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要求“提高扶貧開發水平”,到2020年要達到“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目標,給扶貧開發工作提
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進一步提高對扶貧開發工作的認識。
認真學習十七大重要文件,深刻領會十七大的精神實質,特別要深刻理解十七大有關關注民生,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精神,充分認識扶貧開發是黨和政府關注民生的具體體現和重大舉措,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是推動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貧困地區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縮小與發達地區差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充分認識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要進一步拓寬扶貧開發工作思路
要拓寬扶貧開發工作的思路,就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上去,開拓創新,大力推動扶貧開發各項工作向縱深發展。一是整村推進要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經濟并重。扶貧開發重點村的整村推進要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要與發展經濟緊密結合起來,要按照農業產業化和“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業產業,使扶貧開發重點村在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群眾收入得到較大提高,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二是“雨露計劃”要堅持培訓和轉移并重。要把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提高貧困地區勞動力素質、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的重要工作來抓。要不斷強化培訓管理,通過轉移培訓,使學員掌握一項就業技能。培訓轉移要緊密與本地工業園區的發展結合起來,采取園區企業和于培訓基地和培訓專業直接對接的方式,簽訂培訓和就業協議,提高培訓就業率。三是移民扶貧要堅持搬遷和脫貧并重。要深入摸底調查,瞄準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的貧困戶,科學制定搬遷方案,使貧困群眾走出庫區、深山區、地質災害頻發區,讓他們享受社會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脫貧致富是移民搬遷的最終目標,要切實重視和加強搬遷后的后續管理和服務工作,要加大幫扶力度,在小額信貸、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發展等給移民戶予以幫助,確保移民戶“搬得出,穩得住,富得了”。四是產業扶貧要堅持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和提高貧困群眾收入并重。要按照現代農業的要求,充分結合本地資源優勢,集中資金扶持,下大力培植產業集群,逐步壯大農業產業規模,延長產業鏈條,扶持壯大扶貧龍頭企業,通過扶貧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要通過到戶小額貼息貸款、技術培訓等方式使貧困農戶與扶貧龍頭企業對接,增強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五是社會扶貧要堅持機關定點扶貧和黨員“1+1”幫扶并重。要充分調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組織和動員他們到貧困鄉村定點扶貧,幫助貧困鄉村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和扶貧項目,提高扶貧工作水平和質量,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三、進一步強化扶貧開發工作措施
新形勢下,對扶貧開發工作的要求更高,要提高扶貧開發工作水平,就要不斷強化工作措施。一是要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刻領會十七大精神,切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鄉黨委政府要把扶貧開發作為主要任務來抓,明確黨政“一把手”為扶貧開發工作主要責任人,以扶貧開發來統籌全局工作。要充分調動基層參與扶貧開發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我發展的責任、意識和能力,使扶貧開發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實現五年內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目標。二是要加大扶貧資金投入。除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外,要不斷拓寬引資、融資渠道,爭取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籌集更多資金投入扶貧開發,加大扶貧開發的資金投入。三是要強化管理。要切實加強扶貧資金和項目的管理,建立和使用科學的項目效益評價體系,嚴格實行績效考核制度,獎優罰劣,充分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效益,促進扶貧開發工作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