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韓 陽)12月5日,新聞出版總署作出批復,同意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江西出版總社共同合作將中國和平出版社重組并改制為中國和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合作雙方正籌備公司注冊登記和掛牌。此次重組中國和平出版社,不僅是我國出版業第一例真正意義上的跨地域重組,更是第一家實現股份制的中央級出版社。
據中國和平出版社社長肖斌透露,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江西出版集團洽談此次重組合作歷時近兩年時間,去年11月30日達成了框架合作協議。協議明確,重組后的中國和平出版社,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管,江西出版集團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兩家單位共同主辦,江西出版集團絕對控股。“一家出版社兩個主辦單位,在中國是第一次”。
肖斌告訴記者,重組改制后的中國和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社長、總編輯)負責制,同時設立監事會。董事會成員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江西出版集團兩家派員組成,并由雙方提名決定總經理人選,其他經營高管由總經理提名,董事會聘任。重組后的中國和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全體人員實行聘用制,實行“按貢獻大小論報酬高低”的分配機制,實行“按能力大小論職務高低”的用人機制,并按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為員工辦理養老、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及福利。江西出版集團副總經理曾少雄稱,新公司將遵循新聞出版總署的批復,執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安排方式,統一在現代出版企業運行機制大的框架內,解決好原和平出版社的人員安置。另據記者了解,重組后的新公司將不再設行政級別。目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江西出版總社正進一步將公司組建方案進行細化。
由于中國和平出版社目前還是事業單位,沒有實現轉企,此次重組是轉企改制同時進行,可以說,也是對過往政策的突破。同時,由于此次重組為國內出版業的首例跨地域重組,肖斌表示,總署要求“在以后的運營和發展過程中,凡涉及出版的行政許可事項或突破現行政策的重大事項,須由出版有限責任公司提出專項報告,經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審核并報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后方可實施”,即單項報批。
肖斌同時透露,中國和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將由以圖書出版為主營業務,同時拓展文化產業相關業務,并將有條件地嘗試其他經營業務。目前,中國和平出版社規劃的主營業務包括圖書經營、期刊經營、多媒體經營、跨地區合作經營、國際出版合作經營、社屬企業經營、教育活動中心等七大業務板塊。記者了解到,中國和平出版社還有三份少兒期刊,并擁有中國和平音像電子出版社,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獲得影視制作經營許可證的出版機構。
一直以來,江西出版集團面臨與各地方出版社同樣的發展瓶頸,即如何走出地方,走向全國。為此,集團領導確立了“立足江西,走出江西”的發展戰略。集團首先考慮的是在出版資源密集的北京建立出版平臺。江西出版集團曾經在京設立文化公司、工作室,但這樣的平臺并非一個完整的出版平臺,也非一個完整的市場主體,只是一個組稿中心,要真正實現走出江西的戰略,必須在京尋求完整出版平臺,中國和平出版社顯然具備這一優勢。同時,鑒于宋慶齡國家名譽主席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國際上的重大影響,重組和平出版社可為江西出版集團走出國門提供品牌支持。中國和平出版社作為國家級出版社,在出版行業的激烈競爭中,一直處于“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近兩年,該社調整了社領導班子,全社經營狀態得到了明顯改觀,但陳舊的觀念落后的體制機制仍嚴重制約出版社的發展,其主管單位宋慶齡基金會一直希望能借力、借勢推動出版社的體制機制改革,希望和平社進入出版產業化發展的大背景之中,適應市場競爭的新要求,謀求出版社的新發展。
另據記者了解,江西出版集團正在積極謀求上市,屆時,中國和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將可能同時上市。
此次發文批復的新聞出版主管部門的積極態度讓業內人士讀出了更多的東西。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主管部門的有關領導曾經提出,今后我國出版產業發展格局,是要打造若干家有輻射能力和覆蓋面的出版產業集團。這一格局的實現將意味著跨區域重組逐步推演。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江西出版集團重組中國和平出版社的個案發軔,出版界的跨區域重組將以此為開端,地域壟斷的堅冰也將被打破。