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實現黨代表“三個轉變”
由“一次性”向“經常性”轉變#65377;規定每屆區委的任期內至少召開兩次黨代表大會,各代表團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集中活動,每個代表小組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集中活動,每名黨代表可根據需要開展視察調研活動,對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意見或建議#65377;
由“單一性”向“多方面”轉變#65377;通過建立黨代表測評評議#65380;聯系溝通#65380;視察調研#65380;質詢鎮街和部門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搭建黨代表發揮作用的平臺#65377;
由“局限性”向“廣泛性”轉變#65377;今年4月,該區在新提任副處級領導干部競爭上崗中,邀請4名區黨代表作面試考官打分;在7月開展的發展環境整治活動中,區黨代表與區人大代表#65380;區政協委員一道給職能部門打分評議#65377;從5月以來共邀請32名區黨代表列席區委全委會#65380;區委常委會#65377;
(巴南區委組織部)
黔江石會鎮:探索“分線”分工負責制
黔江區石會鎮黨委按照“分工不重疊#65380;職責不交叉”的原則,結合委員工作和特長分工,大膽向40歲以下的年輕委員壓任務#65380;加擔子#65377;鎮黨委將全鎮工作分為黨建#65380;農業#65380;蠶桑生產#65380;計生#65380;城建城管#65380;綜治安全#65380;旅游#65380;文衛和社會保障等九條線,每個委員負責一條線#65377;同時,對新農村建設#65380;城鎮拆遷等重大問題和重點工作,既明確一名委員牽頭負責,又明確其他委員協助,形成AB角,加大了工作力度,促進了工作落實#65377;
(黔江區委組織部 冉紅敏)
九龍坡:創新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
集中教育#65377;在各遠程教育站點建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心,配備投影儀#65380;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聯接互聯網,滿足網上教學和實地教學要求#65377;
個性化教育#65377;將1000多部涉及20個欄目的教學課件掛在網上,讓教育對象根據需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65377;
自主式教育#65377;針對部分難度大#65380;科技含量高#65380;一時難以消化的內容,免費刻錄并發放光盤8000余張,讓教育對象在家自主學習#65377;
(九龍坡區委組織部)
江津:老干部工作形成長效機制
建立三項制度#65377;堅持每月定期學習制度,保證老同志人退才不退#65377;定期參觀考察制度,組織老干部到區內外參觀考察#65377;參與政治生活制度,區領導每年分兩次向老干部通報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65377;
完善三個機制#65377;完善離休干部離休費保障機制;建立離休干部醫藥費保障機制;完善離休干部財政支持機制#65377;區財政每年拿出300萬元承擔未納入統籌部分的離休費#65377;
建設兩個陣地#65377;投入580萬元,建設老干部交流活動陣地#65377;成立老干部黨校,建立老干部學習提高陣地#65377;目前已舉辦6期培訓班,培訓老干部200余人次#65377;
(江津區委組織部)
渝中:“兩新”組織“三個到位”
人員到位#65377;從熟悉“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干部中挑選出3名專職人員,招聘15名專職黨建工作指導員,充實領導力量和工作力量#65377;
經費到位#65377;為“兩新”工委落實10萬元工作啟動經費#65380;10萬元組建工作經費#65380;18萬元全年指導員工資津貼以及2萬元專項調研經費,并預留適當經費,每組建一個黨組織給予500元補貼#65377;
機制到位#65377;建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65380;工作責任制#65380;工作考核#65380;區委常委聯系“兩新”組織等制度,形成專人分管#65380;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65377;目前,全區162戶規模以上“兩新”組織全部建立黨組織#65377;
(渝中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