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寫于1936年,是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那年,老舍辭去山東大學的教職,專心從事寫作。創作這篇小說的誘因實屬偶然。一次友人來聊天,隨便談起北平兩個車夫的境遇:一個自己買了車又賣掉,三起三落,最終依然受窮;另一個被大兵抓走,后伺機逃出,順手牽回三匹駱駝。在北平貧民窟長大熟悉車夫不幸生活的老舍,敏感地意識到“這頗可以寫一篇小說”。于是,幾經苦心醞釀準備,一部以人力車夫為中心,交織著北京舊社會世俗風情的小說《駱駝祥子》誕生了。
《駱駝祥子》為我們真實地描繪了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從破敗凋敝的農村,帶著質樸和固執來到軍閥混戰的北平,以拉洋車為生的他,立志做一個能拉上屬于自己的洋車的上等車夫。在省吃儉用買的洋車被大兵搶走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強地從頭再來。但他拼命攢下的錢,又被偵探敲詐去,買車的夢想再次化為泡影。后來,以與虎妞成就畸形婚姻為代價,他又拉上了自己的車;誰知好景不長,虎妞難產而死,使他人財兩空。祥子的夢想“像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使他“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連遭打擊,加之失去心愛的小福子,他心中最后一點希望的火花也熄滅了。他由上進好強淪為自甘墮落,變成了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這一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
《駱駝祥子》的成功,在于作家精心刻畫了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祥子正直善良,有駱駝一般的堅忍精神。他只想通過勤奮勞動過上有自尊的生活,他不愿放高利貸害人害己,不貪圖劉四那六十輛洋車,不想發不義之財。在他的質樸忍讓中還蘊藏著反抗精神,在楊宅發怒辭職、對車主劉四的不敬和報復都表現了這種性格。祥子的墮落,是不合理的社會對人心靈腐蝕的結果,“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是懷著對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完成對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的?;㈡な亲骷宜茉斓牧硪粋€鮮活復雜的人物。她霸道潑辣、心理變態,卻有著自己的苦悶和追求幸福的愿望。她用欺詐手段控制了祥子,又不惜與有錢的生父劉四決裂,敢作敢為。她的可鄙而又可憐的命運,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駱駝祥子》用樸素的敘述筆調、生動的北京口語,簡潔形象地寫出了濃郁的古都風情、市井氣息。特別是對社會下層勞動者的生活場景、大雜院生活細節的體察入微的描寫,增強了小說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使小說魅力無窮。
當然,小說也有不足之處,如與寫老北平色彩鮮明的生活風光相比,關于時代背景、關于社會重大變化的描寫相對薄弱;結尾過于沉重,彌漫著絕望的氣息,讓人看不到希望。但是小說表現出的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使《駱駝祥子》成為中國小說之林中一棵挺拔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