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村位于安遠縣北部,距縣城60公里,是江西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65377;幾年前,說起長河村,給人的印象就是個典型的“爛仔村”#65377;該村有人口5000余人,人均耕地不足0.4畝,農業#65380;教育#65380;交通#65380;通訊等基礎設施極其落后,打架斗毆事件時有發生,群眾生活水平日趨直下#65377;江西理工大學扶貧工作組的到來,為該村注入了勃勃生機,社會事業迅速發展,長河村從此舊貌換新顏#65377;
扶教育 教后人
2004年9月1日,是長河村民難以忘懷的日子#65377;剛竣工的長河小學教學樓下人聲鼎沸,全體村民歡聚在一起,共慶長河小學竣工落成典禮#65377;當師生們從江西理工大學教師的手中接過電腦#65380;圖書#65380;文具#65380;體育用品等教學設備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有的村民激動得熱淚盈眶#65377;這是江西理工大學定點幫扶長河村的又一件實事#65377;
長河村人口多,村民整體素質偏低#65377;以前,教育問題一直是讓全體村民最頭痛的老大難問題,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全村800多學生擁擠在破敗不堪的教室中,教學質量根本無法保證,更令人擔憂的是,有許多貧困學生因交不起學費被迫輟學在家#65377;當江西理工大學扶貧工作組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論證,與村委會#65380;教育局#65380;扶貧辦等多方協調后,決定扶持30萬元擴建長河小學和添置教學設備#65377;校黨委書記李滿苗#65380;校長熊正明不但多次深入工地一線指導建設工作,還分別與廖文根等20戶貧困戶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65377;一年后,一棟嶄新的可容納300多名師生的教學樓拔地而起,教室#65380;辦公室#65380;實驗室#65380;語音室一應俱全#65377;新校舍落成后該校還捐贈課桌凳1000套,為學校鋪設了便道,新建了操場和校門,終于讓長河小學舊貌換新顏#65377;
2005年1月份,該校副校長歐陽芳慶不畏刺骨寒風,一行6人再次來到長河村進行了春節慰問,又向長河小學贈送了29寸彩電一臺,走訪慰問貧困戶30戶,發放慰問金9000元,并與部分貧困戶子女建立了長期的助學關系#65377;
修水利 潤心田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65377;長河村有農田2000多畝,但面臨常年缺水的就有700多畝,每逢干旱時節,剛種下的禾苗枯死成片,農作物單靠“裝天水”救命,一些地方的人畜飲用水也難于解決,群眾常為農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吵架斗毆,糧食連年減產#65377;2004年,當該校歐陽慶芳副校長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深入基層,主動聯系鄉村干部及群眾代表制定了引水方案,拿出1萬多元資金購來水泥#65380;沙石#65380;涵管等材料,并組織施工隊派遣駐點干部蹲點施工,帶領全體村民展開搶修水利大會戰#65377;半年后,800多米引水管道的鋪設,4公里老渠道的清淤補漏和1.5公里的新渠道開挖工程順利完工#65377;當年該村700多畝農田大獲豐收,全村水稻種植面積較上年增長了1800多畝,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200多戶人家從此告別了日夜挑水的日子,全村的民情民風大有好轉#65377;村支書廖偉生激動地說:“江西理工大學是真正為民著想,解決了全村的用水難題,如今群眾的工作也好做多了”#65377;
送科技 助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民掌握了科技就擁有了致富的金鑰匙#65377;江西理工大學領導和扶貧工作組成員十分重視長河村民的科技扶貧工作,經常深入群眾,召開村民代表座談會,開展調查研究#65377;通過長時期的調研,一致認為大多數群眾長期實干而不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忽視了運用科技謀發展#65380;向科技要效益,出現勞動成本高#65380;做無用工#65380;產品沒有市場競爭力的現象#65377;為此該校決定把送科技下鄉,提高農民素質作為幫扶的一項重要內容#65377;對于絕對貧困的農戶,該校采取送路費#65380;包技術的辦法,免費幫助40余戶貧困戶從外地購回2000只產蛋母雞#65380;20頭母豬仔,還組織他們到一些種養基地參觀學習,向先進典型戶取經#65377;而對于一些略懂文化知識#65380;有干勁的貧困村民則實行助一把#65380;拉一手#65380;點一招的辦法,幫他們搞好產業建設,增強靠產業發家致富的意識和信心#65377;去年8月,該校組織近30名師生到長河村開展“三下鄉”活動,為村民帶來農業科技書籍及資料2000余冊,進行了面對面的實地交流和咨詢#65377;兩年內,聯系10余名農業專家到長河村開展臍橙管理知識講座,為產業戶聯系擔保貸款18萬元,新開果業公路4.5公里,新開臍橙面積500余畝#65377;2005年初,為解決群眾的培訓學習場所問題,該校還出資3.5萬元新建村委科技樓一棟,贈送了29寸彩電#65380;電腦#65380;復印機#65380;打字機等培訓設備,添置了會議桌凳#65380;辦公桌等全套辦公用具#65377;通過兩年來的科技扶貧,長河村民的科技意識進一步增強,村民們不但搞起了大棚種植,引進了良種良法,還干起了臍橙無公害管理,農產品的價格優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的生活水平穩步得到提高#65377;
江西理工大學扶貧工作組不怕苦#65380;不怕累的工作作風,為基層黨組織作出了表率,他們真心幫扶,一心為民的精神改變了長河村的一代人,讓他們從此走出了困境#65377;正如鄉黨委書記何照德所說:“理工大學的領導比我們鄉干部還深入,都成了脫產的村干部使用了,他們所做的貢獻讓長河村民至今還念念不忘,他們是帶著真情實意來幫扶的”#65377;
[作者簡介]堯文金,男,江西省安遠縣扶貧辦#65377;
[責任編輯: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