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積累
名人名言
1.人類的精神與動物的本能區別在于,我們在繁衍后代的同時,在下一代身上留下了自己的美、理想和對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蘇霍姆林斯基
2.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式的理想。 ——愛因斯坦
3.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列夫·托爾斯泰
4.夢想就是創造。希望就是召喚。制造幻想就是促成現實。
——雨 果
5.人的生命是生活在不斷的理想和希望里。——柯 藍
6.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實。——居里夫人
7.夢有時候往往會成為事實。 ——顯克維支
精彩故事
1.醒來才知不是夢
“其實我事先根本沒有想過要拿金牌,金牌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夢,就是比賽完了我還有做夢的感覺。直到今天睜開眼睛,看到枕頭底下的金牌,哇,那可是真的金牌呀!這時候我才明白過來,原來一切不是夢!”劉翔夸張的表情中充滿了甜蜜。是啊,當我們從甜美的夢中醒來的時候,似乎對天道酬勤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奪得了110米跨欄的冠軍,堅強的女排姑娘們上演了驚天大逆轉,中國人摘取了32枚金牌……辛勞的汗水終于換來了累累碩果。還是用劉翔的話來激勵我們這個民族吧:在中國人的身上,會發生更多的奇跡!
2.時間成就夢想
當有抱負的年輕作家向我索要成功的秘訣時,我總會告訴他們:“你需要一個長遠目標,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很多年不懈的努力。也許到四十歲你還不會有任何大的成就,但是這很值得。”
我馬上就看到他們臉上的失望。“四十歲?天哪!那時我也許已經死了,即使還活著,我也不會再有興致去享受任何東西。”
如果生活真的能這么簡單,所有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無論是小到擁有一輛車、一幢房子,還是大到成為一個政治家。
有些夢想當然是無法實現的。比如無論如何練,我都不可能贏得溫布爾登網球賽的冠軍。我倒是想和伊麗莎白女王打五局,盡管每次她經過我身邊時我必須鞠躬。
還有一些夢想看起來遙不可及,但卻是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的。比如維多利亞在實現自己和足球明星結婚的夢想前,不也在“辣妹”組合里唱了幾年歌嗎?無論我們的夢想是什么,我們都需要長時間的不懈努力,除非我們很幸運,非常有天賦。
但是,即使你已經擁有了運氣和天賦,如果不努力,你也不會成功。朝著目標一步步努力就像把錢存在銀行里,很多年過去了,利息翻了好幾番,甚至你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然而事實上你已經有足夠的錢買一輛山地車了。
也許在實現夢想之前你需要奮斗很多年,但是這很值得。
妙語佳句
1.夢想這個詞,在有些詞典里是屬于貶意范疇的,如某詞典將它解釋為“做白日夢”“空想”“幻想”等。其實,夢想并非那么令人不齒。漫漫人生路上,誰都不會忘記為自己的心靈打開一扇夢想的窗戶。
2.夢想是希冀,是期望,是企盼;夢想是美好的心愿,是富有詩意的憧憬,是對未來執著的向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哪個沒有五谷豐登的夢想?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豈會不做金榜題名的夢想?戍邊衛國的軍人,無疑也離不開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的夢想。
3.夢想是收獲的土壤,是成功的萌芽。因為花兒的夢想,植物才會碩果累累;因為溪流的夢想,大海更加波瀾壯闊;因為前人的飛天暢想,“嫦娥奔月”方能成為現實;因為華夏兒女的強國之夢,中華民族也就有了揚眉吐氣的今天。
4.夢想是對幸福的寄托,是對快樂的尋覓。面對黑暗,人們夢想光明重現;饑寒交迫,人們夢想吃飽穿暖;疾病肆虐,人們夢想健康長壽;身處逆境,人們夢想柳暗花明。有夢不覺人生寒。有了夢想,生活是那樣充實;有了夢想,幸福和快樂并非與己無關。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金錢、名利和地位,而是心中永不熄滅的夢想之燈;如果連夢想也沒有了,那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5.夢想是美妙的,同時又必須是立足現實的。現實是夢想的土壤,夢想在現實中開花,現實促使夢想結果。因此,無論多么美好的夢想,都離不開現實這個土壤。雖然不能說不切實際的幻想絕對不會成功,但是至少應當看到,脫離實際的夢想往往是虛幻的海市蜃樓,而腳踏實地的夢想則更有盼頭、更有可能得以實現。
6.夢想是美麗的彩虹,行動才是滋潤催生果實的雨水。夢想雖好,圓夢之路卻十分艱辛坎坷。欲使夢想成真,就必須具有圓夢的頑強意志和決心。古往今來,凡是能夠成功實現的夢想,都與奮斗的勇氣、不懈的追求、辛勤的努力有關。相反,沒有孜孜不倦的進取精神,沒有百折不撓的堅韌毅力,再好的夢想也是難以實現的。
7.夢想是那么美好,生活中美夢成真的例子也有很多很多。昨天,一朵朵夢想之花已經結出豐碩的果實;今天,一個又一個新的夢想正在孕育,等待著我們去拼搏,去奮斗,去實現。讓我們放飛心中的夢想,奔向多彩的未來!
延伸訓練
★★★ 訓練1 ★★★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胡適先生鼓勵青年人做“夢”。因為“夢”代表著一種想象力、一種抱負、一些愿望以及一些對現實的不滿。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如果你有膽量堂皇高貴地做夢,這夢就會成為預言。”
在成長的過程中,你一直做著“夢”。或許,你有一段關于夢的生動故事;或許,你有一段關于夢的獨到見解;或許,“夢”曾引起你深入的思考;或許,“夢”讓你產生了無限的感慨……
請以“夢”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點撥
要寫好這個話題,首先要對“夢”的內涵、夢的本質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和理解。夢接近幻想,但它比幻想更有現實的基礎;夢與理想有關,但它卻遠遠超越了理想。一個人的夢與他的處境、經歷、生活目標都有關系。夢不但與理性層面的東西有關,而且與人的情感也有著緊密的聯系。
因為夢與情感有關,所以在寫文章時,我們一定要寫得富有真情,將自己與夢有關的喜怒哀樂充分地表達出來。因為夢還有朦朧的多義性的特點,所以寫文章時,我們還要在含蓄優美上下點功夫,要善于營造氣氛,創造意境,并以此來打動讀者。
★★★ 訓練2 ★★★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想象,不同于幻想,因為它有現實的基礎。想象力是一種能力,需要有目的地培養。請展開你想象的雙翼,以“我夢見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將標題補充完整(補充部分必須是主謂短語或動賓短語);②要大膽想象,但應注意合乎情理;③可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點撥
文章比較適合以第一人稱來寫夢境,補充部分要求是主謂短語或動賓短語,即補充內容應包含比較完整的、明確的意思。本文宜寫成記敘文。但要注意,“夢”決不是荒誕不經的,要有現實的基礎。
★★★ 訓練3 ★★★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986年,美國內達華州一位名叫伊迪絲的3歲女孩子告訴她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的“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非常吃驚,問她是如何認識的,伊迪絲說是幼兒園薇拉老師教的。這位母親表揚了女兒之后,一紙訴狀把薇拉老師所在的勞拉三世幼兒園告上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伊迪絲的想象力,因為她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雞蛋之類的圓形東西,然而自從勞拉三世幼兒園的老師教她識讀了26個字母后,伊迪絲便失去了這種能力。這位母親要求該幼兒園對這種后果負責,賠償伊迪絲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結果是勞拉三世幼兒園敗訴。
這個故事引起了你的哪些聯想,給了你什么啟迪?請你以上述材料為內容,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寫你的見聞、你的體驗,可以寫你的思考、你的想象,可以編述故事,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抒發感情。試題中所給的材料,在文章中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思路點撥
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離開想象力,創新也就不存在。失去想象力,小而言之,是一個人的悲劇;大而言之,更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悲劇。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教育承擔著培養和發展學生想象力的重任,教育不該是一個扼殺人類想象力的劊子手,而應成為一個悉心呵護它的溫暖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