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述
珍惜,顧名思義,就是珍視愛惜,或珍重愛惜。其內(nèi)涵包括兩個層面:其一,“珍”,即看重、重視之意;其二,“惜”,即愛惜。要做到珍惜,必須做到這兩個方面,即不僅要看重、重視所要珍惜的對象或事物,而且要從內(nèi)心里懂得愛惜它們。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一般只對自己付出很多心血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懂得珍惜,而對于早已存在的、其實也是特別重要的東西卻不懂得珍惜,比如“時間”“健康”“親情”等,常常是等到失去時才懂得珍惜,可是一切都已經(jīng)晚了,結(jié)果后悔莫及:時間沒有了,再也補(bǔ)不回來;健康沒有了,再也治不回來;親情沒有了,再也找不回來……因此,明白了珍惜的重要性后,我們不僅要格外珍惜通過努力得來的東西,而且對很多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也要格外珍惜。要懂得擁有的重要性,要特別看重、重視已經(jīng)存在的事物,更要格外愛惜這一切。只有這樣,才不會在人生路上留有遺憾,才不至于走過之后還空余后悔。親愛的朋友們,好好珍惜你已經(jīng)擁有的和即將擁有的一切吧,不要讓遺憾和悔恨出現(xiàn)!
閱讀練兵一
儲蓄光陰
水華
許多人十分重視儲蓄金錢,卻常常不自覺地淡忘了儲蓄光陰。究其原因,大概是金錢有息,而且看得見,摸得著。而對時間的儲蓄價值,人們則往往渾然不覺。
正因為金錢之息與時間之息的可比性無從把握,一些人便放松了對時間的儲蓄。一個典型的例子:有的人舍不得浪費一元錢,但卻聽任一兩個小時的光陰白白流失,毫不可惜。
古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特定的時候容易令人奉為珍惜人生的經(jīng)典,但過了諸如“應(yīng)考”等非常時期,人們便忘卻了它黃金般的“貴重”。就像對待疾病,重病纏身的患者方才體會出健康比什么都寶貴;倘若一個人多年身體無大礙,你若告誡他當(dāng)心身體,他多半會不以為然。可見,看重一種行為,養(yǎng)成一種好的習(xí)慣,非有獨特的感性認(rèn)識不可。“時間就是金錢”的倡導(dǎo)者一定是感受到了光陰的無情,一定是感受到了有許多事情可做,只苦于光陰短暫。
善于挖掘光陰效益,這在古代有許多例子。早在漢代,班固在《漢書#8226;食貨志》中就有記載:“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本來一月只有三十天,但古人把每月的夜晚算作半月,便覺得一月有四十五日可用。現(xiàn)代人中,自然也有善待光陰的智者,明確指出:區(qū)別一個人成功大小的差別,全看他如何利用業(yè)余時間。業(yè)余光陰利用率高,則“利率”增幅也高。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成就的迥異就在于是否善于零存整取。曾有人問一位成就斐然的電影明星有何秘訣,他答:僅僅把別人炒作的時間用來琢磨戲路罷了。依他看來,人生的前二十年處于朦朧幼稚階段,晚年一二十年又受精力不濟(jì)局限,這樣算來,一生最有價值的時間,不過中間幾十年光景。倘若昏昏然打發(fā)光陰,于心著實難安。
當(dāng)然,對有心人來說,儲蓄光陰與享受生活并不相悖。在資訊高度發(fā)達(dá)的當(dāng)今,人們的工作效率不大容易提高,而可供利用的時間邊角料卻很多。倘若能積少成多,每日比別人多儲蓄一點,又何愁成不了擁有光陰的“百萬富翁”呢?
儲蓄光陰的動力源于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源于對生命意義的不斷探索。若想爭取輝煌的明天,還是請從儲蓄光陰做起吧!
探究練習(xí)
1.說說你對第四段中“利率”“零存整取”的理解。
2.儲蓄光陰的動力來自哪里,結(jié)合文章說說你的觀點。
3.找出文章點明中心的句子。
4.文中的比喻句較多,試找出幾句。
5.如果你有位好朋友是個游戲迷,他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去網(wǎng)吧玩游戲,有時連課間時間也拿著小游戲機(jī)玩。老師想請你協(xié)助做一下這位同學(xué)的思想工作。試把你要對這位同學(xué)說的話寫出來。
閱讀練兵二
龍眼與傘
遲子建
大興安嶺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燦爛。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們洋洋灑灑地飛舞在天地間,猶如暢飲了瓊漿,輕盈,嬌媚。
我是喜歡看春雪的,這種雪下的時間不會長,也就兩三個小時。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寬銀幕的黑白電影。山、樹、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閃閃爍爍,氣象蒼茫而溫暖,令人回味。
去年,我在故鄉(xiāng)寫作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正寫得如醉如癡,電話響了。是媽媽打來的。她說,我就在你樓下,下雪了,我來給你送傘,今天早點回家吃飯吧。
沒有比寫到亢奮處遭受打擾更讓人不快的了。我懊惱地對媽媽說,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著傘,你回去吧,我再寫一會兒。媽媽說,我看雪中還夾著雨,怕把你澆濕,你就下來吧!我終于忍耐不住了,沖媽媽無理地說,你也是,來之前怎么不打個電話?問問我需不需要傘?我不要傘,你回去吧!
我掛斷了電話。聽筒里的聲音消逝的一瞬,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饒恕的錯誤!我跑到陽臺,看見飛雪中的母親撐著一把天藍(lán)色的傘,微弓著背,緩緩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夾著一把綠傘,那是為我準(zhǔn)備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張不開口,只是默默地看著她漸行漸遠(yuǎn)。
也許是太沉浸在小說中了,我竟然對春雪的降臨毫無知覺。從地上的積雪看得出來,它來了有一兩個小時了。確如媽媽所言,雪中夾雜著絲絲細(xì)雨,好像殘冬流下的幾行清淚。做母親的,怕的就是這樣的淚痕會淋濕她的女兒啊!而我卻粗暴地踐踏了這份慈愛!從陽臺回到書房后,我將電腦關(guān)閉,站在南窗前。窗外是連綿的山巒,雪花使遠(yuǎn)山隱遁了蹤跡,近處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樓。山下沒有行人,更看不到鳥兒的蹤影。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因為一場春雪的造訪,而有了虛構(gòu)的意味。看來老天也在揮灑筆墨,書寫世態(tài)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筆,就是母親夾著傘離去的情景。
雪停了。黃昏了。我鎖上門,下樓,回媽媽那里。做了錯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樣。朝媽媽家走去的時候,我覺得心慌氣短。媽媽分明哭過,她的眼睛紅腫著。我向她道歉,說我錯了,請她不要傷心了,她背過身去,又抹眼淚了。
我知道自己深深傷害了她。我結(jié)婚時,最高興的就是她了,她知道自己把女兒交給了一個最放心的人。我愛人去世后,她大病一場,一年中衰老了許多。她大約知道無人疼憐我了,向我張開了衰老的臂膀,把她那受了命運傷害的孩子又?jǐn)埢貞阎校⌒暮亲o(hù)著。可我雖然四十多歲了,在她面前,卻依然是個任性的孩子。
母親看我真的是一副悔過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數(shù)落原諒了我。她說:以后你再寫東西時,我可不去惹你!
《額爾古納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來到了青島,做長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島海洋大學(xué)文學(xué)院的劉世文老師來看我,我們坐在一起聊天。她對我說,她這一生,最大的傷痛就是兒子的離世。劉老師的愛人從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極,而劉老師工作在青島。他們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著爺爺奶奶,在沈陽生活。十幾年前,她的孩子從沈陽一個游樂園的高空意外墜下身亡。事故發(fā)生后,沈陽的親屬給劉老師打電話,說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媽媽,讓她回去一趟。劉老師說,她有一種不祥的預(yù)感,覺得兒子可能已經(jīng)不在了,否則,家人不會這么急著讓她回去。劉老師說她坐上開往沈陽的火車后,腦子里全都是兒子的影子,他的笑臉,他說話的聲音,他喊“媽媽”時的樣子。她黯然神傷的樣子引起了別人的同情,有個南方籍的旅客抓了幾顆龍眼給她。劉老師說,那個年代,龍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沒吃過,她想兒子一定也沒吃過。她沒舍得吃一顆龍眼,而是一路把它們攥在掌心,想著帶給兒子。
劉老師講到這里哽咽了,我的眼睛也濕了。我不敢設(shè)想她帶著那幾顆龍眼去看兒子時的場景。
那個時刻,我的眼前驀然閃現(xiàn)出春雪中媽媽為我送傘的情景。母愛就像傘,把陰晦留給自己,而把晴朗留給兒女;母愛也像那一顆顆龍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澀,內(nèi)里總是深藏著甘甜的汁液。
(選自《揚子晚報》)
探究練習(xí)
1.“我”寫作受到母親電話的“打擾”后,情緒是怎樣波動的?請找出關(guān)鍵詞。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母親的?有什么作用?
3.“從陽臺回到書房后,我將電腦關(guān)閉,站在南窗前”,這是為什么?
4.文中加粗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記敘方法?起什么作用?
5.讀了這篇文章之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參考答案
《儲蓄光陰》
1.“利率”是利息和本金的比率,文中指因節(jié)約時間所帶來的效益。“零存整取”本是一種理財方式,即平時每月存入一些較少的資金,到期取出存入的所有資金及利息,文中指如果平時珍惜利用零碎時間,長期以往會辦成大事業(yè),取得大成就。
2.儲蓄光陰的動力源于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源于對生命意義的不斷探索。
3.若想爭取輝煌的明天,還是請從儲蓄光陰做起吧!
4.示例:業(yè)余光陰利用率高,則“利率”增幅也高。
5.從珍惜時間的角度進(jìn)行勸說,言之有理且語言得體即可。
《龍眼與傘》
1.“懊惱”到“無理”或“粗暴”。
2.外貌、動作;突出表現(xiàn)了母親的辛勞和對“我”無微不至的愛。
3.因為“我”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心里愧疚,心情不能平靜。
4.插敘;為下文媽媽原諒“我”埋下了伏筆。
5.本題開放,言之成理即可,如“要珍惜母愛,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