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總結了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和領土大國,在短期間內取得的史無前例的發展成就和經驗,已成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借鑒的“樣板”。中國所走的改革開放道路是一條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可以使中國走向勝利與成功的前進道路。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分12個大問題,全面深入地闡述今后一個時期我們黨的指導方針、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這些任務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包含內政、外交、國防、祖國統一、黨的建設各個領域。這些內容為我們黨奪取今后五年的新的偉大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體會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必須強調三個重要因素。一是現代化因素,中國要建立的社會就是要從傳統的農業社會逐步改造,進而成為現代社會,所以要不斷增加現代化因素;二是社會主義因素,包括共同發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因素,實際上,西方資本主義演進過程中也在不斷吸收社會主義因素,中國當然更需要不斷強化社會主義因素;三是要不斷挖掘和充分利用優良傳統,中國有足夠的歷史資源進行吸納篩選,以古為今用,從而轉化為現代化和社會主義因素。
同時,中國特色發展之路還有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更加關注民生。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秉持科學發展觀原則,中國將繼續關注、解決十三億人口的民生問題,培育新政下的最廣大利益群體已成為一種政治選擇,“更加關注公平”、“更加關注民生”已普遍成為共識,各項方針政策,尤其是財經政策向民生傾斜已經不可逆轉。
二是更加注重利益均衡。中國所有制結構的演變將漸趨穩定,除去分配政策、勞資法律,乃至引資政策的調整,可以預計,中國的所有制結構將保持目前的均衡狀態。今后注重利益均衡將集中表現在全力構建的和諧社會方面,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對外倡導和平發展,提倡和諧亞洲、和諧世界。
三是更加國際化。我國堅持發揮比較優勢,抓住加入世貿組織的重大機遇,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有效維護了國家經濟安全,使我國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獲益者。今后經濟全球化浪潮不會放慢,我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切實貫徹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既符合我國根本利益、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作為處理國際經貿關系的基本準則,努力實現雙贏或共贏。
三、貫徹黨的十七精神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根據統一部署,結合工作實際,將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去。
1、認真組織辦公室同志及各縣(市、區)扶貧辦同志學習好黨的十七大通過的一系列文件。積極聯系并組織扶貧系統人員參加高層專家輔導報告,并在適當時候舉辦學習十七大精神培訓班。
2、結合今年省下發的2007年扶貧開發工作要點,針對各項工作完成的實際情況,抓好各項任務的分解落實。一是督促并組織檢查2007年全市十二個重點村的整村推進項目;二是今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尚未完成,要抓緊最后兩個月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今年省下達的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三是對定點扶貧單位的服務要更加細化和深入,以促進定點扶貧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