才能實現的目標。
重慶分行的快速發展,已引起匯豐高層的關注。匯豐銀行計劃把今年10月的亞太地區董事會放在重慶召開。在國內,目前只有上海獲得過這一殊榮。
突破瓶頸 人才再造
一直以來,細致的服務是匯豐在競爭中最重要的武器。
對于未來的個人金融服務,匯豐的定位是以財富管理為主,“卓越理財”將是匯豐推廣和發展的財富管理品牌。在匯豐,“卓越理財”按照統一的標準設計,大到業務柜臺,小到理財中心內電視屏所播放的內容、擺放的雜志都有非常具體的要求。匯豐要求客戶經理和“卓越理財”客戶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通過一定頻率的電話聯系、約見,了解他們的理財需求,甚至能夠記憶客戶的習慣、偏好等,讓客戶們隨時隨地感受到匯豐對他們的關注,做客戶身邊的銀行。
所有這些服務,都要通過人來體現。
國際經驗和本地團隊的結合是匯豐的全球擴張模式,匯豐重視人才本土化。他們認為,只有本土化人才才能更好地扎根,本土化人才意味著穩健,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在匯豐重慶分行現有員工中,絕大多數都是重慶本土人才。
招募到最有天分的年輕人,進行嚴格訓練,然后將他們培養成訓練有素的匯豐人。只有依靠制度保障,匯豐的人力資源才能得到足夠的供應,業務才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目前,最妨礙匯豐重慶擴張的是重慶金融人才的短缺。吳立峰早在分行開業前半年就進入重慶“尋人”,“懂金融是我們最基本的要求。”他表示。
尋找到足夠多的有經驗、有天分的員工,還要把他們送往上海的匯豐中國培訓中心,在200多種課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發展方向的進行短期課堂學習,從知識結構到軟性培訓,甚至要到匯豐的香港、倫敦等地進行崗位實戰,重慶本地金融人才正全方面融入匯豐的環球文化。
隨著外資銀行入渝步伐的加快,金融服務業內人才爭奪戰已經趨于白熱化,為了“爭奪”和“反爭奪”,外資銀行之間競相開出誘人價碼。吳立峰也注意到,匯豐重慶分行的人才流失率從2005年、2006年的零躍升為2007年的10%。他不僅在選才、育才上,也在留才上開始用心。
他有信心,除了薪酬,匯豐先進的文化、經營理念、經營方式和對人才系統的培訓體系、人性化的管理等等亮點,將最終使匯豐在這個戰場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