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很重要的書,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為什么說它重要呢?因為這是英國的第一部小說。這本書是在1719年寫的,離現(xiàn)在都快三百年了。
為什么說它有趣呢?因為它講述了一個離奇的故事,這個故事現(xiàn)在看來也很吸引人。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離奇的故事吧。
魯濱遜家里很富裕,但他卻不愿過平常的日子,想出去闖世界。那個時候,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大海就是通往世界的道路。但大海并不太平。魯濱遜第一次出海就遇上了風暴。第二次還算順利,發(fā)了點小財。第三次讓海盜給抓住,但他跑了回來。二十七歲那年,他又和朋友出海,要去非洲販(fàn)賣黑奴。這次很倒霉,他們的船遇上了風暴,船上的人都死了,只剩下魯濱遜一個人,漂到了一個孤島上。
魯濱遜真是命大。他逃過一死,而他坐的那條船還沒沉,被大風刮到了岸邊。船上有很多吃的用的東西。魯濱遜就把船上的東西搬到了岸上,在荒島上住了下來。
他靠著船上的東西過活,又用工具在洞穴里給自己安了個家,還在房子周圍豎起了堅固的圍墻,這是怕野獸和野人闖進來。
船上有很多錢。魯濱遜看到這些錢,就大笑起來。人們做很多事情,就是為了錢。但在這里,這些錢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荒島上沒有人煙,魯濱遜很寂寞。他一方面要活下去,另一方面要做離開這里的準備。
他用泥燒出了一些陶器,這些是他的生活用具。我們的老祖宗就是這樣做的,他們用泥土燒出了罐(guàn)呀碗的,現(xiàn)在魯濱遜又這樣做了。
他還抓了一只野羊,但他沒有吃肉,而是把它養(yǎng)了起來,準備馴化它。
最重要的是,他把一棵大樹掏空了,做成了一個獨木舟。他想靠它離開這個孤島,但他忘了一點,船是做好了,但太重,他沒有辦法把這個船拖下水。他的計劃失敗了。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船上的東西越來越少,但靠他的勞動,他在島上的生活卻越來越好了。現(xiàn)在他變黑了,胡子一大把,像個野人一樣。島上沒有人,只有他養(yǎng)的一只羊,一只貓,還有從船上帶來的狗。
就在他來到島上的第十五年,有一群野人來到了島上,想吃掉一個他們抓住的俘虜。魯濱遜救下了這個俘虜,給他起了個名字,叫星期五。星期五也是野人,但人很好。魯濱遜讓他改掉了吃人的習慣,教他認字,使他成了文明人。
有了星期五的幫助,魯濱遜又開始了他的計劃。他們造起船來。當船造好了,魯濱遜離開了這座孤島。你們想想看,他在這個島上已經(jīng)生活了二十八年。
他回到了文明社會,在英國結(jié)了婚,生了孩子,過起了正常人的生活。
魯濱遜的冒險故事很有趣,也表明了一個人生存下來的勇氣。看這本書,我們除了感到有趣之外,還會為主人公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你們也許會問一個問題:為什么作者笛福能寫出這么有趣的書來?這是因為笛福本人也有著冒險的經(jīng)歷,他的性格和那位魯濱遜也差不多少。
笛福全名叫丹尼爾·笛福。他的老爸是一個商人,因此他長大后也去經(jīng)商。笛福非常愛旅行,他去過很多國家,有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等。現(xiàn)在出去旅行很平常,買張飛機票就可以走了,幾個小時,頂多一天就可以到達目的地了。但笛福那個時候卻不行,那時可沒有飛機,也沒有火車,出門坐馬車,或是坐船。笛福親身經(jīng)歷過很多事情,又在路上聽別人講起過一些事情,因此,對海上的旅行生活很熟悉。他又運用自己的想像力,比如,他在想,假如一個人遇到了海難,他又沒死,漂到了一座孤島上,他該怎樣活下去?想著想著,故事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